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 (V).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5827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 (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 (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 (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 (V)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春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新上任的郑庄公不仅不为平王奔丧,还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 夺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周王朝统治名存实亡B官僚政治建立的必要性 C周王室权威受到挑战D东周时期宗法观念淡薄2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 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3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 于酿成新朝取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制约了君主专制制度B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C君权与相权斗争导致了政局动荡D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4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 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 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5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 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 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6下面是关于古代雅典陶片放逐法的一幅漫画。这反映出()A公民在审判时总能团结一致B陶片放逐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理念C公民既是立法者又是审判者 D该方式一定意义上维护了雅典民主7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 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反映出罗马法 ( )A注重调解商业纠纷 B重形式且程序繁琐C保留习惯法的痕迹 D道德意识融入法律8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并非想象中那么平和,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 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这实际上说明“光荣 革命”() A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B使议会成为唯一权力机构 C暴力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9.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 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B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美国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 D美国与欧洲君主国家都有专制10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 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B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11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 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C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2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党魁直接指派;党员也分成三个级别,即“首义党员、协助党员和普通党员”;所有党员必须立下誓约,并加盖指模(即按手印),声明“牺牲自己,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其背景是()A君主专制势力十分强大B领导涣散致革命屡次失败C民主共和已成社会共识D民国时期民主化持续发展131934年,有人在描述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变化时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以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A民主共和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B中共开始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苏维埃政权有着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D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较大提升141930年,中共中央要求红军将湖南国民党军队“完全予以消灭”,切断武汉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然后击溃江西方面主要敌军,占领南昌、九江,进而“向武汉中心前进”。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坚持秋收起义后红军的进军方向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正确地预判了革命的战略形势15图1是李少言于1942年创作的木板刻画挣扎,该画描绘了一位贫苦农妇咬伤蛮横的日本士兵的情景。这客观上说明()图1 A日军疯狂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B日军大量掳掠劳动力C敌后抗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D沦陷区社会秩序混乱161918年,俄国召开了酝酿已久的立宪会议。参加会议的3600多万人有900万人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2100多万人选择了社会革命党。列宁说,“把全部政权交给立宪会议,同样是和凶恶的资产阶级妥协”。于是,人民委员会解散了立宪会议:这主要反映了()A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B发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C布尔什维克党未得到群众支持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17建国后,中国印制了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75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B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C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方针D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18二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下列对应正确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措施 A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措施 B C 军事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A“铁幕演说” B欧洲经济共同体C经互会D越南战争19商代甲骨文中常见大雨、小雨、足雨、及雨、多雨、延雨、雨疾、各(至)雨、来雨、云雨等记录,“一年之中,无月不可以降雨”。这反映出在商代()A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B甲骨文记载内容的多样性C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地位D神权成为维系统治的纽带20唐后期,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北方,有些水利工程的规模也很大,如练塘、孟渎、仲夏堰等都能灌溉成千上万顷田地以至几个县。而且南方各地开垦了许多湖田、渚田、山田,这使水域、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这表明()A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南方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C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人口增加使人地矛盾尖锐21宋朝常常对农器、粮食、布帛等买卖免税,对民间小摊小贩零星细碎的日常生活品交易免税。据此可知,宋代通过税收( )。A.抑制土地兼并 B.稳定社会秩序 C.促进租佃经营 D.集聚商业资本22康熙帝云:“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栗”;雍正帝则说:“楚地本产米之多素为东南所仰给”。