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340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I)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条形码填涂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按照题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给监考教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酒文化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酒本身,更多的是因酒而生发种种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与“情”,显示出东方传统文化的一道异彩。在酒文化的“礼”与“情”中,杯作为一种饮酒器,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过,古代的酒杯名称很多,造型各异。最初,通称为“爵”,后常称为“觞”,再后“觞杯”同称,到了唐宋,则将饮酒器多称为“杯”了。酒文化中的“礼”,往往表现在祭祀和宴饮,这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最为突出。商周两代,青铜制作的饮酒器属于礼器,有爵、觚、觯、角等,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还有严格的尊卑区分。如在宗庙举行祭祀,由于祭祀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持的饮酒器也不一样,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也。在饮时,重视仪礼,要等主人先饮,客人才能动杯;主人喝干了,客人才能干杯。所谓“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公卒爵,然后饮”,礼也。在进食之礼中,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礼记曲礼要求“酒浆处右”。如果桌上有酒又有浆,则酒在左,把饮酒器(或觞或杯)放在左边。管子弟子职称:弟子事师,饮时进食,陈膳毋悖,其中也有“左酒右浆”的规定。 古人分食,一人一份,所以陈膳能够定下常规。现在已不讲究这一套,但在宴席上,杯筷盘碟仍需摆置有序;客人动杯总在主人敬酒之后;而主人敬酒,每每先干一杯,这些,还能看出千年酒文化的遗风。 在汉字里,有些字是特用于祭祀和宴饮时某种行为和动作的,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很有意思。例如古人把斟酒叫做“寿”;满杯以后,持杯一饮而尽,叫做“釂”。这些特指的字义,现已生疏,却每见于古籍。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侯娶燕王女为夫人,设宴,“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已,魏其侯为寿”。寿,即上酒。这是席间,主人(武安侯)和宾客(魏其侯)先后为大家斟酒入杯。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解姐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釂,尽爵也。这是记郭解姐姐的儿子仗着舅舅势力,强迫人家喝干杯中酒。如今,斟酒已不用“寿”,偶言“上”,犹有古意;釂改称“干”、“干杯”了。酒文化中的“情”,也多借杯烘托,如欢杯、酣杯、残杯等,并且在诗词之中最为丰富。中国酒文化中“情”的表达,应该说,文人笔下借杯流露得最为透彻,尤其是所反映的闲情和苦意,其逸致凄楚,尽在杯中。恐怕只有通过诗词的诵吟,才能领会到诗人的意境。 闲情之时,握杯享受,自有一番乐趣。这中间,不需渲染,才显逸致自然。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句“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一觞虽自进,杯尽壶自倾”;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不缠琐事,不涉流俗,确是凸显了闲情。不过,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同是一个“杯”字,似更胜一筹,诗句中更见闲趣,耐人寻味:“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句平淡,却透着一股深情。残杯,指尚余剩酒的杯子。这剩酒或为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用一“残”字,多有伤感之情,几乎成为命运多舛、坎坷人生的倾诉。诗词中的残杯,也往往生动地体现出当时凄楚的情景。酒文化中的“情”,多半在残杯中感人至深。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悲剧诗人,他曾在长安困守10年,其间写下多篇求人援引的诗篇。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直抒胸臆,把误身受辱的遭遇和创伤写得极其悲慨,却又无可奈何。其中两韵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只杯,与白居易雪夜邀饮的杯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苏东坡、李清照等人写到残杯,有窘况,有怀念,却不像杜甫那样实实在在,使人难堪,而情感的起伏,则比杜甫深沉得多。这又是酒文化中另一种回荡人心的“情”,杯成了当时情景的见证,凄之,惨之,怜之,惜之,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1下列各项中,对中国酒文化中“杯”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饮酒器,杯在由酒生发出的日常生活的种种“情”与“礼”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与我国的酒相结合,使我国的酒文化举世闻名。B杯在文人笔下反映出来的闲情和苦意成为中国酒文化中“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杯”在众多场合里被频繁使用,成为了酒文化中的重要情感寄托。C自古至今,酒杯在我国有爵、觚、觯、角、觞、杯等多种不同的称呼,它们造型各异,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D残杯指盛宴弃余或为独饮罢酌之后存留剩酒的杯子,这种杯往往体现出当时的凄楚情景,倾诉着人生命运的坎坷崎岖,其情往住感人至深。