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B(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191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B(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B(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B(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B(含解析)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A. 加大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B. 导致印度民族意识增强C. 使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D. 同化当地的经济与文化【答案】B【解析】19世纪英国的铁路、电报、邮局、教育等传播到了印度,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增强了印度的民族意识,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对印度殖民扩张的客观效果,A反映的是主观上要达到的目的,排除;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是在英国开始侵略印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不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并没有同化印度当地的经济文化,印度仍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D错误。2.xx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APEC的作用表现在A. 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B. 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 巩固了中国在亚太经济中的领导地位D. 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答案】A【解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等字眼意在强调APEC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也不居于领导地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APEC也起不到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的作用,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3.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 市民的整体素质C.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 革命的彻底性【答案】C【解析】【详解】“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C项正确;材料和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市民的整体素质以及革命的彻底性无关,故ABD错误。4.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持该观点的诸子百家学派应该是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观点的大体意思是: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气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用法治。每一时代的世情事态都不一样,一切政治政策都要以当时的世情事态为出发点。这与法家的主张一致,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各派的学说。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5.言论自由本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信条,但导致了公元前5世纪后期以来思想的混乱,雅典人也对此试图整顿。其典型案例,就是公元前399年对苏格拉底的控告,主要罪名是苏格拉底不信雅典国家的神灵和败坏青年。结果众所周知:苏格拉底被判有罪并被处死。这主要反映出雅典A. 神灵崇拜的根深蒂固B. 思想领域走向封闭C. 重塑传统信仰的努力D. 直接民主制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神灵崇拜的根深蒂固,排除A;材料只是个案,不能说明思想领域走向封闭,排除B;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古希腊要重塑传统信仰,排除C;言论自由本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信条,但苏格拉底因为言论自由而以“不信雅典国家的神灵和败坏青年”获罪,这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信条向冲突,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误用的结果,故选D。6.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是A. 周天子卿诸侯士B.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C. 周天子诸侯士卿大夫D. 周天子大夫士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故选B。根据分析,其他各项均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7.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A. 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B. 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C.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D. 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地排外体现了他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认识,A正确;义和团运动并没有促使中国历史转型,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排除C;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但与材料中“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无关,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8.“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A. 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B. 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C. 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D. 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可以分析得出,魏晋六朝时期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特征,排除AB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艺术成就书法【名师点睛】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受时代精神和哲学风尚的影响,呈现出自身的时代特色。儒家的“中庸”观、道家的“自然”观、佛家的“意境”说、玄学的“言意之辨”都对当时书家的书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正是这各种因素的影响,才使汉魏六朝的书法美学思想达到自觉和成熟的高度,书法成就空前。中国书法史上有“晋人尚韵”之说,所谓的“韵”,从更本质的角度看就是魏晋文人“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超然心态、风度的自然流露。9.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 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抓住关键信息“1985年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进行思考。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企业活力,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职工收入逐年提高”的说法具有片面性,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排除。故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名师点睛】关于对国有企业的认识: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10.佛教传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建筑,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和圆淳;东汉末年传入的胡床经过改造逐渐在民间普及;隋唐丝织品借鉴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下列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 凸显我国古代经济的生命力B. 外来文明影响中国社会生活C. 政府采取了开明的对外政策D. 文化包容决定国家发展程度【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调汉代的建筑风格吸引外来文明,少数民族的胡床经过汉人的改造而在民间普及,中国丝织品借鉴外来织法和图案风格,这些都反映我国古代经济能够吸收兼采他人之长而不断完善自身,说明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故选A;“胡床”属于少数民族,不是外来文明,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政策,排除C;文化包容影响国家发展程度,不是“决定”,排除D。11.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日本侵略军面对的仍然是北伐战争以前的那个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中国,中国将会是怎样一种局势?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意图是A. 说明日本全面侵略中国选择的时机不对B. 指出北伐战争结束了中国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局面C. 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进行D. 担忧当时中国的前途命运【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了如果四分五裂是不利于抗战的,反过来就是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并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意图,也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北伐战争并未结束了中国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局面,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当时中国的前途命运充满希望而非忧心忡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强调的是国家统一、全民族的抗战。12.“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为此,中国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改善同日本的关系C. 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D. 参加不结盟运动【答案】A【解析】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中“新的对外政策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相符,故A项正确;B是1972年;C是新中国与苏联关系;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D错误。13.1919年,天津大公报刊文称:“达官伟人,以及稍有几文臭钱者,莫不鄙视人力车、马车,而以高坐汽车为阔绰。驾驶者又夙无经验,恃其坐主之有势力财力,横行乱骋。在坐车者自觉御风而行,非常得意,而贫苦人民,彳亍街头,被蹂躏于飞轮之下,时有所闻,良可痛也。”材料表明A. 近代报刊最先在天津出现B. 中国人对近代交通工具具有排斥性C. 汽车的引进引发了社会问题D. 天津是近代交通变革的先行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横行乱骋而贫苦人民,步行街头,被蹂躏于飞轮之下,时有所闻,良可痛也”可知,汽车的引进,导致了交通事故,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报刊最先在天津出现及天津最先进行交通工具的变革,排除A、D。材料只是表明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无法表明他们排斥现代交通工具,排除B。14.列宁曾说:“假定有一个人正在攀登一座没有勘察过的非常险峻的高山。假定他克服了闻所未闻的艰险,爬到了比前人高得多的地方,不过还没有到达山顶。现在,如果要按照原定的方向和路线继续前进不仅困难和危险,而且不可能到达山顶。他只好转身往下走,另找别的比较远但终究有可能爬到山顶的道路。”列宁意在说明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果C. 新经济政策的策略性D. 