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3767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第12题。1.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与之有关的主要是()A.B.C.D.2.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A.B.C.D.解析 图中表示太阳辐射,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表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表示大气辐射,表示地面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表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第1题,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所以太阳辐射强,与图示中所示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有关。第2题,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是因为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与图中的有关。答案 1.A2.D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该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第34题。3.该地晴天的中午吹东南风的地点是()A.B.C.D.4.夏季的白天午后,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解析 第3题,晴朗的正午,陆地升温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池塘升温慢,温度低,形成高压。空气由池塘吹向四周,地位于高压的西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池塘指向,受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影响,形成东南风。第4题,夏季的白天午后,陆地升温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线向下弯曲;池塘升温慢,温度低,形成高压,等压线向上弯曲。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即风由池塘吹向陆地。答案 3.C4.C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完成第56题。5.对于图中的气压、气温说法正确的是()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减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甲地的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A.B.C.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图出现的时间是夜晚此图出现的时间是白天此时吹山风此时吹谷风A.B.C.D.解析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因而气压数值越低,气温也越低;图中等压线、等温线数值自下往上递减。第6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等温线弯曲状况,确定同一高度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气压,风从甲吹向乙,此山谷吹谷风,应为白天。答案 5.A6.B读世界部分区域某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完成第78题。7.图示月份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8.a地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 第7题,由图示等压线数值变化可知,澳大利亚处在低气压控制下,印度洋处在高气压控制下,是南半球的夏季。第8题,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的,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吹西南风。答案 7.A8.D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第910题。9.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0.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可知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中心,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中心,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偏后就是实际风向,为西北风。第10题,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南移。答案 9.C10.B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甲),完成第1112题。11.控制下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温和多雨D.寒冷干燥12.图乙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是受图甲中控制形成的。()A.B.C.D.解析 第11题,分别为北半球的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所以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又因纬度低,故形成的气候特点为高温多雨。第12题,图中最低气温在0 以上,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为年雨型,综合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是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控制。答案 11.A12.D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13.图中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A.B.C.D.14.图示气压分布状况时正值北半球的()A.春季B.冬季C.夏季D.秋季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的分布可知,图中的位于亚欧大陆,结合地的气流可知此时为高压中心,此时的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答案 13.A14.B读美国部分城市分布图,完成第1516题。15.库比蒂诺附近地区的瓜果较甜,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冬季多晴天,光照充足B.全年高温,促进葡萄成熟C.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D.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16.与图中西雅图的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是()答案 15.C16.D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某年4月17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1718题。17.4月172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及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是()A.暖锋,绵绵细雨天气B.冷锋,大风沙尘天气C.气旋,大雾天气D.反气旋,冻雨天气18.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A.农牧业设施受到了损坏B.附近山区易出现泥石流C.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D.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解析 第17题,根据图中气温和气压曲线的数值变化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故应该是冷锋过境。该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4月份气温回升,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松散,快行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尘天气。第18题,由上题可知,此次天气过程为冷锋引起的大风沙尘天气,可能导致农牧业设施受到损坏,A项对。西北地区降水少,附近山区不易出现泥石流,B项错。大风沙尘天气导致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变差,C项错。大风天气加快了蒸发,加重了绿洲农业供水紧张,D项错。答案 17.B18.A某日,小程在微信群聊“只有歌声能表达”上看到各位安徽宣城好友当天发的微信:甲:我的黑夜比白天多乙:北风那个吹丙:坐看青竹变琼枝据此完成第1920题。19.