这说明 江浙地区()A农业经济已经衰落 B经济结构变化很大C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D不再种植粮食作物2315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A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B16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C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D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241854年,英国作家狄更斯艰难时世中描写英国工业城镇: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上面冒着长长的黑烟;运河被染得又黑又臭。大街小巷都一个样,里而住的人也差不多,他们在同一个时间上班下班,做同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今天和昨天、明天没有不同,今年和去年也一样。这表明了()A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B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C城市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D工业革命中人们没有人生追求25下表反映了17501900年世界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欧洲 美国和 加拿大 拉丁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亚洲 总计 (百万) 1750 140 1 11 2 95 479 728 1850 266 26 13 2 95 749 1171 1900 401 81 63 6 120 937 1068 A殖民扩张B医疗进步C工业革命D城市发展26“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许多技术成果在被发明之前,其原理已经在理论上被阐明,如电气技术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电学的发展。19世纪是自然科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热力学、电磁学、化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的新进展,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材料突出强调了()A科学与技术尚未做到真正结合B电的发现是推动新工业的主要途径C科学理论一直落后于技术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27有研究表明,中国在1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经济结构的变动B城市化水平提高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乡差距的扩大28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B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D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29195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这一举措()A停止了“三面红旗”错误指导B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贯彻了党的“八字方针”精神D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问题30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明了党的工业经济方针: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对城乡资本主义成分既要容许其“存在及发展”又不能“任其泛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至城市B坚持新民主主义发展路线C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D遵循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31下图为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A依法治国促进经济发展B中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C农村改革维护国家稳定D工业生产比例不断扩大32个人肖像照片的兴盛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到宣统年间,大小城市都出现了照相馆。人们往往将照片题记与赠送结合起来,以表达与传递情感。如胡适在美国留学时,他用照片题诗寄给未婚妻江冬秀“万里远行役,轩车屡后期。传神入图画,凭汝寄相思。”这说明,近代照相技术的传入()A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B丰富了民众的交流方式C改变了民众的传统观念D加快了城乡经济的发展33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10%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可见当时英国()A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 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C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 D大萧条使社会混乱341937年3月21日,美国钢铁公司子公司的董事长被迫签订协定,承认钢铁工人组织的工会。不久,所有美国钢铁公司的子公司都签订了类似合同,他们都同意增加工资10,每月减少工时为40小时,加班时工资加一半。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美国()A钢铁公司已形成了全行业的垄断B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C政府和劳工对资本家的强大压力D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35美国时任学者霍华德克斯纳曾在1936年尖锐地指出“我们的政府当时相对精简,大体局限于其基本职能;罗斯福接手之后,将其转变成一个体系庞大、臃肿低效的机构”。这一批评客观上反映了“新政”()A行政效率十分低下 B颠覆三权分立体制C改变了国家管理体制 D违背了美国国家利益361933年,罗斯福利用广播向美国人民宣称:“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仅3天后便有574家银行恢复营业。美国银行家称之为“收音机拯救美国金融”。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新媒体运用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B信息化时代有利社会经济的转型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觉悟提高D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37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A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C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D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381921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列宁对到访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说:“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为了“发掘经济潜能”,苏俄()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91955年,苏共通过的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的办法中规定:减少给农庄、农场的计划指标,生产计划由农庄、农场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这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摆脱了国家控制 B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C农产品流通机制得到改善D苏联已注意到集体农庄的弊端40 (xx四川成都二模35) 表1 年份 西欧各国工业指数(1938年=100,目标130) 西欧各国农业指数(“二战”前=100,目标115) 西欧各国 批发价指数 1949 112 95 108 1950 124 104 124 1951 35 111 143 备注:表中“目标”为马歇尔计划提出的目标,1951年该计划宣告结束。 据表1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A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B物价基本保持稳定C经济复兴隐含着危机D生活水平稳步提高41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这主要是由于美国()A企图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B已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C受到了西欧和日本经济冲击 D意欲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42有学者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是美国保证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兑换比率。