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575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宋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映出( )A 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B 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C 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D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2.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 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 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 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3.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国际组织是()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C 国际联盟 D 世贸组织4.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的,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下列诗歌不能佐证该评价的是()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A B C D 5.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当时()A 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 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C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6.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7.联合国维护人权的主要表现有()联大通过世界人权宣言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通过儿童权利宣言人道主义援助A B C D 8.关于梭伦进行社会等级制度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B 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C 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D 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对他这种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B 与当今依法治国有本质的区别C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D 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10.公元前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的公民不包括()A 贵族 B 平民C 工商业奴隶主 D 债务奴隶11.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字体各具特色。下列评述符合唐代颜真卿祭姪文稿的是()A 笔画圆弧,字形斜长交错B 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C 不真不草,字体舒展流动D 结体扁平,笔画方劲古拙12.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前言中说:“我敢说,在(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中是绝对见不到伟大的公民,尤其是伟大的人民的,而且我敢肯定,只要平等与专制结合在一起,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便将永远不断地下降”。下列说法最符合作者本意的是( )A “平等”比“自由”更重要B 寻求“平等”,更要捍卫“自由”C 没有“平等”就没有“自由”D “自由”与“平等”必须紧密结合13.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美国华尔街的银行给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 700万美元。上述材料表明()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美国参战前就已倾向协约国集团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了美国A B C D 14.下列对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B 改变了过去只有武士子弟才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局面C 取消了以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为主的教学内容D 教育改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15.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人类精神的大觉醒”产生的条件有()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形成A B C D 16.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 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17.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A “兼爱”“非攻”的主张 B “民贵君轻”的认识C 君主集权的理念 D 人定胜天的思想18.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1904年世博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向观众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是()A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 富尔顿的汽船C 福特的汽车 D 莱特兄弟的飞机19.英国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A 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B 建立民主色彩的教会C 简化复杂的宗教仪式D 清除教会的封建势力20.卢梭认为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对卢梭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B 与雅典的民主制本质相同C 赞同三权分立的思想D 可能导致侵犯人民的自由21.下列关于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美、英、日海军军备竞赛激烈B 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C 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D 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22.中世纪欧洲的基本政治状况是()封建割据严重封建王权衰弱天主教会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世俗王权与教会神权处于绝对对立状态A B C D 23.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B 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C 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D 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24.由于智者学派的出现,古希腊产生了所谓的智者运动,该运动产生的因素有( )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个人主义的成长 城邦制度的衰颓A B C D 25.对北宋中期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社会经济停滞不前阶级矛盾尖锐民族间矛盾尖锐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A B C D 26.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 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防右B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 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27.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这一成果( )A 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的意义B 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 使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D 导致爱因斯坦遭受纳粹德国迫害,被迫移居美国28.戊戌变法期间,出现了如康有为形容的“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有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设立京师大学堂C 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D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29.1903年,英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主动修复同法国的关系,其原因不包括()A 英德矛盾的日趋激化B 英国实力的相对下降C 确保欧洲大陆的均势D 联合法国以对抗德国30.