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0984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评估检测(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必修3第三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石家庄模拟)“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世界文化包容性A.B.C.D.【解析】选C。“二十四节气”之所以申遗成功,是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古代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而不是世界文化,表述错误。2.中华文化的传承若没有汉字将如何?从汉字博物馆、殷墟宗庙遗址、许慎文化园、长城和国家博物馆,同出一源的汉字成为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中华民族文化性格里的密码基因。这表明汉字()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民族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B.C.D.【解析】选D。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3.2017年6月10日至8月26日期间,国家图书馆推出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专题展示、木版年画制作体验等活动也相继举办,力求全面系统地向公众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方式方法,营造全社会关心非遗、了解非遗的良好氛围。国家之所以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非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非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非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保护非遗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A.B.C.D.【解析】选D。国家之所以重视保护非遗,是因为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保护它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入选。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错误。非遗并非中国特有的文化,错误。4.红瓷又称釉里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红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解析】选B。红瓷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符合题意。5.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我在清华校史馆看到清华的校歌,其中有一句话叫东西文化、荟萃一堂。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就是把人类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吸收并发扬光大。”该句话表明()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吸收外来有益文化要立足民族的文化土壤我们要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A.B.C.D.【解析】选B。“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就是强调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及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选;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文化,说法不妥。6.(2018武威模拟)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B.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C.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解析】选D。材料中“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强调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D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政治、经济决定文化,而不是文化决定了一国的地位;B表述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不能都继承;C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而不是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7.(2018安阳模拟)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B.C.D.【解析】选A。材料强调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性,是博大精深的体现,入选;材料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说明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入选;材料未强调传统建筑的保护,排除;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观点错误,不选。8.新的考古发现,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中都有早期文明的生长点,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单元的、直线的,而是呈“多元一体”状态,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最终“合和”成中华文化。这一观点看到了()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熔铸而成D.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融合同一而成【解析】选C。中华文明呈“多元一体”状态,中华文化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合和”而成,说明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熔铸而成的,C符合题意。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融合同一”的说法错误。9.(2018深圳模拟)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深深地感动了世界。世界范围内关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和研究层出不穷,慕名前来寻访长征路的人络绎不绝。这表明()长征精神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优秀文化可以引起不同群体的共鸣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长征精神体现着世界各国共同的价值认同A.B.C.D.【解析】选A。“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深深地感动了世界”,体现了;“世界范围内关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和研究层出不穷,慕名前来寻访长征路的人络绎不绝”,体现了;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中华传统文化,不符合题意;说法过于绝对,违背了文化多样性原则。10.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思想,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胸怀。今天,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行为。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中华优秀文化既具有继承性,又能与时俱进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特有的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不可分开A.B.C.D.【解析】选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说法错误。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可分开的说法错误。它与今天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既具有继承性,又能与时俱进,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符合题意。11.2017年6月19日14时55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绕飞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此次对接不仅仅是我国科技的成功,更是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的集中展示。这说明载人航天精神()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动力和源泉是对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弘扬了民族精神,发挥着“主心骨”作用A.B.C.D.【解析】选B。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精神动力,但不能提供源泉,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着“主心骨”作用,说法错误;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正确理解。12.(2018洛阳模拟)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这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献身祖国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爱自由、追求和平的崇高情怀博爱、自由、民主的崇高风范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A.B.C.D.【解析】选B。孙中山先生的话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符合题意,故选B;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32分)(2018镇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材料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和英雄史诗,如多以游牧文明为背景的北方民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多以农耕文明为背景的南方民族的英雄史诗兰嘎西贺黑白之战等,这些英雄史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材料二英雄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的指路明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华民族的英雄们义无反顾,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今天的中国。历史不能遗忘,英雄不可诋毁,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精神高地,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材料三虔诚地保持对英雄的崇敬,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但我国当前社会,有极少数人打着“还原历史”“寻找真相”等幌子,在网络、杂志等媒体上采取丑化、恶搞等方式,歪曲历史、抹黑英雄、解构崇高。这不仅损害了英雄的光辉形象,也混淆了是非曲直,冲击了主流价值观。让英雄精神焕发新的光彩、融入民族血液,依然十分重要而迫切。(1)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10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我们民族的根与魂”的合理性。(10分)(3)联系材料三,就如何“让英雄精神焕发新的光彩、融入民族血液”为我国政府提两条建议并指出其文化生活依据。(12分)【解析】本题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综合考查。第(1)问是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根据材料可以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区域性、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来解答,联系材料,应该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内涵、意义来阐述;第(3)问是开放性题目,应注意它的限定词“我国政府”“文化生活”。答案:(1)北方民族的英雄史诗多以游牧文明为背景,南方民族的英雄史诗多以农耕文明为背景,表明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表明不同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英雄热爱祖国、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崇尚英雄有利于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指明方向,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强大。因此,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我们民族的根与魂。(3)建议:政府应开展各种纪念英雄、崇尚英雄的活动,形成尊重英雄的社会氛围。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政府应重视发挥教育在宣传英雄精神和英雄事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歪曲历史、抹黑英雄形象等行为的作用。依据: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14.(20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走向未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学生可根据材料中中国精神的内涵,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和弘扬时代精神的作用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鼓舞和动员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今天,爱国主义更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的力量源泉。(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4)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唯有以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