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11432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 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排列顺序正确是a、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b、实验和观察 c、解释及结论 d、预测物质的性质A. bacd B. abcd C. adbc D. dabc【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及结论,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2.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 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 金属钠可从氯化铁溶液中将铁置换出来C. Na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硬度大,熔点高D. 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 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发出黄色的火焰,A错误;B. 钠是很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金属钠不能从氯化铁溶液中将铁置换出来,B错误;C. Na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硬度很小,熔点也不高,C错误;D. 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答案选D。【点睛】选项B是易错点,注意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般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所以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氯气是黄绿色的,氯离子是无色的B.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C.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 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是Ca(ClO)2见光易分解【答案】D【解析】【详解】A. 氯气是黄绿色的,氯离子是无色的,A正确;B.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B正确;C. 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还具有漂白性,所以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正确;D. 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是Ca(ClO)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D错误。答案选D。4.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实现的是A(HCl)B(Cl2)C(Ca(ClO)2)D(HClO)E(CO2)A. BA B. BC C. CD D. DE【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与氢气直接化合生成氯化氢,A不符合;B、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水,B不符合;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即可生成次氯酸,C不符合;D、次氯酸的酸性小于碳酸,次氯酸不能制备二氧化碳,D符合。答案选D。5.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氯气可使湿润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 氯气没有漂白性,但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C. 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D. 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答案】B【解析】【详解】A、因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则氯气可使湿润的红布条褪色,真正起作用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故A错误;B、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氯气虽然没有漂白性,但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C、在加热或点燃的情况下氯气可与大部分金属发生反应,与极不活泼金属不反应,故C错误;D、闻氯气时,不能直接放在鼻孔下直接闻,应该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来闻气体的气味,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明确氯气与水、金属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点是氯气没有漂白性,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6.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 n/1mol1 B. 9n mol1 C. 2n mol1 D. n mol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g水的物质的量=1/18mol,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18 mol2=1/9mol,由N=nNA可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 n1/99nmol-1。答案选B。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7.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 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 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D. 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答案】A【解析】32 g O2的物质的量是1 mol,1 mol O2含有2 mol氧原子,氧原子的数目为2NA,A项错误;每摩水中含有3 mol的原子,0.5 mol水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B项正确;1 mol H2O中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C项正确;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D项正确。8.1.2mol Cl2与元素A单质完全反应生成0.80mol AClx,则x值为A. 1 B. 2 C. 3 D. 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守恒:,x=3,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守恒。9.配制0.1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 称量时,左盘低,右盘高 B. 定容时仰视读取刻度C. 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D. 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具体操作对n、V的影响,根据c=n/V分析不当操作对溶液浓度的影响。【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天平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称量时,左盘低,右盘高,药品实际质量偏大,n偏大,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A符合;B、定容时仰视读取刻度,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符合;C、配制最后需加水定容,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C不符合;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答案选A。10.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铁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取FeCl2B. 容量瓶可用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但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C. 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浓硫酸,再加水稀释D. 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直接放在托盘上的纸上【答案】B【解析】【详解】A、铁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A错误;B、容量瓶用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但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B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密度大于水,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水,再加浓硫酸稀释,否则以引起液体飞溅,C错误;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具有强腐蚀性,应在烧杯中称量,D错误;答案选B。11.固体A 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C、D: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的H2的15倍,则固体A的摩尔质量是 ( )A. 30g mol1 B. 60g mol1 C. 90g mol1 D. 120g mol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令A的物质的量为2mol,由方程式2A=B+2C+3D,可知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mol + 2mol + 3mol = 6mol,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则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2g/mol15=30g/mol,混合气体总质量=6mol30g/mol=180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等于混合气体总质量,故A的摩尔质量=90g/mol,故选C。