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875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 六国论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情感目标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知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知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知常识1六国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三苏皆作有六国论。2论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一、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无通毋,不要3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二、古今异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慧与力量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灭亡今义:翻倒6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没有出发今义:不可以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三、一词多义1非非兵不利,战不善动词,不是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错误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动词,无,没有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动词,非难,责怪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副词,不2或或未易量副词,或许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人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3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副词,互相蹑履相逢迎偏指动作一方,相当于“他”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动词,亲自观看4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介词,和5暴暴霜露动词,读p,冒着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读bo,凶暴6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底7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8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如并力西向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9故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过去的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的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名词,缘故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副词,故意,特意10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邯郸为郡动词,成为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替,给如今人方为刀俎动词,表判断,是1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武力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名词,士兵12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动词,招致不速之客动词,邀请兵贵神速形容词,迅速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义不赂秦 义:坚持正义以地事秦 事:侍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以礼相待(2)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日:一天一天地月:一月一月地理固宜然理:按道理,从道理上讲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后:在之后并力西向西:向西2动词的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2)动词作名词秦以攻取之外攻:攻战的方法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2)形容词作动词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完整地存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后秦击赵者再(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后秦(再)击赵”)赵尝五战于秦(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赵尝(于秦)五战”)3定语后置苟以天下之大(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苟以(大之)天下”)4被动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洎牧以谗诛(“诛”有“被杀”的意思)5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举”后省略宾语“之”)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省略主语,补出即:(诸侯)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至丹以荆卿为计(补出省略的成分为“至(太子)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知识解读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答题指导1翻译的标准(1)信。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2)达。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无语病,必须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3)雅。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努力做到“信”和“达”;至于“雅”,则应作为一个目标,在不断提高古文水平和翻译技巧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和达到。2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说文言文以直译为主,字字句句讲究落实;当直译无法达意时,可用意译。历年来高考设题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3翻译的方法翻译文言文语句,概括地说,可以简称为“留、换、补、删、调、贯”六字诀。(1)留。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政区名、国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皆保留不动。例: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2)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语,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妻子和子女。绝境:与外界隔绝之地。(3)补。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隐含的内容。例:(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补主语“得璧,传之( )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于”补介词(4)删。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例: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齐桓晋文之事)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时需删去。(5)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例:古之人不余欺。(石钟山记)(宾语前置)古之人不欺余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定语后置)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6)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以使译文明白、贯通。例: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不易理解。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意思就明确了。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一、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的中心论点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B本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C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D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反(第一个分论点)正(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的,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解析:选D 应为“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二、阅读课文第2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2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用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B课文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C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结论: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D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解析:选D 应为“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三、阅读课文第3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3下列各句属于论证不赂者“失强援”,而“不能独完”原因的一组是(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A BC D解析:选A 是肯定燕国用兵的功效,是假设“不赂”的结果。4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由此照应文章开头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B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赞扬“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C燕赵两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燕、赵两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D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解析:选A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应文章开头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观点。四、阅读课文45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5下列各句直接体现作者“借古鉴今”意图的两项是(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解析:选BD A项,提出对抗秦国的方法;C项,将六国的情况和秦国的情况对比,也暗含北宋与六国的对比。这两项都是分析,不是直接体现。6对本部分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呜呼”和“悲夫”二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B“呜呼”,哀其结果之惨;“悲夫”,惜其有良策而不用。连用两个叹词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C第4段是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喻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D第5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解析:选B 应为“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1.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2.针砭时弊,借古讽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素材主题团 结 课内提炼不团结的六国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论述的文章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其中之一。原来,六国虽然强大但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对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这种貌似强大实则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时不是也见得多吗?课外延伸1维勒与李比希亲密无间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人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做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最好的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2名言警句(1)民齐者强。荀况(2)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3)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硬。王杰(4)人是需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毛泽东(5)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马克思运用点拨六国的败亡,是因为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打算,没有协力抗秦。国与国之间需要合作团结,才能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个人也是如此,维勒与李比希的成功,不正是来自于真诚的合作吗?俗话说得好:“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所以说人应该团结友爱,才能战胜眼前的种种困难。巴尔扎克曾说:“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它暗示了我们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B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参与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解析:选C 与:亲附,亲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选D 均为连词,表因果关系,“所以”。A项,名词,弊病/名词,困顿;B项,动词,爱惜/动词,吝惜;C项,代词,有人/副词,或许。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B可谓智力孤危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解析:选C A项,“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B项,“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D项,“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4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解析:选A B、C、D三项均为被动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分)译文:拿它来送给别人,就像丢掉一根草芥一样。(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分)译文:(谁)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略谁就越厉害。(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分)译文:拿土地去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烧不尽,火是不会熄灭的。二、阅读鉴赏(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管 仲 论苏 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注 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专权。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少正卯:春秋时鲁国人。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 相:辅佐B其祸蔓延,讫简公 讫:至,到C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 絷:拴,系,捆住D而又逆知其将死 逆:违背解析:选D 逆:预先。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B.C.D.解析:选C 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A项,代词;语气副词,表祈使,一定。B项,代词,他;动词,到。D项,介词,表因果;连词,表目的。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B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C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D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解析:选B 先了解本句的大体意思,然后结合相关知识来综合把握,根据句子的大意,确定句子中的名词是作主语还是宾语,如句子中的“史”“蘧伯玉”“弥子瑕”“萧何”“曹参”“大臣”等,可根据其与动词的关系来判定;再注意句中的一些文言虚词,特别是句首虚词,如“故”等。9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知本”。C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像史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只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解析:选D 作者其实是借管仲之事强调辅弼之臣当伯乐举贤的重要性,借史论今。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3分)译文: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和预兆。(2)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4分)译文: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3)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3分)译文: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参考译文:管仲任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认为桓公果真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与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趁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的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即便死去,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年里充当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疑问啊!他仅依靠一个管仲,管仲却死了。天下并非无贤人,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我不相信。管仲的书里有记载他将死时谈到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料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我看史,因为活着不能荐用蘧伯玉和斥退弥子瑕,因此有身后劝谏之事。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因一个人而灭亡。贤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三、语言运用(10分)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_,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_,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_,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答案: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 抑郁症不单纯是心理问题(意思合理即可)12根据下表的数据概括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的两个特点。(4分)最近,日本的一位研究人员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的结果如下表: 年级总平均分流畅性变通性独立性二24.8018.904.04三28.6522.159.15四21.3816.576.69五40.3730.9513.25六35.6625.0012.18 答: 答案:(1)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差,五年级学生最高。(2)流畅性平均分最高,独立性平均分最低,思维独立性提高最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