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酒文化中的礼,常表现在祭祀和宴饮中,先秦时地位尊贵的祭祀者使觯,地位卑微的祭祀人员用角;而贵贱长少饮洒有先后之分,都是“礼”的体现。B陶潜“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以及白居易的问刘十九都是闲情时握杯的享受,它们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情趣各异。C史记武安侯列传记“武安起为寿”中的“寿”是指斟酒祝福,而汉书游侠郭解传记载的“使之釂”中的“釂”则是指满杯以后持杯一饮而尽。D古人有一人一份的分食传统,在进食时要求荤素菜肴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 管子弟子职中有弟子事师、饮时进食、陈膳毋悖的说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文化中的“礼“主要表现在古代祭祀和宴饮之中,其中讲究酒器有别、饮酒先后有序、酒食摆置有序,今天一些宴席上我们还能看到酒文化的某些遗风。B有些汉字特用于祭祀或宴饮时的行为动作,既表示礼,又形成仪,如“上”“寿”“釂”等字,“釂”字,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干”与“干杯”。C苏轼和李清照等人写到的残杯是当时情景的见证,令人为之凄惨,为之怜惜,同样成为了我国酒文化另一种回荡人心的深沉情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D杜甫用“残杯”写出了困守长安10年期间追随权贵而误身受辱的遭遇,将实实在在的难堪与伤痛写得极其悲慨,情感的起伏比历代诗人都要深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治为诸邑最,郡以政绩闻。擢知常州。时水潦为灾,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活者甚众。檄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 除太府少卿。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二三年后阡陌成,仿营田,官私各收其半。”从之。除户部侍郎。时盐课大亏,衡奏:“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仍命措置官三人。丁母忧。起复,除枢密都承旨。奏马政之弊,宜命统制一员各领马若干匹,岁终计其数为殿最。李垕应贤良方正对策,近讦直,入第四等,衡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显容谏之盛。”乃赐垕制科出身。有言江、淮兵籍伪滥,诏衡按视,赐以袍带、鞍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称得治兵之要。讫事赴阙,上御便殿阅武士,召衡预观,赐酒,洒宸翰赐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上锐意恢复,凡将帅、器械、山川、防守悉经思虑,奏对毕,从容赐坐,讲论机密,或不时召对。上选使求河南,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已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即日罢相。年六十有二薨。(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注:常平:常平仓。亭户:古代的盐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火之起伏 司:观察。B时盐课大亏 课:赋税。C盐之委积以时收之委:聚积。D讫事赴阙 讫:完毕。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已/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B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已/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C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已/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D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已/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衡关心百姓疾苦。在任于潜县令时,贫弱户苦于重复纳税,他把民户定为九等,把五等以下应交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使贫民得到解脱;在常州任上,他积极应灾救民。B叶衡深得皇上赏识。皇上驾临偏殿检阅武士时,特意让叶衡参与观礼,赐给他酒,并亲自写字赐给他;皇上考虑军机大事时,也常常召见他参与研讨。C叶衡能够唯才是举。李孟坚在代理无锡县令时,有很好的为政声誉,叶衡就向皇上举荐;李垕在应贤良方正对策时亢直敢言,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D叶衡富有治军之才。他在任枢密都承旨时,有人反映江、淮一带士兵名籍造假现象泛滥,皇上下诏让叶衡考察巡视,并且命令叶衡处理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要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5分) (2)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89题。从 军 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渔 家 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从军行和渔家傲在题材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5分)9.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反抗精神、斗争意志,极端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 (2)虞美人中表现诗人苦大愁深,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诗句是 “ , ”。 (3)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语句是 “ ,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菊 痴凌鼎年菊花种类繁多,黄白红紫,不胜枚举。唯绿色菊花极为少见,而绿色品种中,“绿荷”花朵最大,绿意最浓,一向被认为是菊之上上品。大凡名贵品种都娇气,“绿荷”也是这样,极难培植;只有少数大公园才有这种品种,其珍贵显而易见。私人有“绿荷”品种的更不多见,但老菊头有。说起老菊头这个人,可算一怪他一辈子单身独居,仿宋代名士林逋“梅妻鹤子”,自谓“菊妻菊子”,爱菊爱到如醉如痴的地步。他家屋里屋外全是菊,什么“帅旗”“墨十八”“绿刺”“绿水长流”“枫叶芦花”“凤凰转翅”“贵妃出浴”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菊展。上百品种中,老菊头最珍爱的自然是“绿荷”。也真有他的,那盆绿荷被他养得高不盈尺,枝不过三,棵壮叶大,底叶不焦,每枝一花,同时竞放;花绿如翡翠,花大似芙蓉。远观,绿溢盆沿,花叶难辨;细瞧,苍翠欲滴,绿意可掬。此花乃老菊头命根子也。 据传闻,此绿荷品种出自清廷御花园,所以老菊头一向以拥有御菊亲本、正宗绿荷而自傲。他脑子里只有菊花,别的一概不管不顾。他每见报上登有菊展消息,必自费前往。一到菊展,必先寻觅有无绿荷品种展出。若有,他必赏看再三,临走必甩一句:“非正宗绿荷!”言语间,洋洋得意之情难抑。回家后对那棵绿荷愈发爱护。 老菊头虽爱菊,但最烦别人要他参加什么花卉协会,似乎一入会,绿荷名菊就难保了。 老菊头为了保存这棵正宗绿荷,可谓煞费苦心。这绿荷品种他每年只种一盆,绝不多种。他年年插枝,成活后选取一棵最壮实的保留,其余的连同老根一起毁掉,以免正宗不正。 老菊头的这盆绿荷犹如邮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使得许多菊花爱好者垂涎欲滴,好多人千方百计想得到它,但任你软的硬的,一概碰钉子。多少年来,他家的菊花只准看不准要。谁若不识相,开口向他要一盆,或想动脑筋分个根,剪一枝什么的,那他必不给你好脸色看,随你是什么人,一律如此。秋天的时候,老菊头的侄女带着一英俊潇洒的青年来看望他。老菊头向来把侄女当亲女儿待的,见侄女有如此一表人才的男友,自然欣慰万分,于是不免多看了几眼。这一多看,老菊头发现这青年很面熟,想了很久,他终于记起来了,这青年就是曾劝他加入县花卉协会最起劲的那位,对了,好像他还是公园的什么技术员。想到此,老菊头立即警觉起来,连神经末梢也像长了眼睛似的,防贼似的注意起了这青年的一举一动。 好啊,耍手段耍到我侄女身上来了。看来和我侄女谈朋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了这想法后,老菊头对侄女也有了三分戒心。有天半夜,老菊头被风雨声惊醒,他放心不下那盆绿荷,披衣到天井里把绿荷搬进屋,不料地湿,脚下一滑跌了一跤。老菊头怕摔坏绿荷,倒地时为了护住绿荷,自己跌得很重,痛得爬都爬不起来。过后一检查,是尾骨骨折,需卧床静养。 于是,照顾老菊头、照看菊花的责任,自然落到了他侄女身上。老菊头对侄女的热心生出了几分怀疑,他怕有意外,索性叫侄女把绿荷搬到他床前。慢慢地,这盆绿荷不如先前精神了。 第二年春上,绿荷虽然长出了几个新芽,但嫩嫩的、弱弱的。侄女几次提出搬到天井里晒晒阳光,老菊头终因放心不下,坚持不肯。后来,眼看这盆绿荷快要活不成了,老菊头才无可奈何地同意搬到天井里。可刚搬出去,他就本能地感觉到侄女的男友也在天井里,急得大叫搬进来,慌慌地细数着那仅有的几个芽,看缺了没有。终于,绿荷一缕芳魂去矣。老菊头倾注一生心血养护的所谓御菊亲本、正宗绿荷就此绝种。(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两段由一般菊花写到不同凡响的“绿荷”,突出了“绿荷”的珍贵,而后由菊点出主人公老菊头,这是一种由物及人的写法。B菊花历来是高洁、孤傲、坚强的象征,老菊头一生爱菊,把菊当作自己的亲人,爱得如醉如痴,表现了老菊头洁身自好、孤高傲世的品格。C老菊头之所以特别偏爱“绿荷”,不仅因为它极为少见,是菊中的上上品,也因为它极难培植,更因为它出自宫廷、属于正宗。D老菊头侄女的男友当初劝老菊头加入花卉协会的目的是想得到“绿荷”,但没有成功,后通过老菊头侄女来到老菊头家中,但其用心立马就被老菊头看穿了。E这篇小说的内容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从几个方面概述老菊头对菊花的痴爱;后一部分则通过故事情节刻画老菊头人物形象。 (2)名贵菊花“绿荷”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主人公老菊头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最后写老菊头“倾注一生心血养护”的“绿荷”死亡,这个结尾能引发你哪些思考?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1)191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的胡秋原,15岁时考入国立武昌大学学习理工,后因加入共青团,主编武汉评论,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屠杀共产党人而遭受白色恐怖的追捕。(2)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战,被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以及东南日报和香港时报总主笔,并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祖国民主政治文化及评论等刊物,宣传全民族抗战。(3)1948年,胡秋原当选为国民党政府首届立法委员,1950年去台后仍任立法委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教授,独立主办中华杂志。胡秋原一生著作等身,达100余种3000余万字。他一生都在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4)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胡秋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他曾说,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大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两岸必须统一在一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他特别强调: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5)1988年4月,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主席。