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4530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54分。)1、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O2(g);H= +242kJmol-1B、2H2(g)+O2(g) = 2H2O(l);H= -484kJmol-1C、H2(g)+O2(g)=H2O(g);H= +242kJmol-1D、2H2(g)+O2(g)=2H2O(g);H=+ 484kJmol-12、(06天津理综)已知反应:101时,2()2()2();221稀溶液中,()()2();57.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的反应热为221稀硫酸与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稀醋酸与稀溶液反应生成1水,放出57.3热量3、银锌钮扣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由氧化银与少量石墨组成的活性材料和锌汞合金构成,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总反应为:Ag2OZn2Ag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阳极,Ag2O为阴极;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4、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 )ANaOH BHC1 CNaClDCuSO45、(05全国卷I)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4b KJ/mol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H = 2b KJ/mol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2b KJ/molD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H = b KJ/mol6、已知2H2(g)+ O2(g)=2H2O(g) H= 484KJ/moL,则反应: H2O(g)= H2(g)+1/2O2(g) 的H为 ( )A、484KJ/moL B、+484KJ/moL C、242KJ/moL D、+242KJ/moL、7(xx年高考广东化学卷)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Sn(s、白)2HCl(aq)SnCl2(aq)H2(g);DH1Sn(s、灰)2HCl(aq)SnCl2(aq)H2(g);DH2Sn(s、灰)Sn(s、白);DH32.1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H1D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9、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的反应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镀锌铁表面锌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表成蓝黑色保护层 D、锌和稀硫酸反应时,用锌粉比等质量的锌粒可使反应加快10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CuCl2 CuSO4 BNaOH NaOH CNaCl HCl DCuSO4 Cu(OH)223、用铂电极电解CuSO4和KNO3的混合液500mL,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况下11.2L气体,则原混合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1 B0.8molL-1 C1.0molL-1 D1.5molL-111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2C4H1026e-13O2-4CO25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 8CO210H2O电源12如图,A池用石墨电极电解NaOH溶液,B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池中D极产生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池为电解池,B池为原电池 BD、E两极都发生氧化反应CE极应为粗铜板材料 BADB池中E极质量增加12.8g13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 + 2Ag2AgCl + H2能进行,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如下图所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14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 NiB.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15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A) 0.5 mol/(L) B(B) 0.3 mol/(L)C(C) 0.8 mol/(L) D(D) 1 mol/(L)16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17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18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 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 平衡不发生移动 平衡沿着正反应方向移动 平衡沿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NH3的质量分数增加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1)(5) B(1)(2)(5) C(3)(5) D(2)(4)(5)19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A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v正VtOt1v逆v正v逆2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SO2+O22SO3(g)(正反应放热)。右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A催化剂失效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C降低体系温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21一定温度下,在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3B(g)2C(g),能标志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的同时生成3n molB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的同时生成2n molC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22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23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容器内(预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 N2和3molH2,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则此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 )A、2min B、3min C、4min D、5min24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 )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NO2的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B、 C、只有 D、只有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26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27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随时间化过程均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逆反应是放热反应,答题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4分) 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题号192021222324252627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46分)三、填空题28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 _。(2)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29. 现有可逆反应A(气)B(气) 3C(气),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_ 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的情况。(2)若乙图中的a曲线表示200和b曲线表示100时的情况,则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 热反应。(3)若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 曲线是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30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正(H2)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31如图A为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请填空:(1)电源A上的a为_极(2)滤纸B上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3)欲在电镀槽中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点,使c、d两点短路,则电极e上发生的反应为:_ ,电极f上发生的反应为:_,槽中盛放的镀液可以是_溶液。四、计算题:(8分)32在常压和500时把O2和SO2按 1:2 体积比混合,如果混合前O2有 10 mol,平衡时SO3占总体积的91% ,求:(1)平衡时有多少摩O2转化? (2)混合气中SO2的体积分数(3)SO2的转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