一方面,美元既是各国的储存货币,也是清偿手段,但是只有当美国的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时,各国才能取得美元;另一方面,美国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又会影响到美元信用。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A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B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矛盾C导致世界经济加速恶化D依赖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431986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签署的单一欧洲法令规定:欧洲共同体,“内部市场由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区域构成,在此区域内,货物、人员、劳务与资本自由流动”。这说明()A欧洲的共同市场开始形成B欧洲欲与美国争夺世界市场 C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D欧盟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44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刚开始基本上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但随着国际竞争 的加强和国家经济矛盾的激化,各国的贸易政策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至于绝大多数 发展中国家,则从来都没有完全开放市场。这说明二战后() A世界经济出现民族化倾向B全球化已阻碍经济发展 C经济全球化只是局部现象D经济趋势是区域集团化45.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 于虞 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 称为“观醣”。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 国古代 ( ) 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 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46.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 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 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 )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47.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 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这说 明董仲舒 ( ) A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 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 C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 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48.中唐时,韩愈以卫道者自居,发出尊孔孟、排异端的口号,高举复兴儒学的旗帜,以恢复 儒家思想正统的统治地位为己任。这说明当时 ( ) A三教合一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C社会深受佛道影响 D民众受到异族统治二、材料阅读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但没有提到开国会的具体年限。针对开国会这一旧问题,在1907年秋至1911年1月尤其是在1910年,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咨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期间,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呈递请愿书,吁请“皇上速降谕旨召集国会”,形成了国会请愿的热潮。规模越来越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对清廷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当权者的极大恐慌,最终请愿运动在清廷的镇压下偃旗息鼓。 据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与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的特点及其背景。(15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结果不同的原因。(10分)5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是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办于香港,当时资本为10万港元。由于缺乏技术,并受到英美烟草公司的竞争,于1908年亏损停业。1911年起,公司转亏为盈。1918年改组为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向北洋政府注册,并将企业中心由香港移至上海。公司于1919年向社会招股,资本扩大为1500万港元,简氏家族以占总股份的60%而控制企业。在此期间,公司最大的竞争者英美烟草公司曾3次企图吞并它而未果。 1927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实行有利于外商的不平等税收政策,使南洋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1937年4月,官僚资本低价收买公司股票,由宋子文任董事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总厂毁于“八一三”炮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厂恢复生产。1949年6月人民政府对公司实行监督,1951年2月实行公私合营。 材料提供了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案例,蕴含了近代化的诸多启示。请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51(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丙午(1906年)九月,厘定中央官制。清朝中央主要的机构有内阁、军机处、六部、九卿。所谓九卿,多半是无用的衙门。六部采用委员制,每部有满汉尚书各一,满汉侍郎各二,共6人主政,责任不专,遇事推读,并且自道光、咸丰以后,各省督抚权力大,六部成为审核机关,本身几乎全不举办事务丙午年的改革,将过去旧有机构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都察院改为都御史、副都御史。将职事交叉的机构予以合并,如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将工部并入商部,更名为农工商部。此外,保存了军机处,另设立11部,每部以一个尚书为最高长官这种改革虽不圆满,比旧制实在好多了。但11名尚书发表以后,汉族人只占5人,比以前六部满汉各一的比例还差了。所以,这种改苹不但未缓和汉族人的不平,反而增加了革命运动力量。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厘定中央官制的背景及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厘定中央官制的影响。(6分) 历城二中 53级高三调研检测 历史卷试题解析1.【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表述属于以偏概全,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官僚政治(无血缘关系)的内容,古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周平王去世,新上任的郑庄公”中郑庄公的行为是诸侯对周王室的挑战,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宗法观念的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2.【解析】由材料“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可知西汉初年对封国权力的制约,防范封国的权力膨胀,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封国权力的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制约封国权力而非无为而治的措施,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3.【解析】“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是君主专制的体现,故A项错误;“西汉灭亡根源”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故B项错误;“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取代西汉的结局”无法体现政局的不稳定,故C项错误;“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说明相权被大大削弱,故D项正确。【答案】D4.【解析】据材料“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上层土族,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世家大族等地方豪强掌控朝政对国家政治构成影响,而形成门阀政治的代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仅是东晋门阀政治,不能推出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故B项错误;依所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才开始以考试为标准,而非魏晋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门阀左右国家政治,而不是重视家族经济基础,故D项错误。