9月12日,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长女胡采禾及“统一联盟”代表,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是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6)到达北京的当日,胡秋原就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的亲切接见。胡秋原充满激情地说:“20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地结束这个不幸。于是,我不管三不不三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7)之后,胡秋原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演讲,面对数千名师生,他慷慨激昂地说:“祖国大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强;台湾的经济建设,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如果我们中国能够统一,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话音刚落,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8)他穿梭于大陆各地参观、访问,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刮起了一股“胡秋原旋风”,也惹恼了李登辉。1988年9月21日,也就是胡秋原与邓颖超握手言统一的第六天,李登辉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开除了胡秋原长达50年的国民党党籍。在国民党执政机构中甚至有人叫嚣要“法办”胡秋原。(9)面对台岛当局的“法办”闹剧,胡秋原十分坦然,在完成行程逾万公里、长达36天的观光访问后,于10月18日凯旋返台。途经香港,他坦然对记者说:“我是公开去内地,我也是很光明地回去,我的话也是公开的,我没有得到共产党什么好处,我不过是讲了国共要谈判,两岸要统一,现在我更加强了这个信念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开除我,我做中国人到底了!我相信没有人再开除我的国籍,我还要尽做中国人的力量。”(10)飞机抵达台北机场后,面对数百名欢迎者,胡秋原即席演说,再次强调:“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台湾一旦脱离祖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境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暗淡的。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11)1990年5月27日,台湾师范大学为胡秋原举行80寿辰演讲会,时年91岁的陈立夫面对上千名与会者微笑着说:“秋原这个人很勇敢,有浩气,他觉得海峡两岸今天应该讲和,不能再相互攻击,结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人忽然跑到北京了”话音刚落,全场立刻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相关链接】胡秋原(1910xx) ,著名史学、政论家和文学家。生平著作等身。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2004年5月4日,94岁的胡秋原荣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胡秋原深受顾炎武“明道教世”精神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畏艰险,屡屡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历经顿挫而矢志不渝。非议和谪贬,都无损于他的风骨。郑学稼先生曾说:“胡秋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镜子。”(谢远笋胡秋原一大家精要)(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三段主要概述了胡秋原早期的一些经历,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为下文写他促进两岸统一的事迹做铺垫。 B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以胡秋原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C1988年9月,胡秋原飞抵北京,成为海峡两岸隔绝四十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人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D本文主要写了胡秋原的“破冰之旅”。胡秋原在访问大陆期间,从高层到民间,穿梭于各地,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 E胡秋原的破冰之举及民族和平统一的主张虽然遭到李登辉政府的强烈阻挠和反对,但也得到了知名人士的理解和高度赞扬。 (2)胡秋原认为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胡秋原为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作为“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身上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 ,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 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 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鹤立鸡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 鹤立鸡群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公安部最近通报,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其中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有44名。