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7883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6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人,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人。这一举措A初步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反映出人民代表来源广泛C体现出“民主协商”的精神D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确立2从1946年l月在重庆成立的旧政协到1949年9月21日在北京成立的新政协,“政协会议都具有临时权力机构性质”。人民政协存在的依据由“组织法”变为“章程”,这是一个重大的、质的变化。这一性质和职能发生变化是在A共同纲领失效后 B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 D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3观察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西藏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A B C D4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1954年,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B1968年,王援朝的父亲被红卫兵批斗,家也被抄C1973年,王援朝的舅舅从国外回来并当选为政协委员D1998年,王援朝被村民民主选举为村长5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一文中写到: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现在证明是需要的。毛泽东认为政协需要存在的原因是A全国人大尚未建立B有利于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C多党制优于一党制D政协参与国家立法6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l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都A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B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C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D有利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7如图为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表,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B“文革”期间人大制度遭到完全破坏C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得以拨乱反正D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历经曲折发展8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9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D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10某学校举办“一国两制”专题展览,展览分四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是:香港与祖国的历史渊源、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一国两制”的特色。你认为下面哪一项最适合作为第四部分A香港回归后所取得的成就 B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C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D“一国两制”概念的诠释11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的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指出:“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B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C中国政府承诺不使用武力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12下图反映了2003-2011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单位:百万澳门元)变化的情况。图中现象说明 A澳门回归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改革开放促进了澳门本地经济发展C世界各国可借鉴“一国两制”的方案D“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材料二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如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丘逢甲的离台诗“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材料二 材料三 2017年5月15日,蔡英文执政满一周年,台湾多个“独派”团体举行座谈会,要求蔡英文在国际上宣示“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制定“反并吞法”杜绝“中国侵蚀台湾主权”,并“以台湾名义”走上国际、参与国际组织2018年3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它宣称,美国的政策应当允许美方所有层级的官员访问台湾,允许台湾高阶官员在“受尊敬的条件”下来到美国,与包括美国国防部、国务院的高官会见,并鼓励台湾驻美经济文化代表在美展开业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上述议案有关条款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如获通过实施,将对中美关系及台海局势造成严重干扰。摘自凤凰网(1)请你判断材料一的离台诗写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当时台湾人民兴起了什么斗争?(2)从材料二的这首诗中,你能感觉到作者的什么情结,表达了诗人什么愿望?”(3)为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中共创造性的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该方案有何成功的实践?(4)据材料三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阻力有哪些?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1【答案】C 2【答案】B【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结束了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能,故B正确;A、C、D错误。【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结束了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能,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职能结束。3【答案】C【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西藏并不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才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所以本题凡是含均是错误的,均是正确的描述,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名师点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直选法(即在全面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出符合题意的选项)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1954年召开中国人民第一届代表大会,1968年是文革期间,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村长等,A、B、D都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排除;1973年正处于文革期间,当时人大和政协制度中断,C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B【解析】1954年12月之前全国人大已经建立,故A错误;政协制度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故B正确;政协制度并不是多党制,故C错误;政协并不参与国家立法,立法属于人大的职能,故D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建国初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故A正确。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故B错误。C只符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D只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7【答案】B 8【答案】C【解析】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可以表明我国的法制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法律体系日益完备,因此C项正确;法律法规的增多与人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所以A项错误;法律法规越来越多与材料主旨不符,所以B项错误;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本身说法错误,因此D项错误。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上抛出了“三角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参加谈判,遭到中国政府的断然拒绝。因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接受作为殖民侵略产物的不平等条约的条件,中国政府的态度反映了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的立场, D项正确。A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信息与港人治港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0【答案】A【解析】材料指出:展览的前三个部分是:香港与祖国的历史渊源、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一国两制”的特色。“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应该属于前两个部分;“一国两制概念的诠释“属于第三部分;香港回归后所取得的成就属于第四部分。故答案选A。11【答案】B 12【答案】D【解析】澳门回归祖国时间是1999年,柱状图显示从2003年以后本地生产总值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正确实施,正确;A中根本利益不符合材料主旨;澳门经济发展不是改革开放结果,B错误;C中世界各国说法绝对化。13【答案】(1)背景:“文革”时期,全国陷入大动荡。问题: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2)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1967年8月5日”和“残酷批斗”,可知当时处于文革期间。此现象反映了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2)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改革开放以来,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提出了依法治国;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14【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后(或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2)思乡情结,迫切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4)阻力:台独势力,国际反动势力。认识: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努力实现祖国统一,不放弃使用武力;祖国统一是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稳定。(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4)根据材料“台湾多个“独派”团体举行座谈会,要求蔡英文在国际上宣示“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美国的政策应当允许美方所有层级的官员访问台湾,允许台湾高阶官员在“受尊敬的条件”下来到美国”中可以分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阻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台湾的地位,人民的愿望,一国两制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