【答案】A5.【解析】根据材料不难得知,“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这种论断很明显属于对材料信息的片面解读,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比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可知,钱穆先生在这里对察举制的实行初衷是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鼓C项正确;材料中根本没有对科举制的相关提及,鼓D项错误。【答案】C6.【解析】A项中的“审判”不符合题意,陶片放逐法属于民主监督,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出立法,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陶片放逐法是人民监督公职人员,属于民主监督,有利于维护雅典民主,故D项正确。【答案】D7.D8.【解析】“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说明光荣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表明光荣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涉及到议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构,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没有剥夺国王的行政权,故C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是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的,故D项错误。【答案】A9.B10.【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参众两院享有立法权,总统和内阁享有行政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结合所学,根据1875年宪法,内阁由总统任命,总统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总统依宪法行使自己的权力,故C项错误;同理,故D项错误。【答案】B11.【解析】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不符合题干中“台湾举人”的信息,故A项错误;“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是指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故B项正确;胶澳租借条约是将青岛租借德国99年,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中不含有割让土地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12.【解析】中华革命党创立于1914年,君主专制已被推翻,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组织涣散导致革命屡次失败,因而1914年成立的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党魁直接指派,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故B项正确;材料“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党魁直接指派,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违背民主共和思想,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党魁直接指派”不经过选举产生,可知党内缺乏民主成分,故D项错误。【答案】B13.【解析】据材料“1934年,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国共对峙,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并非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故A项错误;依所学,中共二大后中共领导工人运动失败后,意识到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民意识的提高,而不是强调苏维埃政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C项错误;据材料“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农民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可知农民从无知状态逐步具有民族民主意识,故D项正确。【答案】D14.【解析】秋收起义后,红军转战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山区,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切断武汉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占领南昌、九江向武汉中心前进”,表明了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的革命路线,故B项正确;同理,故C项错误;城市为中心的革命路线,不符合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故D项错误。【答案】B15.【解析】材料不能反映是国统区、沦陷区、还是抗日根据地,故A项错误;妇女咬伤日本士兵,表达的是一种憎恨的情绪,故B项错误;同理,这一漫画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是否为沦陷区,故D项错误。【答案】C16.【解析】根据材料“把全部政权交给立宪会议,同样是和凶恶的资产阶级妥协解散了立宪会议”,表明俄国拒绝与资产阶级妥协,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政权的建设问题,故B项错误;布尔什维克党未得到群众支持,与“3600多万人有900万人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18年”,结合所学,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之时,故D项错误。【答案】A17.【解析】“其中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不能体现与西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无法体现西方的封锁被打破,故B项错误;“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75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可见外交政策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75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无法体现“全方位”,故D项错误。【答案】C18.【解析】“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不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政治上的措施,故A项错误;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而不是美苏对抗的措施,故B项错误;经互会是苏联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故C项正确,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不是苏联对抗美国的军事措施,故D项错误。【答案】C19.【解析】春秋时代才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秦汉时期才出现完整的十二四节气,且带雨的节气名称是雨水、谷雨,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甲骨文加载的是关于雨水的情况,非内容的多样性,故B项错误;题干围绕雨而展开,且雨与农业密切相连,结合所学商周时期农业的发展情况,故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神权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20.【解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两宋之际,故A项错误;题干中“湖田、渚田、山田”等都带有很强的季节性,故B项错误;题干中“唐后期,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北方,有些水利工程的规模也很大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可知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人地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2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政府经常对某些商品买卖和日常生活品交易实行免税政策。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商业政策相对宽松,刺激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宋朝大力支持商业发展,在诸多方面给予商人很多支持。宋代的商税有两种:对经过收税点的过往商贩收取的税称“过税”,税率2%;对店铺与城镇摊贩收取的税为“住税”,税率为3%,还经常有免税行为,税率并不重。著名学者加藤繁说:“在宋代的商税政策中,应该承认有着不使威胁人民生活的精神和重农主义。”所以小摊贩的利润率较高,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也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2.