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3 蒸汽的力量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5382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3 蒸汽的力量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3 蒸汽的力量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3 蒸汽的力量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汽”的力量课标依据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材分析 “蒸汽”的力量在专题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讲述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条件、成就和影响。工业革命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从文明史范式的角度看,本课是物质文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从现代化的角度看,本课又是现代化使命中工业化、全球化的节点;从全球史的角度看,本课还是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篇章。本节内容一直在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学好本节对于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发展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一文二学生经过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初中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性,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未上升到一定高度,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够深入,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设题引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文一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课前预习。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花费一部分时间进行知识梳理,应积极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对世界的影响。2.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调查工业革命成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情况。3.认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过程与方法:1.从整体上认识英国历史发展,整理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认识英国打造世界工厂的措施的全面性。2.注意历史发展中经济史材料、数据和图表的阅读,培养自己用数字说明经济生活问题的能力,养成务实的经济分析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的方向,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学难点: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的理解教法学法1.教法: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法等2.学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情景体验等教学资源合作探究单、PPT、视频、图片等教学活动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活动的进行,促使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也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产革命工业革命。那么,工业革命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呢?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概念解析1.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于英国,到19世纪中期,法、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它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 本质特征: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3、 新授(1) 工业革命1、 前提和条件 假如你是18世纪英国的一资本家,你为什么要对传统的手工工场进行根本变革?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思考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学生回答后归纳为: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资金 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劳动力圈地运动原料圈地运动、煤铁资源、殖民掠夺国内市场 圈地运动等 国际市场 殖民扩张、殖民贸易 合作探究探究:对比同期的中国,说说为什么不首先发生在中国呢?(缺乏政治前提、资金保障、长期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闭关锁国政策)2 工业革命的进程学生结合课本自主梳理展示。纺织业:动力:交通运输业:生产组织形式:提供瓦特的故事水蒸汽的启示,从这故事中可以感悟到什么?(科学发现、发明需要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等。)3 结合史实和以下材料,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给英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1)【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的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45590万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材料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率先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2)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英国实现工业化;【材料四】 1760年,英国5万到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 1851年达到13个,而且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50.2,初步实现了城市化。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材料五】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初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780年,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传教士、出版业者R雷克斯在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出资创办了星期日学校。这是一种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资料来自网络。思考:星期日学校的设立,说明了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材料六】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的12以上。 人民版必修二P96思考: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地位?英国取得“世界工厂”地位。 学生结合课本思考英国为何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工厂”?材料七: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思考:工业革命后,英国阶级关系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材料八: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火)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气)、C2O、少量的SO2、CH4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从前工业化时代的280PPM上升到目前的360PPM。 J格里宾历史焦点(上卷)这段材料说明什么?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二)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结合课本思考后回答三、小结四、课后拓展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学生进行阅读、归纳活学活用:学生以中国为例,进行反思教学,加强比较和反向迁移能力训练 学生在自主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并进行探究学习 参照课本P78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进行概括说明学生从“瓦特的故事”中感悟历史。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归纳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训练,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崇尚科学、开拓创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确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自然观。教会学生进行知识总结,理解重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问题探究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解题思维。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能力。在课堂思考,课后体味,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和意识。当堂检测有效练习1. (广东文综)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2.(天津)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 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3.下列不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标志的是A.日本的“开国” B.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C.中国的“门户开放” D.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4.下列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B.促进了手工工场的不断发展C.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 D.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练习册,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概念比较抽象,能力点又多,故着力打破课堂界限,通过全程化的情景设置,创设问题情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景式推进,从而更好地认知史实、感悟历史。通过教学,学生反应热烈,教学重、难点得到有效突破,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到位。学生在自主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并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更加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教学中个别同学因为课前预习不到位或知识体系不完善,参与课堂活动比较吃力,课后,必须加强引导,并给予适当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