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A 文人队伍壮大 B 市民阶层壮大C 资产阶级产生 D 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国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国人管理关税以及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易安旦夕,歌舞河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自台事(割让台湾)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恃,人无固志,好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发起戊戌变法。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他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成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摘编自“百度百科词条”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背景。(2)材料二中康有为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的三件事对变法运动的开展有何作用?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由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之港口者,均非法。 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海陆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到那时候,整个美洲,我们所有的人就将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援助,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自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实质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变化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2)材料二反映当时雅典旧氏族贵族专制向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以后雅典的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生。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统计结果如下:材料二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有“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的问题,回答者大多数来自学生,答案却大相径庭,结果如下: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民意测验第6题统计表回答以下问题:(1)从整体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各有何特点?(2)你认为什么因素导致了民意测验的结果的差别如此之大?(3)引用上述资料对研究历史会有怎样的作用?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在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由于北宋理学的兴起,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文人画、山水画也体现出这一特点,故答案选B;魏晋时期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排除A;文人相轻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文人画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D。2.【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原子弹的研制,不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A排除;原子弹的使用不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故B排除;科技发明是把双刃剑,不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故C排除;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如计算机、核能,故D正确。3.【答案】B【解析】英文材料的意思是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题目所指的这个国际组织,一要符合英文原文的含义(“AfterWorld War II”和“the United Nations”),二要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要求,而完全符合以上两个前提的国际组织只有联合国组织,故选择B。4.【答案】A【解析】“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体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故错误;“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故正确;“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体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故错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体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柳宗元认为佛教思想常常与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故D项正确;佛教没有取得政治统治地位,成为正统思想,故A、B项错误;材料谈论佛教与儒学关系,没有涉及儒学弊端日益暴露的问题,故C项错误。6.【答案】B【解析】孙中山认为思想来源于“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得出继承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精华,“有规扶欧洲之学说事迹者”,表明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民生主义。7.【答案】D【解析】是联合国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特别通过的宣言、公约。人道主义援助有助于维护和保证和平居民的正常生活,从而维护了其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8.【答案】A【解析】既然存在等级,那么不仅雅典社会成员之间不平等,即使是雅典公民之间也是不平等的。9.【答案】D【解析】韩非子的主张是建立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之上的,故君权高于法权。所以答案选D。10.【答案】D【解析】债务奴隶在雅典无公民权。11.【答案】C【解析】颜真卿的祭姪文稿是行书的代表,笔画圆弧是篆书特点,故A项错误;端庄浑厚是楷书的特点,故B项错误;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故C项正确;结体扁平是隶书的特点,故D项错误。12.【答案】B【解析】解答这道题需对托克维尔要了解,但当我们不了解其观点的时候,只有从题干中去把握。本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在(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可以看出作者一直侧重强调自由。认为自由更为重要,所以B选项更符合其观点。13.【答案】A【解析】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充分说明美国放弃了战前的中立政策,材料中数字反映出美国正大发战争财,且明显倾向于协约国集团。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是在一战以后。14.【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要关注教材有关改革后教育内容的叙述,教材中只是说“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没有说出教学内容的其他变化。另外,明治维新后的教育仍然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据此判断,作为封建君主统治思想基础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是必不可少的。15.【答案】C【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上,士阶层崛起,政治上,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故正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的表现,不是条件,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16.【答案】C【解析】甲体现了王阳明理学的注重品德,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乙体现了黄宗羲“工商皆本”和反对专制的思想;丙体现了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丁体现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17.【答案】C【解析】A项是墨子的思想;B项是孟子的思想;D项是荀子的思想;C项是法家集权观。18.【答案】D【解析】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与材料中“1904年世博会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不符,故A项错误;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与材料中“1904年世博会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不符,故B项错误;1896年,亨利福特造出第一部汽车,与材料中“1904年世博会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不符,故C项错误;1903年12月,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与材料中“1904年世博会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相符,故D项正确。