B香港交通运输业团体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颁令禁止示威者占领旺角和金钟路段,法院随后颁布了临时禁令。 C美国财政部造币和印钞局2日即将发布了发行的xx中国农历羊年1美元“吉利钱”和龙凤呈祥100美元纪念钞。D各国领导人均表示要促进对组织内成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亚太经济体的优势,扩大联动效应,实现共同发展。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静谧深远,_。_,或许到了该为诗歌说点什么的时候了。_。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吧!另一方面则是远离人间四月的引吭高歌另一方面则是直面世俗诱惑的喧哗短浅两难的境地使诗歌面临进退维谷的状态诗歌就在这两难的境地中进退维谷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说:“诗饱含丰富的思想和感情。”A B C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5分)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_,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_,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_,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17 阅读某省主要年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构成表(%),回答后面问题。(6分) 年份项目xxxxxxxx食品59.6249.1340.7136.69衣着6.855.755.165.03居住13.9115.4720.0327.02家庭设备4.234.524.424.51医疗保健3.245.247.159.81文化教育7.8111.0618.1822.72其它商品2.763.143.243.08(1)从上表可以看出,该省绝大多数农民十年间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一是 , 二是 。(2)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卡耐基说:“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C“造型各异”文中针对的是“古代的酒杯”,“容量不同,等差有序,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 文中针对的是商周两代,青铜器制作的属于礼器的青铜器。 2.B“情趣各异”错,体现的均是“闲情逸致”。 3.D. 主观臆断,并非“比历代诗人都要深沉”。4.A. 司:掌管。5.C.6.C. “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无中生有,叶衡上奏只是希望皇上能“赦其狂而取其忠”,是出于对李垕的爱护。7.译出大意2分;重点词语:“榜”(张榜,张贴)、“俾”(使,让)、“谕”(告诉,使知道,晓谕)三处各1分。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8.译出大意2分;重点词语:“或”(有人,有的人)、“发”(打开,开启)、“缓急”(偏义复词,偏“急”,急需的、紧急的事情,急用)三处各1分。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注意: “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参考译文】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代理县尉。因捕获盐寇改官,任临安府于潜县县令。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困于重复缴纳(赋税),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而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的民户,贫穷的人顿时得救。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治绩成为各县中最好的,郡长官把他的政绩向皇上报告。提升为常州知州。当时发大水造成灾荒,叶衡开仓煮粥给饥民吃。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瘟疫大起,叶衡单人独骑命令医生跟随自己,到处访问疾苦,救活的人很多。官府发文让晋陵县丞李孟坚代理无锡县县令,治理有声誉,叶衡向皇上推荐,就授为秀州知州。叶衡授任太府少卿。合肥临湖边有圩田四十里,叶衡上奏说:“招募百姓耕种,每年可收谷数十万,免除租税,二三年后田地定下规模,仿照营田方式,公家私人各收一半。”皇上听从了他。叶衡授任户部侍郎。当时盐税亏欠很多,叶衡上奏说:“近年来赋税收入没有增加,是私商贩盐妨害了它,应从煮盐的地方就加以管制,管理盐锅的生火灭火,核查盐灶的多少,盐户的本钱按时发给他们,盐出得多了按时收购,选廉洁能干的官吏访察他们,私贩自然会绝迹。”于是任命了措置官三人。叶衡遭逢母丧。复职后授任枢密都承旨。上奏马政的弊端,应当命令每一个统制分头管领马匹若干,到年底计算马匹数目排定优劣。李垕应贤良方正科对策时,近于亢直敢言,列入第四等,叶衡上奏说:“陛下赦免他的狂妄而选取他的忠诚,足以显示陛下包容谏言的隆盛。”于是赐李垕制科出身。有人进言江、淮兵士名籍作伪泛滥,下诏让叶衡考察检视,赐给他袍带、鞍马、弓箭,并且命叶衡处理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的要点。叶衡办完事入朝觐见皇上,皇上当时驾临偏殿检阅武士,召叶衡参与观礼,赐他酒,皇帝亲自写字赐给他。叶衡拜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皇上专心一意恢复国土,凡是将帅、武器、山川、防守都经过思考,奏对结束,从容不迫地赐他座位,研讨谈论机密大事,或者随时召他进见。皇上选派使节出使(金国)要求归还黄河以南的土地,叶衡上奏说:“司谏汤邦彦有口才,适宜出使金国。”汤邦彦请求面见皇上,问起派遣出使的原因,知道是由于叶衡的推荐,恼恨叶衡排挤自己,听说叶衡对客人说过诽谤皇上的话,报告了皇上,皇上大怒。当天罢免了叶衡的相位。六十二岁时叶衡去世。8.两者都是边塞诗(2分),以戍边为题材(2分)。两者都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1分)9.王昌龄的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2分),风格豪壮激昂(1分)。