该日,下列诗句最符合宣城季节特征的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该日,宣城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造成的()解析 第19题,“黑夜比白天多”,说明昼短夜长;“北风那个吹”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盛行偏北风;“坐看青竹变琼枝”是雪盖住了青竹而呈现白色,是冬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春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夏季;“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描写秋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描写冬季下雪。故选D项。第20题,冬季我国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多冷锋天气。故选C项。答案 19.D20.C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第2122题。21.若图中出现锋面天气系统,则锋面出现的位置及锋面的类型是()A.冷锋B.暖锋C.冷锋D.冷锋22.有关图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内蒙古地区一定出现沙尘暴天气B.天津将可能出现降温和阴雨天气C. M点的气压值为995百帕D. 处风力较处小解析 第21题,低压槽处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锋面,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在处形成冷锋。第22题,处冷锋将向偏东方向移动,受其影响天津可能出现降温和阴雨天气。答案 21.C22.B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据此完成第2325题。23.图示信息显示我国()A.温暖期旱涝灾害次数相对较多B.温暖期米价指数相对较高C.历史时期温暖期长于寒冷期D.米价与旱涝次数变化趋势一致24.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源消耗减少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减小25.为了应对全球变暖,xx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 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 之内,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解析 第23题,图示信息显示,我国温暖期与旱涝灾害次数没有明显相关性;温暖期米价指数相对较低;历史时期温暖期短于寒冷期;米价与旱涝次数变化趋势一致,灾害年份,粮食减产,米价上涨。第24题,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是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全球变暖,高纬度地区取暖能源消耗减少;有些地区气候变干,动植物数量可能减少;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南移,即向较高纬度移,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增大。第25题,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 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 之内,要实现这一目标,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植树造林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缓解升温;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全面限制工业发展不合实际;提高煤炭消费比重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答案 23.D24.C25.C二、综合题(共50分)26.(10分)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北京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材料二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形状,在市中心气温高,然后向两侧呈波浪式降低。第(2)题,市中心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左侧的环流呈逆时针,右侧呈顺时针。第(3)题,分析屋顶绿化对气温的影响,应从绿地增温慢、吸收二氧化碳、蒸腾作用三个方面分析。第(4)题,如果搬迁到乙处,则钢铁厂的污染物依然会进入城内,造成污染,因此不合理。答案 (1)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2)略。(3)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较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4)不合理。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范围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回城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27.(1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其形成原因主要与有关。(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4)当地草木枯黄时,地的气候特征为。(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解析 第(1)(2)题,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地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候。所以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地。第(3)题,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只有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第(4)题,当地草木枯黄时,为当地冬季,对应北半球夏季,东亚季风区此时高温多雨。第(5)题,1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要南移。答案 (1)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3)地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4)高温多雨(5)如图,要求一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28.(10分)下图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表示亚洲夏季的是(填“甲”或“乙”)图。(2)读图,完成下表。图甲图乙气压亚欧大陆是高压太平洋是压A地风向东南风(3)分析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 第(1)题,夏季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第(2)题,冬季东亚盛行西北季风。第(3)题,东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答案 (1)乙(2)图甲图乙气压亚欧大陆是高压太平洋是高压A地风向西北风东南风(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9.(12分)下图为某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四城市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2)图中AB天气系统是,请把该天气系统的剖面图画出来。(3)AB天气系统在季对我国影响最大,它给我国带来天气。(4)图中D天气系统习惯上被称为。把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方向画在下图中。(5)D天气系统对我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解析 第(1)题,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由图示等压线及锋面气旋的分布可判断:石家庄位于冷锋前,哈尔滨位于暖锋后,扬州位于暖锋前,长沙位于冷锋后。第(2)题,AB为冷锋,画图时注意气流运动方向、冷暖气团位置、云系及雨区等。第(3)题,冷锋在冬季往往带来大风、降温等灾害性的寒潮天气。第(4)题,D位于海洋之上,气压很低,往往形成台风;画图时注意气压、气流的分布等。第(5)题,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会对我国造成巨大威胁。答案 (1)扬州、长沙(2)冷锋见下图(3)冬大风、降温等灾害性的寒潮(4)台风见下图(5)狂风、暴雨、风暴潮等会对我国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30.(xx湖南长沙月考)(8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1)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析 第(1)题,大气中的CO2能吸收来自地面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第(2)题,控制全球变暖,人们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吸收量。答案 (1)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导致气温上升。(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人类保护大气的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植树种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