19.【答案】A【解析】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仅仅是摆脱天主教会对英国的控制,但没有对宗教仪式等进行实质性的变革。20.【答案】D【解析】卢梭所主张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非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卢梭作为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其代表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而非雅典的奴隶制民主制度,故B项错误;卢梭并不赞成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认为那会最终损害人民的利益,故C项错误;“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种多数人的民主,可能会出现损害和侵害人民自由的现象,故D项正确。21.【答案】D【解析】一战后的美国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并未成为世界霸主。A、B、C三项均是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正确表述,体现了当时紧张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局势,故选D。22.【答案】B【解析】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实行封建神权统治,用神学为封建制度辩护,宣扬封建王权来自于上帝,为封建王权套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因此,世俗王权和宗教神权基本上处于相辅相成的地位,二者共同维护封建统治。但封建王权为了消灭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又反对教会的肆意掠夺和对封建割据势力的支持,力图加强对教会的控制,双方的矛盾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并非处于绝对对立状态。23.【答案】B【解析】B项说法错误,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不是优柔寡断。2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智者学派产生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繁荣的时期,当时希腊工商业的发展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因此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热情很高,当时智者学派的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在个人主义成长基础上出现的,所以正确。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故选B项。2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北宋中期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矛盾尖锐。尖锐的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等。当时北宋经济没有停滞不前,仍在继续发展,由于“三冗”的存在,导致北宋财政入不敷出,财政出现赤字。所以不对,选。26.【答案】D【解析】题干的中心句为“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此句话正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视察时所说。题干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的事物,所以D项正确。2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爱因斯坦本人及其科研成果的理解,要求学生熟记基础知识,爱因斯坦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故选择C项正确;A、B选项为相对论的意义,与光电效应不符,故排除;纳粹德国反犹太主义的狂潮,使得爱因斯坦遭受迫害移居美国,故D项不正确。28.【答案】A【解析】“野民渔人上书”可见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9.【答案】C【解析】英国主动寻求与法国和解,说明它放弃了以操纵欧洲“均势”为目的的“光荣孤立”政策,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属于英国寻求与法国和解的原因。30.【答案】B【解析】考查宋词兴起的原因。关键信息:社会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31.【答案】(1)清朝对汉人实行民族压迫。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倾向。(如答排满复仇情绪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亦可得分)(2)进步之处:把反清与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结合起来。社会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3)材料一、二中的“中国”主要是指汉族政权,材料三中的“中国”指中华民族。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为奋斗目标。【解析】第(1)问从材料列举的理由中归纳、概括出共同点,注意对“满洲”态度的相同之处就是反满兴汉,把“满洲”与“中国”相对立,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第(2)问要求比较两则材料的不同点,特别是同盟会宣言中增加的“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民主选举总统、议员等方面。社会条件要结合同盟会成立时,即20世纪初,从中国的经济、阶级、思想等方面分析。第(3)问需要在阅读基础上认真比较体会“中国”的实际所指,并由此得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的进步之处。32.【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2)有利于依靠皇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有利于维新派和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推动中央政府行政机构的改革。【解析】第(1)问从民族危机的角度来思考。第(2)问分别分析三件事的作用。33.【答案】(1)不同交战国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的“中立”政策。反法西斯国家得不到应有的支援,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2)向英国等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武器和物资。法西斯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的威胁,美国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日益加深,美国修改“中立”法案,通过租借法,并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解析】(1)问结合材料中的具体规定判断,结合史实分析影响。(2)问结合历史背景和材料内容回答。(3)问依据材料出处和基本问题内容判断。34.【答案】(1)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作用: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2)推动雅典出现关心人、重视人的人文主义精神,雅典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阅读提取能力,主要涉及古希腊的梭伦改革的内容。第(1)题的第一小问动摇权威的根基主要是打击贵族血缘、世袭的基础,原因主要从阶级和经济的发展作答,如实行财产等级制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与国家政权。希腊的民主政治的作用主要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作答;第(2)题政治制度的影响主要是从这种制度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产生的作用和对思想观念的作用作答。古代希腊民主制度在维护奴隶主专制的同时,对人文主义萌芽、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35.【答案】(1)1913年的调查结果,主要是中国古代传统人物入选,孔孟得票遥遥领先,入选的外籍人少而且得票不多; 1923年的调查结果则出现了很大变化,入选的主要是当时影响力较大的人物,如孙中山,而古代圣贤的得票明显降低,如孔子,入选外籍名人增多,而且得票较多,如列宁。(2)调查人群的不一致;时代的变化;从1913年到1923年,中国经历了袁世凯尊孔复古;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事件,“民主”和“科学”等西方思想广为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等等。(3)对了解19131923年间中国社会思潮变化和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6分)【解析】(1)本问需要学生仔细阅读两则材料加以比较、分析。前者以孔孟得票最高,且外国人较少。而后者以孙中山等同时代人物得票高,且也有了很多外国人得票数也较高。在此,贵在比较、判断、概括,得出二者的差别。(2)学生可以从1913年孔子得票最高分析原因。然后分析1923年孙中山、陈独秀包括马克思得票较高的原因。从中,要回答出一些具体历史事件的影响,如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在此,一定要注意时间信息以及历史阶段特征。(3)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综合上述材料加以思考。通过对当时人们的调查,可以发现当时的主流思想是什么,从而有利于研究这段历史的阶段特征和重要历史事件。此外还可以间接说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