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3684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考试时间:xx 年 11 月 13 日上午 10:0011:30试卷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Fe-56K-39Cl-35.5 Mn-55 Ag-108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 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 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B沼气是可再生能源,电能是二次能源C燃煤中加入 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Na 与 H2O 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常温能自发进行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H)偏大的是()A用量筒量取氢氧化钠体积时仰视读数 B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硝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D用 1g NaOH 固体代替 50mL 0.55mol/L 的 NaOH 溶液进行实验3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氨气的产率增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氨气的产率增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氨气的产率增大 D加入催化剂,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氨气的产率增大4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8.0 g 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 106.021023 个B一定条件下,46.0 g 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约为 6.021023 个C已知:CO(g) + 2H2(g)CH3OH(g)H91 kJmol1 ,一定条件下若加入 6.021023个 CO 和 26.021023 个 H2,则放出 91kJ 的热量D1.0L 1.0molL1CH3COOH 溶液中,CH3COOH 分子数约为 6.021023 个5 在 容 积 相 同 的 五 个 不 同 容 器 中 , 分 别 充 入 等 量 的 N2 和 H2 在 不 同 温 度 下 发 生 反 应 N2(g)+3H2(g) 2NH3(g),且分别在 t 秒时测定其中 NH3 的体积分数 x(NH3)如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A、B、C、D、E 五点中 D 点是未达平衡点B该反应逆向为H0 的反应CA、B、C、D、E 五点中 N2 转化率最大的是 C 点DA、D 两点的反应速率相等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盛有 4mL 0.01mol/L 的 KMnO4 酸性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2mL 0.1mol/LH2C2O4 溶液,溶液 褪色速率,先慢后快,溶液最终几乎为无色,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B相同条件下,向甲、乙两支试管均加入 5mL 0.1mol/LNa2S2O3 溶液,再向甲中加 5mL0.15mol/L H2SO4 溶液和 5mLH2O,乙中加入 10mL0.1mol/LH2SO4 溶液,则甲比乙先出现浑浊C向 1mL1mol/LKI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 1mL2mol/LH2SO4 溶液, 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主要原因是 H2SO4 氧化了 ID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2mL 5%H2O2 溶液,再向其中分别加入 1mL0.1mol/LFeCl3 溶液和 1mL0.1mol/LCuCl2 溶液,加入 FeCl3 溶液的 H2O2 分解速率更快,主要原因是 FeCl3 使反应 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程度更大7如图是关于反应 A2(g)+B2(g)2C(g)+D(g)H0 的平衡移动 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温度、压强不变,充入一定量的 A2(g) B压强不变,降低温度 C压强、温度不变,充入一定量与之不反应的惰性气体 D升高温度、同时加压8联氨(N2H4) 与过氧化氢能够反应产生无污染的产物,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下列各物质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N2H4(g)+O2(g)=N2(g)+2H2O(g)H1=533.23 kJmol1H2O(g)H2O (l)H244 kJmol1 2H2O2(l)2H2O(l)+ O2(g)H3196.4 kJmol1则联氨与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N2H4(g)+2H2O2(l)= N2(g)+4H2O(l)H817.63 kJmol1 BN2H4(g)+2H2O2(l)= N2(g)+4H2O(g) H641.63 kJmol1 CN2H4(g)+2H2O2(l)= N2(g)+4H2O(l)H641.63 kJmol1DN H (g)+2H O (l)= N (g)+4H O(g) H817.63 kJmol12 42 2229一定温度下,1molN2 和 3molH2 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 下 H2 的 5 倍,则 NH3 的产率为()A10%B30%C50%D70%10在某温度下,将4mol A和6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B(g)C(g)+ d D(g),15 min后达到平衡。若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8倍,达到平衡后,测得 B的转化率不变,且已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则该平衡状态下A的转化率为() A60%B40%C24%D45%11在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A(g)+yB(g)zC(g)。图甲表示 200 时容器中 A、B、 C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随起始 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14在一定条件下 2A(g)+2B(g)C(g)+2D(g)。该反应速率正k 正cn(A)cm(B) (k 正是该化学反 应的正反应速率常数)。在某温度下,测得正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c(A)/(molL1) 0.10.20.1c(B)/(molL1) 0.20.20.4正/(molL-1min1) 0.0040.0160.008实验 1实验 2实验 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在该反应中,A、B 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为 21 B上述表达式中,n=2,m=2A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C上述表达式中,k 正=2.0 molL min221(B)=0.02 molL1min1B2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5C当温度由 200 降到 100 时,原平衡一定被破坏, 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 速率D由图知该反应 xA(g)+yB(g)zC(g)的H ”或“ ”或“ ”、“”或“=”)。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H3OH 的质量不变bCO、H2、CH3OH 分子数之比为 1:2:1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d逆(CO)=2正(H2)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2)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 VL 的容器中充入 a molCO 与 2a 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 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 a molCO 与 2a 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及时分离出 CH3OH 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 H2 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e压缩容器的体积21磷能形成多种含氧酸。(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向 10mL H3PO2 溶液中加入 20mL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所得溶液中只有 H2PO2、OH两种阴离子。写出 H3PO2 溶液与足量 NaOH 反应后生成的正盐的化学式。常温下,K(H3PO2)=1102,0.1molL1 的 H3PO2 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 一定变小的是。(填序号)Ac(H+)Bc(H3PO2) / c(H+)Cc(H+)c(OH)D c(OH)/ c(H+)(2)亚磷酸(H3PO3)是二元中强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作检测汞、金、银、铅、碘酸等分析 试剂。已知亚磷酸的电离常数:K1=1.6102、K2=2.6107,醋酸的电离常数 K=1.8105,则亚磷酸 溶液与足量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亚磷酸能使碘水褪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磷酸(H3PO4)是一种三元中强酸,主要用于制备磷酸盐、肥料等。其电离常数:K1=7.5103、K2=6.2108、K3=4.41013相同温度下,c(H)相同的上述三种磷元素的含氧酸,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用酸的分子式表示)0.1 mol/LH3PO4 溶液与足量 0.1 mol/L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molH2O(l)放出的热量 为。A=57.3kJB57.3kJD无法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