【解析】A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化且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由材料“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栗”、“楚地本产米之多素为东南所仰给”可知随着江浙地区手工业的发展,使其农作物需要依赖其他地区供给,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经济结构而非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D选项表述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B23.【解析】依所学,15世纪左右,中国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领先世界,而非欧洲领先世界,故A项错误;依所学,16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B项错误;据材料“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可知利益地驱动促使西欧积极探索,故C项正确;依所学,西班牙与葡萄牙率先进行新航路开辟,故D项错误。【答案】C24.【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和工业革命的影响相关内容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工人阶级的生活仍旧非常贫困等社会问题,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是城市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的具体方面,故A项错误;故B项错误;C选项中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城市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的表述更加全面,故C项正确;材料中展现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并未体现工业革命中人们没有人生追求,并且此项叙述过于片面,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答案】C25.【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从1750年1900年世界人口总体上增加,殖民扩张伴随着战争与人口迁移,并未带来人口的迅速增长,故A项错误;医疗条件的进步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因此并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据材料“17501900”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故C项正确;城市发展促进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材料中未涉及到城市人口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26.【解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做到真正结合,故A项错误;电的发明仅仅是推动新工业的一个途径,除此之外,还有石油化工、热力学等,故B项错误;题干说明科学与技术有了紧密结合,故C项错误;题干中“电气技术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电学的发展”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并以此推动生产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27.【解析】根据材料“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1842年前后城市与农村的地位变化,故B项错误;1842年农村地位的变化,说明传统小农经济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城乡地位易位问题,不涉及城乡差距,故D项错误。【答案】A28.【解析】依所学,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有过“短暂春天”,而非长期萧条,故A项错误;据材料“民族机器纺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近代民族工业者的身份复杂,而不是强调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故B项错误;依所学,官僚、士绅、买办、商人创办民族机器,促进中国的近代化,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错误;据材料“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反映出近代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29.【解析】1959年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导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八字方针”于1960年提出,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19591961年,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B30.【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党工作重心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毛泽东阐明了党的工业经济方针: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对城乡资本主义成分既要容许其存在及发展又不能任其泛滥”可知,在这一时期我们的党依旧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存在和发展,这执行的依旧是一条新民主主义的路线,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知,在这一时期党尚允许民族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和发展且题干中根本没有对工业化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故D项错误。【答案】B31.【解析】据材料“下图为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无法在图中获取依法治国等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据上图,从1952年xx,农业比重减少,第二产业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增加,可知中国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未涉及到农村改革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材料在1978年xx期间工业结构所占的比重的47.7%降到40.5%,而非比例一直扩大,故D项错误。【答案】B32.【解析】“到宣统年间,大小城市都出现了照相馆。人们往往将照片题记与赠送结合起来,以表达与传递情感”不能体现中外文化交流,故A项错误;“人们往往将照片题记与赠送结合起来,以表达与传递情感。如胡适在美国留学时,他用照片题诗寄给未婚妻江冬秀万里远行役,轩车屡后期。传神入图画,凭汝寄相思”可以看出民众交流的方式更加丰富,故B项正确;“个人肖像照片的兴盛始于鸦片战争之后”说明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没有过去的传统,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照相的出现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变化,没有涉及经济发展的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B33.【解析】据材料“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可知通过提高关税的措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英国通过立法提高关税,而不是强调国家干预,故B项错误;据材料“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为了转嫁危机先后提高关税,货币贬值,英国为应对危机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英国通过立法提高关税,而不是强调经济危机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C34.【解析】材料的主旨是罗斯福新政,调整工业生产,故A项错误;增加工资,减少工时,属于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钢铁公司子公司的董事长被迫签订协定,承认钢铁工人组织的工会”、“都同意增加工资10,每月减少工时为40小时,加班时工资加一半”,结合所学,属于经济危机下,面对生产过剩消费不足,政府实行干预,调整工业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干预所产生的现象,故D项错误。【答案】C35.【解析】通过题干可知,科斯纳批评罗斯福新政有弊端,但是其行政效率低下的表述失当,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改变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中“将其转变成一个体系庞大、臃肿低效的机构”说明罗斯福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实行干预国家经济政策,扩大了政府的管理职能,改变了国家管理体制,故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并没有违背美国的国家利益,并且其目的还是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36.