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B. 1molH2SO4的质量为98g.mol-1C.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他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 CO2的摩尔质量是H2的摩尔质量的22倍【答案】D【解析】A、不正确,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B、不正确,1molH2SO4的质量为98gC、不正确,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当单位为g/mol,数值上都等于他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正确。13.A、B、C是由H、O、Na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分别由上述元素组成。上述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反应关系:完成下列空白:(1)B的分子式_。(2)写出甲+BC+丙的化学方程式_。(3)用脱脂棉花包住约0.2g A的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花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A和H2O反应的结论是_(填代号)。a.反应放热 b.棉花在空气中可以自燃 c.有O2生成 d.A在空气中可以自燃写出A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H2O (2). 2Na+2H2O=2NaOH+H2 (3). a、c (4). 2Na2O2+2H2O=4NaOH+O2【解析】【分析】甲点燃生成A,A、甲均与B反应生成C,所以甲是钠,A是过氧化钠,B是水,C是氢氧化钠,丙是氢气,乙是氧气,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是钠,乙是氧气,丙是氢气,A是过氧化钠,B是水,C是氢氧化钠,则。(1)B是水,分子式是H2O。(2)甲+BC+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3)a.脂棉花剧烈燃烧起来,说明反应放热,a正确;b.棉花在空气中不可以自燃,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即有O2生成,c正确;d.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不可以自燃,d错误;答案选ac。过氧化钠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14.回答下列与氯气有关的问题。(1)氯气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是因为含有(写化学式)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标准状况下,a L氢气在过量的b L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3.00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上述过程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除HClNaOHNaClH2O外,还有_,_。氯气的体积b=_。(3)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_。A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黄色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答案】 (1). HClO (2). Cl2H2OHClHClO (3). H2+Cl22HCl (4). Cl22NaOHNaClNaClOH2O (5). 3.36L (6). AB【解析】【详解】(1)氯气溶于水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因此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2)标准状况下,a L氢气在过量的b L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中氯气过量,所得混合物用100mL3.00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上述过程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除HClNaOHNaClH2O外,还有H2+Cl22HCl,Cl22NaOHNaClNaClOH2O。氢氧化钠是0.3mol,根据钠原子和氯原子守恒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3mol20.15mol,在标况下的体积是0.15mol22.4L/mol3.36L,即氯气的体积b3.36L。(3)A钠在氯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A错误;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固体CuCl2,B错误;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产生棕色的烟,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黄色,C正确;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因此有大量白雾,D正确。答案选AB。【点睛】(4)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15.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 。【答案】 (1). m/M mol (2). 2mNA/M (3). 22.4m/M L【解析】【详解】(1)现有mg某气体,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M mol;(2)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则该气体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2m/M mol,因此原子总数为2mNA/M;(3)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22.4L/mol,则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M L。16.用20g烧碱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含溶质_g。若将这1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答案】 (1). 1 (2). 1 (3). 0.04 (4). 0.01【解析】【详解】用20g烧碱配制成500m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是20g40g/mol0.5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0.5L=1.0mol/L;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从中取出1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含溶质的质量是0.001L1mol/L40g/mol=0.04g。若将这1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00=0.01mol/L。17.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0.2 molL1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玻璃棒 烧瓶 烧杯 胶头滴管 量筒 容量瓶 托盘天平 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_(填代号)。(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_mL。(3)将浓H2SO4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500mL的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_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 cm2 cm处。改用_加蒸馏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凹面正好跟刻度线相平。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_(填代号)。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答案】 (1). (2). 5.4 (3). 玻璃棒 (4). 胶头滴管 (5). (6). 【解析】【详解】(1)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不需要的是烧瓶、托盘天平和钥匙,故答案为;(2)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1.8498%)/98 mol/L=18.4mol/L,设配制500mL、0.2molL-1的稀硫酸的体积为V,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V18.4mol/L=500mL0.2molL-1,解V5.4mL;(3)配制500mL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移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洒出;移液后应清洗烧杯23次,防止溶质损耗;定容时首先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直到凹液面最低处正好跟刻度线相平。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4)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溶质n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冷却后,溶液的体积V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顺序不能颠倒,用烧杯不能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浓度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吸出的溶液中含有溶质,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体积没有影响,不影响配制结果;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标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因此错误的是,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注意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方法,侧重于考查学生严谨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易错点是误差分析,注意误差分析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