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3662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24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25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工艺分工日益精细B产品种类非常丰富C地域特色较为明显D生产管理特别严格26史学家赵俪生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度概括为三个拐弯。其中的“第三个拐弯,发生在公元8世纪之末,绵延至第9、第l0世纪。它冲破自然经济的锢闭,是货币交流逐渐增多,商业、手工业逐渐发达的一个转折点”。这一观点强调A. 经济政策的延续性B. 经济发展具有区域性C. 经济发展的活跃性D. 经济形态的突破性27. 明清以来,在聚族而居的村庄宗族势力比较强大,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专门规定这些村庄可以不编保甲,以宗族组织来代行保甲之职。同时,授予族长族中承嗣权、教化权、经济裁处权、治安查举权、对族人的生杀权等各项权力。这说明A 清朝时期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有限B 封建社会家国同构色彩的具体体现C 宗族组织成为合法的地方行政机构D 族权开始成为政权控制的依靠力量28.1904 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 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A. 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 B. 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C. 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29.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这说明陈独秀A. 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 B. 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 忽视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D. 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30. 学者李里峰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如果原来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扩大党支部规模;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慢慢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成立村政权,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这充分说明土改时中国共产党A. 突出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 B. 注重基层组织形式建构的探索C.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注意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31. 侨汇券是一种需要与人民币现金共同使用的票证,其中汇聚了粮票、布票、棉票、副食品购买券、工业品购买券等各种票证。下图是上海发行的侨汇券,据此可知当时A我国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我国的物资供应相对匮乏C我国各种商品均需凭票购买 D上海地区的侨民数量最多3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A. 公民大会权力最大B. 审判流程公开公正C. 公民是城邦的主体D. 具有权力制约思想3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取消或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而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据此可知A议会改革是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B政党制度的成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C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社会D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34.1933年12月,联共(布)决定,苏联不反对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除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外,其它欧洲国家可按意愿参加。l939年4月,苏联向英法建议:在英法苏之间缔结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这反映了A. 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期待B.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C. 由于意识形态导致两大阵营的对抗D. 苏联是抵抗法西斯的中坚力量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B. 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C. 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D. 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除了英国以外,在16到18世纪的尼德兰地区(荷兰),法国西北部,德国等地的乡村手工业都有发展。这种乡村工业的主要部门是乡村纺织业,后来为冶铁业、制革、制皂等行业。在英国的维尔特郡,当本地羊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至少17世纪起,呢绒商就向北至林肯、东至肯特的那些郡收购原料,有时还到北爱尔兰收购,而产品都是运往本国乃至欧洲各地。在1640年,英格兰乡村劳动力参与工副业的平均比例大约60%。由于乡村人口广泛参与工业活动,致使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得以改观,西欧的由家庭从事的手工业生产逐渐被商人资本所支配,手工业者逐步变成工人,使传统的农民家庭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内制工业”。西欧的传统乡村工业,为产业革命和经济起飞准备了重要条件,被称为“工业前的工业化”(原始工业化)。材料二 中国传统乡村工业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家庭手工业。特别是手工纺织业。但这种传统乡村工业发展的原因却是地主对佃农的残酷剥削和紧张的人地矛盾。作为副业的乡村手工业自始至终就是传统农业的天然和必要的补充,成为传统社会的乡村调节人地矛盾、维持生活的一条基本途径。中国的传统乡村工业的发展到明代中后期达到一个顶峰,但中国却并未因此而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叶春辉中国传统工业化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传统乡村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传统乡村工业的发展对西欧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欧传统工业发展相比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手工业没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经济因素。(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首先,在我看来,通过最近两年的讨论已经完全站住脚的观点是: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显然主要是东亚,但或许还有其他地方)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l800年以前我们有的是一个多中心同时没有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只是在19世纪工业化充分发展之后,一个单一的、占支配地位的欧洲“中心”才有意义。 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要求:提炼作者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材料:元朝的赋税,“大抵,江淮之北赋役求诸户口,其南则取诸土田”。北方征收的税粮分为地税和丁税两种。地税是白地每亩三升,水地每亩五升。以后一律改为每亩输三升。丁税每丁二石。各色户计(元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等的不同,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亦称诸色户计。)分别按照不同的规定输纳丁税、地税之中的一种。官吏、商贾纳丁税;工匠、僧、道、儒户等验地交地税;军户、站户占田四顷以内者免税,逾此数者纳地税。一般民户大多数交纳丁税。灭南宋后,“民田之税二十而取一,仍宋之额也。商税之征三十而取一”。在南方,基本承袭南宋旧制,继续征收夏、秋两税。两税之中,以秋税为主,所征为粮食,也有一部分折钞征收。盐由国家垄断,盐商向政府纳课换取盐引,到盐场支盐,再运到规定的地区贩卖。除北方的地税、丁税和南方的秋、夏二税外,盐课收入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财赋来源之一。 摘编自元朝的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赋税制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赋税制度的影响。