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4516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时空坐标主要线索1十月革命后,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果失败了。苏俄随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其影响非常深远。3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二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都曾进行了改革,但他们的改革都没有冲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存在的严重问题。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正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理解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实质,探讨新经济政策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3.掌握“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认识“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起苏维埃政权。(2)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相勾结,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2目的: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3主要措施(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3)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所有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4)分配: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4评价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思维点拨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推行的特殊政策,也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尝试。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失败的。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1)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取措施,帮助农民恢复生产。(2)工业:重要工矿企业仍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租让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允许开办私人小企业。(3)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4)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4作用到192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国内政局渐趋稳定,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易混易错新经济政策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其中虽有允许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内容,但它主要是利用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发展生产力,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因领导人的更换这一政策没有延续下去。三、“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1背景(1)1922年年底,苏联成立。(2)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3)斯大林取消新经济政策。2含义从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3特征(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3)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4建立途径(1)工业化方针:1925年年底,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以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实施:从1928年起,苏联先后实施两个五年计划。结果:基本实现工业化;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农业集体化背景: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多。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实施:从1929年起,开始全盘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基本完成。结果: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5评价(1)积极: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为后来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物质保障。(2)消极:战后,苏联继续沿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严重危害。原因(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概念阐释“斯大林模式”的含义:“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社会模式,是对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理论、体制和政策的统称。其主要内涵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或固定模式。误区警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是在特定的国内外背景下制定的,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则经历了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发展道路。归纳总结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1)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既要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又要重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2)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尊重价值规律,使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不能单纯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3)要注重改善民生,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不能过分地剥夺人民利益来求得国家的发展。(4)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个人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杜绝盲目的个人崇拜。主题一新经济政策1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史料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史料解读史料说明苏俄用战时共产主义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实践失败了,开始采用新的政策。问题思考据史料分析,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提示变化: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变为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失败。中心措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特点史料一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选集史料二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全球通史史料解读史料一说明要从国家资本主义向国家调节转变,由商品交换向市场转变。史料二“后退一步”指的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为了前进一步”指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思考“再后退”指的是什么?(2)综合以上史料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提示(1)由商品交换后退到市场经济(私人买卖)。(2)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启示:制定国家政策应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应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稳定,符合民意。史论总结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特点、实质及意义(1)原因直接原因: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种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了失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了重新思考。(2)特点运行方式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有制结构: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经济理论上: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3)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意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政权。稳定了政治形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创造了条件。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题二斯大林模式1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史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史料二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史料解读史料一说明外部环境决定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史料二说明苏联通过税收、价格剪刀差等方式剥夺农民,满足工业化的条件。问题思考(1)斯大林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据史料二,谈谈你对苏联工业化政策影响的认识。提示(1)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加强国防建设。(2)材料表明苏联牺牲农业来实现工业化的政策。这种政策促进了工业发展,加快了苏联工业化进程,但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史料30年代苏联的经济体制“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史料解读史料从所有制形式和经济管理模式两方面说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问题思考据史料概括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特点。提示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史论总结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特征及教训(1)原因根本原因:苏联是小农生产占优势的国家,经济文化落后。客观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主观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认识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直接原因: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历史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2)特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体制。(3)教训生产关系的调整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作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发展轻工业,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计划和市场都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二者必须结合使用。必须防止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行政体制。2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1(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A取消了自由贸易B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C鼓励私人办企业D征收固定粮食税答案A解析本题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919年3月”及“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这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取消自由贸易及实行实物配给制有关,故选A。