【解析】据材料“美国银行家称之为收音机拯救美国金融”得出新媒体运用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信息化时代是在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才到来,故B项错误;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故C项错误;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A37.【解析】根据材料“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说明,发展市场经济仅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过渡形态,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斯大林对新经济政策有一定的负面看法,故B项错误;目的不是限制资本主义,而是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当时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一种正确选择,故D项错误。【答案】A38.【解析】1921年,苏俄逐渐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正常,故A项错误;斯大林统治时期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故B项错误;由材料“1921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可知列宁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发展经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斯大林统治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答案】C39.【解析】A选项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庄、农场经营权而非农民的经营权,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给农庄、农场的经营自主权而非农产品流通机制,故C项错误;由材料“1955年,苏共通过的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的办法中规定:减少给农庄、农场的计划指标,生产计划由农庄、农场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可知苏联已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意在给予集体农庄一定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答案】D40.【解析】据表1可知,从19491951工农业指数增幅并不是很大,不能说明迅猛发展,故A项错误;通过表1 可知,从1949年1951年,“批发价指数”从108增加到143,可见物价增幅大,故B项错误;通过表1 可以看出,工农业没有完成预期的指标,而物价却大幅上涨,可见经济风险加大,故C项正确;材料表格中工农业指数增长缓慢,而物价快速上涨,不能体现生活水平的提高,故D项错误。【答案】C41.【解析】由材料“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可知美国自身遭遇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由材料“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可知美国自身遭遇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国经济的发展而非西欧和日本,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遭遇冲击而非世界金融秩序的稳定性,故D项错误。【答案】B42.【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但是只有各国才能取得美元美国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又会影响到美元信用”可知,如果美元信用受到影响,固定汇率制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性,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存在内部矛盾,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世界经济加速恶化,故C项错误;题干并没有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依赖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故D项错误。【答案】B43.【解析】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欧洲的共同市场开始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共同体的发展而非与美国的争夺,故B项错误;由材料“内部市场由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区域构成,在此区域内,货物、人员、劳务与资本自由流动”可知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故C项正确;欧盟成立于1992年,故D项错误。【答案】C44.【解析】由材料“各国的贸易政策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至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从来都没有完全开放市场”可知各个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自我保护,世界经济出现民族化倾向,故A项正确;B选项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中的民族化倾向而非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答案】A45.B46.B47.C48.C49.【答案】(1)特点: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主导;得到广泛支持。清末,立宪派人士主导;规模不断扩大。(7分,言之成理即可) 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议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均。(4分,言之成理即可)清未,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众对清政府抱有幻想;预备立宪的开展。(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2)原因: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政治同盟组织成立的推动;广大群众的参与;执政党的赞成。(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清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立宪派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绝大多数群众对参与请愿热情不高;清廷的镇压。(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50.示例: 启示1:民族独立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2分) 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但旧中国民族不独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严重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但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陷入萧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日美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打击,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实行公私合营,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8分) 由此可知,旧中国民族不独立,工业现代化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阻碍;新中国民族独立,工业现代化快速发展。(2分) 启示2: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2分) 说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不足、技术薄弱,制约其发展。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初期因资金不足、技术薄弱难以与英美烟草公司竞争,导致亏损停业。后来改组公司,向社会招股,扩大资本,抵制了英美烟草公司将其吞并的企图。国民政府的税收政策,官僚资本低价收买公司股票,使其处于不利地位。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公私合营,扩大了资金来源,使其快速发展。(8分) 由此可知,只有解决了资金、技术问题,工业现代化才能腾飞。(2分) 启示3:国家政策的调整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2分) 说明: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实行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向北洋政府注册,获得发展的机遇,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有利于外商的税收政策,使南洋公司处于不利地位;后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