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 冲刺题型专练 题型1.2 综合性大题考法——表现、内容、特点类(B卷).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2150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 冲刺题型专练 题型1.2 综合性大题考法——表现、内容、特点类(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历史 冲刺题型专练 题型1.2 综合性大题考法——表现、内容、特点类(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历史 冲刺题型专练 题型1.2 综合性大题考法——表现、内容、特点类(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型1.2 综合性大题考法表现、内容、特点类(B卷)限时:35分钟 实际用时:_分钟 掌握程度:优 中 差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材料二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材料三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等。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当今对外开放的特点。【答案】(1)表现:领域宽,突出经济交往,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范围广,涉及3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专门机构、划定特区管理对外事务。条件: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疆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海陆交通发达。(2)特点:先后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国家利益的支配,政治倾向性强,波动性大。原因:由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决定;受到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受到美国、苏联对华政策的影响;跟国内的政治气候有关。 (2)相似点: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不断增长;出现重商思想。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启蒙思想传播;工业革命;科技进步。(2)相似点:根据材料“欧亚大陆的许多地区在农业、商业和原始工业(即为市场而不是为家庭使用的手工业)的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吃惊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可知,中西方在农业的经营模式、商品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经济思想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的经济方面的内容与西方在近代前期经济发展的内容概括回答。原因:根据所学,18世纪末西方国家已经进入到工业革命时代,因此可以从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对外的殖民扩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等方面回答。3教育的发展变迁,推动时代和社会进步,同时又受到时代的制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书院教育远胜于前。徽州宗族书院较之其他书院平民教育的功能更加明显。休宁茗州吴氏家典记载:“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注: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摘编自张晓婧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材料二 1881和1882年,法国政治家费里提出两项教育法案。第一项法案于1881年6月通过,规定母亲学校(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收学费。第二项法案于1882年3月通过,规定对613岁的所有儿童实施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对不送孩子入学的父母处以罚款、监禁等处分。摘编自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材料三 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院。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1)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宗族书院平民教育功能加强的表现及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教育平民化方面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分析出现这些新特点的有利的政治、经济因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分析这次院系调整的影响。【答案】(1)表现:对有资质的贫寒子弟给予特殊照顾,不仅可让他们读书,还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原因:程朱理学的影响;宗族的组织;徽商的热心资助。(2)特点:由政府主导;普及免费教育;立法强制执行。政治因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代议制民主得到发展。经济因素:两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3)主要特点:偏重工科,严重削弱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照搬苏联模式(或全盘苏化)等。影响: 短期内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但照搬苏联模式,造成高等教育体制僵化。第(2)问,从材料“教育法案” “免收学费” “对613岁的所有儿童实施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可以归纳出特点;原因可以考虑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