范仲淹的词较多地表现了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2分),在风格上显得悲壮苍凉(1分)。 10(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11.(1)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C得1分,选BD不得分。【解析】C项“更因为它出自宫廷、属于正宗”说法不当,只是传闻说“绿荷”出自清廷,“正宗”也只是老菊头的看法;B项“表现了老菊头洁身自好、孤高傲世的品格”说法错误;D项“目的是想得到正宗的绿荷”和“但其用心立马就被老菊头看穿了”说法也不正确。(2) “绿荷”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小说内容全都围绕“绿荷”而展开。“绿荷”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凭借,作者正是通过写老菊头对“绿荷”的过度偏爱,完成了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绿荷”是小说表达主旨的依托,小说的主旨正是通过写老菊头痴爱“绿荷”导致“绿荷”死亡含蓄地揭示出来。(3)爱菊成痴,近乎病态。他一生爱菊,如醉如痴,把菊当作妻子儿女,把“绿荷”当作命根子,别的一概不予关心。自私保守,心胸(目光)狭隘(或:认识偏执)。他认为参加花卉协会,“绿荷”就难保了;别处的“绿荷”不是正宗,自己的才是正宗;别人休想动他的“绿荷”的一根一枝。疑心太重,不信任他人。侄女带男友来家,他疑神疑鬼,防贼似的警觉起来;侄女照顾他,他竟然怀疑侄女怀有他意。(4) 凡事要有度,过犹不及。老菊头除了菊花,其他一概不管不顾;为了菊花,他竟然一辈子单身。他对菊花的爱超过了度。爱要讲究方法。老菊头对菊花的痴爱属于偏执、狭隘的溺爱和占有,正是这种溺爱和占有导致了绿荷的死亡。应该坚守事物的纯正品质,但不能保守和封闭。老菊头不愿参加花卉协会,不允许任何人动他的菊花,生怕名菊不保,终使绿荷死亡,教训应当记取。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不能无端猜疑。老菊头对侄女及其男友疑神疑鬼,生怕人家夺走他的名菊,竟导致绿荷绝种,很有讽刺意义。 12.(1)选E给2分,选D给3分,选C给1分;选A、B不给分。A“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分析不当,应为“突出了他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精神”。B.强加因果,前后是并列关系。C.应是“台湾高层人士”。 (2)台湾和大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唇亡齿寒。(或台湾是大陆的屏障,大陆是台湾的根)在国际强权环境下,台湾搞分裂,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不允许,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利益。统一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筹谋,是走向民族富强之道。 (3) 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担任荣誉主席。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赴大陆访问,成为“两岸破冰第一人”。不顾困难,奔走四方,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 (4)有坚定信念,勇敢无畏,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和“开除党籍”“法办”等威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一生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公开去内地,公开发表演说,光明地回去,坦然面对一切;高瞻远瞩,胸怀天下,能放眼民族未来,清醒认识到两岸统一的历史意义。(必须有概括,没有概括酌情扣分)13. 14.B。 A “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杂糅,去掉“顺利回国”。C语序不当,且“即将”与“了”矛盾,可把“即将”放到“了”的后面。D“促进”和“力度”不搭配,改为“加大”。15.D.选用句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考查句子的衔接。对于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要读语境,了解衔接背景。第一个空前已经列举了“边缘化的境遇”的“一方面”,很明显应接“另一方面”,同时还要注意上一句中“静谧深远”一词,与之相对的就是“喧哗短浅”;第一空列举了诗歌面临的两方面的情况,第二空是“该说点什么的时候了”,第二空应是点明诗歌当前的境地,同时根据保持叙事对象统一原则,应选第句。根据给出的选句可知,第三句要引用名家名言,结合“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这句话,应该选第。 16.“蒸”这种烹调方式更值得推崇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意思对即可。) 17.(1)衣食开支比重不断下降;(2分)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住房的支出明显增长。(2分)(2)该省农民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和健康。(第1、2两空各2分,必须包括“下降”和“增长”两方面的情况,顺序可以颠倒。结论2分,如把“精神生活和健康”概括成“生活质量”亦可) 18.材料一蕴含的道理是,荣耀、权力、财富等外在的东西并不能真正给人带来快乐;材料二蕴含的道理是,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总是美好的;材料三蕴含的道理是,一个人的快乐程度与他的心灵境界所达到的高度有关。这些材料指向的是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联系当下社会不少人的“唯钱是论”“拼XX”现象,写作立意就很明显。较佳立意: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能带给人快乐,荣耀、权力、财富等外在东西并不能给人带来快乐;一个人的快乐程度与他的心灵境界所达到的高度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