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检测题(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6717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检测题(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检测题(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检测题(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综合检测题(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国庆期间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B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铁答案:C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D3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SO、I、KBK、Al3、SO、MnOCH、NO、Fe2、NaDBa2、NH、Br、OH答案:B4.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A.被氧化 B.被还原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无法判断答案:A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检验某稀溶液中是否含有NO,可先将溶液浓缩,然后加入浓H2SO4和铜片,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产生B鉴别NO2和溴蒸气可用AgNO3溶液,也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C除去NO中的NO2气体,可通入氧气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可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再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试管,观察试纸是否变蓝答案:A6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A铜和硝酸反应B锌和氯化铁溶液反应C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D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C7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答案:D8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和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和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和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和答案:B9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透明的凝胶形成C将NO2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D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答案:C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B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C标准状况下,11.2 L H2O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答案:A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B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C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溶液变蓝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答案:A12对实验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产生红褐色沉淀 B实验:溶液颜色变红C实验:放出大量气体 D实验: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答案:D13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Na2SO3溶液,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答案:D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鸡蛋壳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CaCO32H=Ca2H2OCO2B.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u22OH=Cu(OH)2C.将铜丝插入AgNO3溶液中:CuAg=Cu2AgD.向K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HSOBa2OH=H2OBaSO4答案:B15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XYZASiO2Na2SiO3H2SiO3BAlCl3NaAlO2Al(OH)3CN2NO2NODFeFeCl3FeCl2答案:C二、非选择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16(12分)请完成下列填空:(1)当NH3和N2H4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1时,其所含原子数之比为_,质量之比为_。(2)现有m g某气体A,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气体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A溶于水后形成V L溶液(A与水不反应),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L1。(3)将a mL 2 molL1的Mg(NO3)2溶液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4)一定体积的0.2 molL1的BaCl2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Na2SO4溶液、KAl(SO4)2溶液、Fe2(SO4)3溶液三种溶液中的SO完全沉淀,则上述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_。解析:(1)NH3和N2H4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1时,其所含原子数之比为4623,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其质量之比为1732。(2)n(A) mol,由此可求出气体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2 molL1的Mg(NO3)2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 molL1,根据稀释定律,则稀释后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4)题述三种硫酸盐溶液与BaCl2溶液均发生反应:Ba2SO=BaSO4,消耗氯化钡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三种硫酸盐溶液中所含SO的物质的量相等,故Vc(Na2SO4)2VcKAl(SO4)23VcFe2(SO4)3,可得c(Na2SO4)cKAl(SO4)2cFe2(SO4)3632。答案:(1)231732(2)(3)(4)63217(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用“可抽动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_。(2)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3)反应后,不需要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_。(4)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A中溶液的金属离子进行探究,请完成相关问题:提出假设:假设1:只含有Fe3;假设2:_;假设3:既有Fe2,又有Fe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3,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硫酸、KMnO4溶液、NaOH溶液、淀粉KI溶液、H2O2溶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一:用胶头滴管取A试管中的溶液,用水稀释并分装试管、备用溶液有颜色步骤二:往试管中_步骤三:_解析:(1)在加热的条件下,当铁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铁丝时,铁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所以用“可抽动铁丝”的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SO2具有漂白性,品红能被二氧化硫漂白,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所以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3)从导管D管口向装置A中鼓入大量空气,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吹出,气体经过B时,二氧化硫被吸收,经过C时已经完全吸收。(4)铁与浓硫酸反应,铁可能被氧化成Fe3或Fe2;A中溶液所含的金属离子,可能有三种情况:只含有Fe3;只含有Fe2;既有Fe2,又有Fe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3:须验证Fe3和Fe2,步骤一:用胶头滴管取A试管中的溶液,用水稀释并分装试管、备用,二价铁离子为浅绿色,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所以预期现象和结论是溶液有颜色;步骤二:往试管I中滴加少量的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因为Fe3能氧化碘离子,把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单质碘与淀粉作用显蓝色;步骤三:往试管中滴加少量的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因为Fe2能还原高锰酸根离子,结合步骤二溶液变蓝,则假设3正确。答案:(1)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品红溶液褪色(3)从导管D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4)只含有Fe2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滴加少量的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3往试管中滴加少量的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浅红),则原溶液中含有Fe2,结合步骤二溶液变蓝,则假设3正确 18.(8分)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称量计算溶解摇匀转移洗涤定容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g NaOH。(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解析:(1)选择容量瓶要与所配溶液的体积数尽可能相近,配240 mL的NaOH溶液,应选250 mL的容量瓶。(2)用天平称量试剂,要根据“左物右码”的放置原则。若放反,则m物m码m游码,因此,烧杯的质量为:30 g2.6 g27.4 g。m(NaOH)1 molL10.25 L40 gmol110.0 g。(3)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液。(4)误差分析要根据溶质和溶液体积相对量进行分析。答案:(1)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27. 410.0(3)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4)BC19(12分)下列框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甲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乙、丙、丁为气体单质,D为家庭中常见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溶剂水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式为_;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B的操作中,用_法收集B,验证B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限答一种)。(4)实验室制备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工业上输送丁的管道出现气体泄漏,如何查漏: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本题中甲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乙、丙、丁为气体单质,由框图可知甲与A反应生成气体丙,所以气体丙为H2;乙与丙的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故乙为N,B为NH3;实验室收集氨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验满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NH3已收集满,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H2能在丁中点燃且产物C能与氨气反应,则丁为Cl2,C为HCl,E为NH4Cl,实验室制备Cl2应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工业上输送氯气的管道出现气体泄漏应用浓氨水检验,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8NH33Cl2=6NH4ClN2。NH4Cl能与A反应生成氨气和家庭中常用物质D,则D为NaCl,A为NaOH,所以甲为铝。答案:(1)NH4Cl(2)2Al2OH2H2O=2AlO3H2NH4ClNaOHNaClNH3H2O(3)向下排空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NH3已收集满(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4)MnO24HCl(浓)MnCl2Cl22H2O8NH33Cl2=6NH4ClN220(10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MgCl2、K2CO3、NaOH,现做以下实验:取一定量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向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没有气泡产生; 向的上层清液中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2)写出各步变化的离子方程式:_;_;_。解析:由实验知原白色粉末无K2CO3,则实验中的反应是MgCl22NaOH=Mg(OH)22Na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g22OH=Mg(OH)2;实验中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2HNO3=Mg(NO3)22H2O,离子方程式是Mg(OH)22H=Mg22H2O;实验说明原粉末中含Ba(NO3)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NO3)2H2SO4=BaSO42HNO3,离子方程式是Ba2SO=BaSO4。答案:(1)Ba(NO3)2、MgCl2、NaOHK2CO3(2)Mg22OH=Mg(OH)2Mg(OH)22H=Mg22H2OBa2SO=Ba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