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基础提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1470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基础提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基础提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基础提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基础篇】题组一Na2O和Na2O2的性质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都正确 B.C. D.答案D解析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Na2O2与CO2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Na2O是白色固体,Na2O2为淡黄色固体,故错;正确。2.如下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出现的现象是()A.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3.对于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eD.每有18 g H2O与足量Na2O2反应,则固体增重4 g答案B解析在Na2O2与H2O的反应中,Na2O2中1价氧元素原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e;根据原子守恒,固体增重质量等于参加反应水中氢原子的质量,即18 g H2O参加反应,固体增重2 g。题组二Na2CO3、NaHCO3的性质比较4.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CO2量一样多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案C解析Na2CO3的热稳定性更强;等质量的Na2CO3与NaHCO3,其物质的量不同,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不同,相同质量时,NaHCO3产生的CO2量多。5.为确定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都产生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A错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盐酸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B错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都产生碳酸钙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C错误;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只有碳酸钠产生沉淀,如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D正确。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不相同D.分别向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只有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答案C解析CaCO3H2OCO2=Ca(HCO3)2,加入NaHCO3没有CaCO3沉淀生成,A项不正确;Na2CO3与HCl等物质的量时,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无CO2气体放出,B项不正确;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多,C项正确;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分别发生反应:Ca2OHHCO=CaCO3H2O,Ca2CO=CaCO3,两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D项不正确。7.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答案D解析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加热不分解,两者都有固体残留物,A不可行;Na2CO3和NaHCO3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火焰,B不可行;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均有白色沉淀CaCO3生成,C不可行;两水杯中均有气体CO2生成,但Na2CO3不如NaHCO3反应快,D正确。8.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 B.C. D.答案A解析根据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可列式求解:2NaHCO3Na2CO3H2OCO2m 284 g 106 g 18 g 44 g 62 g m(NaHCO3) (w1w2) g求出m(NaHCO3),即可得出样品的纯度。9.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答案C解析0.01 mol NaOH先与0.01 mol H中和,0.01 mol CO再与0.01 mol H生成0.01 mol HCO,又消耗0.01 mol H,最后0.01 mol HCO与H反应生成0.01 mol CO2。题组三焰色反应10.小明同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通过该实验现象,下列四位同学对该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钠的焰色是黄色,K的焰色是紫色,观察K的焰色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色光的干扰,该实验中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说明一定含Na,不能确定是否含K。【提升篇】1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D中的现象是_。E中收集的气体是_。(2)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O2。若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C是一种黑色粉末,则B物质是_,C物质的作用是_。洗气瓶(广口瓶)中装的试剂D是_,其作用是_。所制得的气体用_法收集。答案(1)干燥二氧化碳2CO22Na2O2=2Na2CO3O2石灰水变浑浊氧气(2)2Na2O22H2O=4NaOHO2H2O2催化剂浓硫酸除去O2中的水蒸气向上排空气解析(1)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和水蒸气,而CO2通过浓H2SO4干燥后与C中的Na2O2反应产生O2,未完全反应的CO2会使石灰水变浑浊。(2)可用淡黄色固体(Na2O2)与水反应制得O2,也可由黑色固体(MnO2)和液体(H2O2)作用制得。由于上述方法制得的氧气都是在水溶液中制得的,所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O2则应干燥后再收集。12.A、B、C、D、F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而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C、F的化学式:A:_;C:_;F:_。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盐酸:_;B水:_。答案(1)NaOHNa2CO3Na2O22Na2O22CO2=2Na2CO3O2(2)HCOH=H2OCO22Na2H2O=2Na2OHH2解析由焰色反应为黄色,且A、B、C、D均与盐酸反应生成E,知E为NaCl,B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知B为Na,C、D还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知C、D为Na2CO3或NaHCO3,F和H(CO2)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气体,则F为Na2O2、C为Na2CO3,因而D为NaHCO3,D和A反应可生成Na2CO3,则A为NaOH。13.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 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稀释到100 mL。(1)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 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_mL(标准状况)。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答案(1)NaOH、Na2CO3Na2CO3Na2CO3、NaHCO3NaHCO3(2)112NaOH、Na2CO30.150 molL1解析(2)分析图中曲线和各个量的关系,A中先加入的25 mL盐酸,含有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10.025 L0.002 5 mol,此时发生的反应为COH=HCO,所以可知溶液中含有的CO的物质的量为0.002 5 mol,后加的50 mL盐酸和HCO反应生成CO2,因为后加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10.050 L0.005 mol,所以CO2的体积为0.005 mol22.4 Lmol11 000 mLL1112 mL。在B中先加入的60 mL盐酸开始没有气体生成,又加入15 mL盐酸CO2完全放出,也就是说n(HCO)0.1 molL10.015 L0.001 5 mol,则原溶液中只有0.001 5 mol CO,含有0.006 mol0.001 5 mol0.004 5 mol的OH,即原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根据钠原子守恒,可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4.某化学课外小组欲制取纯净的Na2CO3溶液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供选择的试剂有:A.大理石B.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三名同学设计的制备实验方案的反应流程分别如下:甲:NaOH溶液Na2CO3溶液乙:NaOH溶液NaHCO3溶液Na2CO3固体Na2CO3溶液丙:NaOH溶液NaHCO3溶液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甲、乙两方案的主要缺点:甲方案:_。乙方案:_。(2)假设反应所得的NaHCO3溶液中含有Na2CO3,现要用AD四种试剂证明Na2CO3的存在,你所选择的试剂有_(填序号)。(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_(填序号)。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热,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答案(1)由于难以控制CO2的量,故很难得到纯净的Na2CO3原料利用率低,程序复杂(2)BD(3)C解析(1)NaOH与CO2反应时两者量不同,产物不同,2OHCO2=COH2O,OHCO2=HCO,甲不能控制通入CO2的物质的量,也就不能控制产物为纯净的Na2CO3。乙的操作程序复杂。丙应将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通入足量CO2,加热赶出其中溶解的CO2,再将另一份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即可得到纯净的Na2CO3溶液。(2)检验NaHCO3溶液中含有Na2CO3,应向溶液中加入BaCl2或CaCl2,所以应选盐酸和澄清石灰水,二者生成CaCl2再检验。(3)A选项采用差量法,减少的质量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由此可求出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B选项中b克固体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根据钠原子守恒和混合物总质量可列式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C选项中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为盐与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及溶液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的质量,因此不能通过数据准确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选项中沉淀的质量即为碳酸钡的质量,根据碳酸钡的质量和混合物总质量可以列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