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正面攀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但材料没有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和成果,排除AB;“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指的是新经济政策,而“只好转身往下走,另找别的比较远但终究有可能爬到山顶的道路”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具有的策略性,但不是强调必然性,故排除D,选C。15.“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该观点最早可能源自A. 古代雅典学者B. 宗教改革者C. 人文主义者D. 启蒙思想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A项具有追求功利,忽视道德的倾向,与题目中的信息“不损害别人”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钱花的人.不是自由的人”、“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可知此应为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提倡追求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的人文主义思想。故由设问要求“最早.源自”即可排除与此不符的BD两项,故选C。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6.“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十二大C. 十四大D. 十五大【答案】A【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故A正确;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错误;十五大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错误。故选A。17.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A.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B. 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 导致了农耕经济的瓦解【答案】B【解析】“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力”体现的是重商主义,而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因此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故B项正确,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发展,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保护了农耕经济,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力”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重商主义,由此判定答案。1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离骚程朱理学元曲明清小说汉赋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市民文化”是指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文化,是社会底层文化的代表。元曲和明清小说是在宋元及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为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条件下而产生的,均属于“市民文化”形态,故正确。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不是社会底层文化的反映,故错误。离骚和汉赋是统治阶级上层的文化代表,不属于“市民文化”形态,故错误。故选组合正确,故排除ABC,选D。19.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 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就是读懂材料,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这一举措其实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形势确定的,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只概括出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举措的深层内涵;C选项材料体现不出,不能通过企业合并就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没落。而且“开始”一说也有错误。【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点20.早期启蒙思想家格劳秀斯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创始人。他说:“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它指示任何与我们理性和社会性一致的行为就是道义上公正的行为;反之,就是道义上罪恶的行为。”他强调:“自然法是如此的不可变易,就连上帝也不能加以变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近代自然法学说反对专制B. 近代自然法学说强调保障人权C. 近代自然法学说倡导理性D. 近代自然法学说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格劳秀斯汲取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思想家自然主义自然法理论的精华,摆脱了中世纪神学主义自然法的桎梏,开创了近代理性自然法(古典自然法)的先河。他认为,自然法来源于“自然”和人的“理性”,人们在理性的支配下按照自然的规定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人性是自然法的源泉,神是法的第二源泉。作为一种正当理性的命令,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根据自然法理论,格老秀斯提出了天赋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等观点,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享受法律利益和谋求共同福利而组成的最完善的联盟。A、B、C项都能从题干中体现出,都排除。D项说法“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违背题意,故选D。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训,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措施。这些重大措施有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改进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理念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质是恢复和完善国家的民主法制。1984年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故符合;新时期,我国还改进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符合;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理念,符合;新时期基层民主建设主要表现在农村村委会建设,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故符合。故选组合,排除BCD,选A。22.歌曲小燕子创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A. “一五”计划B.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C. “大跃进”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新中国成立后,为有计划的发展国民经济,于1953年到1957年实行国家建设的“一五计划”,题干中提到建立大工厂,装新机器的背景正是这一时期,故A项正确。材料中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已基本完成,且与题干中建工厂、装机器无关,故B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1958年开始,不可能是这首歌的背景,故CD错误。23.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A. 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 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 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汉武帝设立刺史重在加强对地方郡守的监察,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以便更好的发挥郡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汉刺史制度24.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A. 飞梭B. 改良蒸汽机C. 火车机车D. 汽轮【答案】B【解析】题目中的信息“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的创新”反映了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结束了人类对水力、畜力和风力的依赖,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C、D三项,故选B。25.“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了。”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于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了”,结合所学,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故排除ACD,选B。第II卷(非选择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材料二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归纳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2)与巴黎公社革命的措施相比,苏维埃政府革命的措施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答案】(1)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交给工人合作社监督管理,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2)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民阶级,形成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巩固。【解析】【详解】(1)从材料一中“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监督和罢免”“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可以分析出巴黎公社的主要性质,从国家机器和经济基础两个角度来分析其共同点。(2) 从材料三中的“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分配给农民耕种”可以分析出苏维埃政府的性质,指出苏维埃政权的成功之处,从这个角度来总结其的进步性。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xx年我国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与城市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的深入发展源于工业化需求而非城市扩张需求,面对大量因失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先后颁布了工厂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在1868年和1875年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拆除贫民窟,建设廉租房。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一方面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动者进行保障,采用近乎“终身雇用制”的方式,确保农民进城后不会陷入困境。摘编自高云才城市化不能“大跃进”(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促进城市化的举措。(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似之处。据此,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答案】(1)举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2)相似之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政府重视农民的市民化,保护农民利益。认识: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城市化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可以得出我国政府的城市化战略;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来回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整体的叙述可以得出,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根据材料二“面对大量失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可以概括出政府重视农民市民化,保护农民利益。第二小问,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的正确理念、政府的作用等方面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