(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美国与苏联经过无数次的核裁军谈判,终于在1991年7月31日正式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向着全面核裁军迈出了艰难的一步。苏联在谈判中比较积极主动,不惜一再作出重大让步。条约规定,苏、美双方将在条约生效后7年内分别削弱30%的进攻性战略武器,有效期为15年,可延长5年。届时每一方所拥有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般弹道导弹、重型轰炸机总数不得超过1600件,其所有携带的核弹头不得超过6000枚(其中弹道导弹限制在4900枚,机动洲际弹道导弹限制在1100枚),并采取强制性核检查措施,包括临时通知对方进行战略核武器的设施检查,以确保双方遵守条约。这是自1982年6月29日,美、苏双方在日内瓦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会谈后,经过长达9年的曲折历程,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摘编自刘华秋1991年美苏核裁军评析(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签署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时代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6分)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刘昞(约370年440年),字延明,敦煌人氏。父亲刘宝,以儒学见长。“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刘昞十四岁时,有机会投拜到博士郭瑀的门下学习,因品行端雅、学业优异,深受郭瑀赏识。后来,汉人李嵩割据敦煌,让刘昞主持教学及经籍校勘注释工作,他读书著述更加勤勉。刘昞著有记载前凉张氏政权事迹的凉书十卷,撰写了记载敦煌地区史地人物等西凉历史的敦煌实录共二十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实录体史书,又注释了周易韩子等书。匈奴后裔北凉沮渠蒙逊打败西凉,拜刘昞为秘书郎并教授弟子。其子沮渠牧犍更尊刘昞为国师,令文武百官跟随刘昞学习经史。刘昞门生弟子遍及河西,“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魏世祖平定凉州,百姓东迁,拜授他为乐平王从事中郎。正光四年六月,刘昞病逝。朝廷诏令:“昞德冠前世,蔚为儒宗,太保启陈,深合劝善之。其孙等三家,特可听免。”摘编自魏书等(1)根据材料,说明刘昞能够“蔚为儒宗”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昞的历史贡献。(9分)历史答案:2435:DC CBBCB BDDAB41.【答案】(1)特点: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乡村劳动力广泛参与;乡村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革。(6分)影响:初步改造了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瓦解了乡村自然经济;促进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商业资本相结合为产业革命准备了重要条件。(6分)(2)不同之处:始终没有独立,是传统农业的附庸;家庭手工业是主要形式,没能发展成新的生产方式。(4分)原因:传统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地主对佃农的残酷剥削和控制;只是封建统治者解决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传统农本思想的影响。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9分)42(12分) 示例一:作者认为,从l8世纪晚期的工业革命开始,欧洲才开始逐渐超越世界其他地区,直到l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3分) 赞同这一观点。(1分)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经济上仍然以农耕为主,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并不高于中国等地区。新航路开辟以后,主要是殖民掠夺、海外贸易以及奴隶贸易等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在同亚洲的贸易中,欧洲商品缺乏竞争力,白银大量流人亚洲。此时东亚的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多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得到发展。大量工商业市镇兴起,城市发展位居世界前列,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4分)工业革命开始后,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欧洲在世界范围内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这一时期的中国,农耕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工场手工业没有产生革命性的变化。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严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逐渐失去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4分)总之,在1800年之前,欧洲经济与世界其他地区并没有明显的高低差别,直到工业革命以后,才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地区。示例二:作者认为,从l8世纪晚期的工业革命开始,欧洲才开始逐渐超越世界其他地区, 直到l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3分) 反对这一观点。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分流”在18世纪之前就已经出现。(1分)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等国家的农业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工场手工业发达兴 旺。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殖民扩张,推行重商主义,发展对外贸易,极大的促进了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通过欧洲、美洲、亚洲的贸易以及欧洲、美洲、非洲的三角贸易,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扩大,欧洲也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而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则逐渐趋缓,农业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严重制约了手工业产品市场的扩大。手工业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政府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逐渐落后。(6分)工业革命使得欧洲进入蒸汽时代,工业化迅猛发展则进一步扩大了欧洲和东亚等地区的差距。(2分)总之,在1800年之前,欧洲经济已经开始超越世界其他地区,并非从工业革命之后才成为世界经济中心。45(15分)(1)特点:实行南北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对不同阶级、阶层采取不同的赋税政策;对军户、站户实行优待,有一定限度的免税权;注重盐税征收(盐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财赋来源之一);工商业税率较低。(任答三点5分)原因:元代疆域辽阔,南北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受前代赋税制度影响。(任答两点4分)(2)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巩固统治(稳定秩序);保证了国家税收来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任答两点4分);加剧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2分)46.【答案】(1)美苏长期军备竞赛,阻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陷入困境;世界政治经济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正在减弱,以经济和高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赛已在世界范围全面展开;全世界争取和平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强大潮流。(9分)(2)条约是美苏战略武器谈判的重大成果,也是当代核裁军的一个突破;但该条约规定双方削减核武器只有30%,这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美、苏大幅度削减和销毁核武器的根本愿望相距甚远。(6分)47.【答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原因:家庭环境的熏陶,并得到名师授业;敦煌地区相对安定,学术文化氛围深厚;当地执政者的重视;个人勤奋治学的态度和优秀的品德才华。(6分)(2)贡献:促进了河西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撰写史书、注释已知,为后世留存了大量富贵的史料;弘扬了儒家文化,为河西地区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有利于连贯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