2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和取代,A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这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不符,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并不是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D项是对新经济政策特点的正确认识。3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A十月革命的作用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组织俄国的商业”,可以看出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经济,使俄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4苏联史专家闻一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他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自我牺牲地为苏联效劳。下列属于“社会自我牺牲”发展苏联的策略是()A新经济政策B管理权下放原则C物质利益原则 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D解析新经济政策尊重苏联全体人民利益,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管理权下放在斯大林时期没有出现,故B项错误;物质利益原则出现在列宁时期,故C项错误;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政策让苏联农民牺牲利益以促进工业化实施,故D项正确。5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它使人们产生了诸多幻想,如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当然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因为大量生产资料被用于重工业生产,轻工业品、农业产品较为短缺,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连“面包”都得抢购或是排队购买。A、B、D三项没有反映材料的内容。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比较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允许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平均主义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苏联的共产主义(1)根据材料一表格提供的信息,请你指出新经济政策最主要“新”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并对其历史影响作出简要评价。(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苏联历史上这三次经济政策的调整所获得的启示。答案(1)“新”表现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市场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评价: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3)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结合国情。解析第(1)题中前一问要抓住“允许资本家经营”“自由贸易”等信息,对比概括即可;后一问要联系所学知识归纳;第(2)题前一问应注意在经济方面对材料进行分层归纳,如“只能”“只能允许”“以区别”等;后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三次政策调整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概括;认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政策与国情的关系。基础达标1(2016桂林高一期末)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1918年11月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本题选B项。A项发生在1917年11月;C项发生在1921年;D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三项可排除。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收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答案A解析题干的核心信息是,一位士兵家里的粮食被全部抬走了。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士兵的话针对的是余粮收集制,A项正确;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排除C项;B、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项。3这是一名同学上课做的笔记,笔记的部分内容如下:这主要反映了苏联(俄)()A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的变化B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C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的变化D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答案D解析从题干可知,余粮收集制、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劳动义务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措施。正确选项为D。4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攀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发展国家资本主义C实行农业集体化D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答案B解析本题中C、D两项与列宁无关,是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措施。材料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根据所学可知,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联系材料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等信息,即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本题选B项。5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历史现象()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保障了国内战争的胜利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D直接过渡到了共产主义答案C解析新经济政策以国家掌握经济命脉为前提,部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促使苏俄经济迅速走出困境,故C项符合题意。6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C“二五”计划完成时期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答案C解析从题目所给图例中可以看出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新经济政策实施虽然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苏联远没有超越欧洲传统工业强国,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虽然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也只是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还未能超越传统工业强国,故B项错误;“二五”计划取得巨大成绩,使苏联最终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故C项正确;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后期,苏联经济几乎崩溃,故D项错误。7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这种认识是出于苏联在农村实施了()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垦荒答案C解析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牺牲了农业、农民的利益。实行余粮收集制是在苏俄时期,工业化还未起步,故A错误;实行固定粮食税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故B错误;斯大林模式下快速推进农业集体化,通过工农业剪刀差,牺牲农业,为苏联的工业化积累资金,故C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8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工业化积累资金B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其目的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换取工业的快速发展。9苏联工程师在接到经斯大林审批后的早年莫斯科地铁修筑方案时,发现图纸上不仅有斯大林的签字,还多了一个圆形的茶杯印,于是莫斯科地铁就多了一条环形线。这则苏联笑话最能说明的是()A斯大林亲自过问民生问题B工程师没有主见C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苏联改善交通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体现了斯大林在苏联具有绝对的权威,这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体现。A、B、D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10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从“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等可知,苏联重视工业化,忽视与民生有关的行业,因此B项正确。能力提升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答案A解析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失去人民的支持。故选A项。12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私人商店”说明当时实行自由贸易,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显然这是竞争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新经济政策是如何产生的,故排除D项。1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A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B得到“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援助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D鼓励外国资本家租借经营工业企业答案C解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恰逢西方国家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苏联利用西方国家资源过剩的机会,从美国进口相关设备,推动本国工业化建设,故C项正确。14“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答案B解析20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处于斯大林体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故B项正确。此时,苏联的制度并未发生变革,故A项错误。冷战格局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相互对峙,科技交流受到很大影响,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与科研方向无关,故D项错误。1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可以看出材料肯定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他选项太绝对。16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都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的态度转变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效果如何?(3)有学者认为,政府执政理念一般分为“执政为民”和“执政为国”两类。从美苏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举措看,两国执政理念分别属于哪一类?并说明理由。答案(1)原因:一方面严重的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另一方面苏联实行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基本上实现工业化。(2)措施: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效果: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缓和了社会矛盾。(3)美国:“执政为民”;苏联:“执政为国”。理由:美国罗斯福新政关注民生;苏联斯大林模式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强大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