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段考试题(等级).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10886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段考试题(等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段考试题(等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段考试题(等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段考试题(等级)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4分)1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结果。这说明( )哲学思想来自哲学家的头脑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BCD22018年9月13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哲学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今天,更加重视哲学的原因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能够推动时代的前进D哲学能指明社会发展方向,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物质力量2019年1月3日,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四号。据此回答34题。3“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这反映出(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联系C人能够能动地改造规律D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4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四号,维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料等方面的信息,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这进一步佐证了(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超越条件实现一切可能性宇亩间根本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BCD5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时代发展、人民期待的精准把握和呼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下列观点与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C物是观念的集合D物随心转,境由心造6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深入到电子水平时,由于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人们认识了原子内部的结构,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割的神话。唯心主义哲学利用这一科学成就,提出“原子消失了”“物质也就消失了”的说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就瓦解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相对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来说是一大退步B形而上学的物质观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C是否承认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D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7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B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C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D来源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8漫画反正他不敢撞 反正他不敢不躲主要讽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思想方法上的( )片面性 相对主义 诡辩论 唯心论A B CD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超越了历史条件的限制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对规律的正确把握并达到了真理的最高峰ABCD102018年10月1日,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为在肿瘤免疫领域做出的贡献,荣获xx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使得人类距离攻克癌症更进一步。这说明( )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认识即是真理 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一切未知的事物终将会被人类所认识 认识的发展为实践提供了更有力的物质手段ABCD11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一直处在不断进化之中,但控制这一过程的基因代码却始终不变,在历史上的某个时间点,我们的遗传机制忽然达到了平台期,基因代码从此固定了下来,没有再发生改变,原因可能是DNA翻译产生蛋白质的方式本身存在着某种限制。根据材料,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地球上的生命运动是一种“静动”,具有条件性事物是运动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固定下来”是基因代码的存在方式,是暂时的基因代码的“固定”是相对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ABCD12“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的8个节气二十四候里,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这体现了(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规律是事物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事物的运动具有客观性A B C D13在许多电影或电视剧的开始或结尾处,荧屏上往往会有“此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虚构故事”或“内容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等字样。从哲学看,这表明影视作品从本质上(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虚幻反映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不能脱离客观事物产生和存在 是物质世界变化和发展的产物ABCD14深圳特区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不断深化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建设,逐步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新跨越。这体现的方法论有( )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 坚持一切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有主动创造性,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ABCD152019年1月7日,浙江自贸区输电主线路进行通电试验,该项目将浙江自贸区所在的舟山群岛与大陆相连,施工难度极大,广大科技工作者克服了种种难题,并创下了14项该领城的世界纪录,这一工程的建成意味者舟山将拥有直通大陆的输电“高速公路将带动舟山乃至整个长三角经济的发展。材料说明了( )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认识的水平 主体活动的目的性能动性主动遵循了规律的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 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ABCD16“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17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这表明(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否定ABCD18近日“娘炮之争”愈演愈烈,国家主流媒体也加入了论战。人民日报: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新华社: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面,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对导致论战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人们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有差异的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要坚持真理、修正谬误认识受主体状况、客观状况和认识条件的制约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BCD19研究人员发现:喜欢简单的原声音乐的人,可能健谈又精力旺盛;热爱歌剧的人,可能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喜欢蓝调音乐、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等复杂音乐的人,喜欢乡村音乐流行音乐和配乐等欢快音乐的人,一般在经验开放性和智商方面的得分都较低。这表明( )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内在的联系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ABCD20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果,也是全体航天人拼搏的成果。“鹊桥”发射标志着我国率先掌握了地月中继通信技术,这为后续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开展探测任务奠定关键性基础。这表明( )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与嫦娥四号是新旧事物的关系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是嫦娥四号成功发射的首要前提科学家的探月探索方案来自实践的需要并指导科学探索和研究ABCD21在中央美院建校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几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所说的“遵循美育特点”,就是提醒我们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做好美有工作。这告诉我们教育规律( )是教育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基于当前教育的实际,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规律决定着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响学生的终身成长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违背教育规律必然受到惩罚ABCD2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xx2022年)明确提出:到2022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体现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ABCD二、非选择题(共56分)23我们在办事情的过程中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这是因为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请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相关知识,辨析以上观点。(10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结合材料,分析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9分)25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交工验收,这是一座汇聚国家智慧、展现国家实力的超级工程。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建设,涉及环保、防洪、防台和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复杂建设条件。经过调研、实验和论证,建设者们逐步形成了“全寿命周期规划,需求引导设计;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立足自主创新,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建设理念,指导大桥建设实践,并逐步建立了完整的项目技术标准体系。2018年2月6日,大桥主体工程交工验收,大桥的建设管理和品质得到了国内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专利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标准”“中国理念”。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是粤港澳三地基于“一国两制”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的一种跨境融合,而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导工程和示范工程。珠三角原本不是一个完整三角形,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珠三角南部的“一横”才真正联通。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而且是一项综合工程。大桥建设的初衷,绝不仅是地理联通,更是指向了未来大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的融合发展,建设者们统筹协调三地制度多样性,探索了“三级治理架构”、“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生动的案例。(1)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9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导工程和示范工程”的理解。(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不高、经营管理不规范、经济效益低等。为此,有人散布“民营经济已经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使命,应逐渐离场”等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民营经济离场论”引起了巨大震动,使不少民营企业家忧心忡忡。为给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信心,xx11月中央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申党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贯方针,认为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结合材料,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使民营企业走出困境、不断壮大。(8分)27xx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进了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并在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高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火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必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能不断实现中国化,成为中华民族革命、建设和伟大复兴事业的行动指南的原因。(10分)高一年级政治科段考试题(等级考)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4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AADBDABCBD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DADAADDAACA二、非选择题(共56分)23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可见,规律的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制约规律的客观性,题中观点认为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的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是错误的。因为规律的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所以办事情要量力而行。但同时人正确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所以办事情又要尽力而为。可见,题中观点也有合理性。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24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美丽中国”是立足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人富山水绿。25.(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基于港珠澳大桥的复杂建设条件,建设者们经过调研、实验和论证,推动了大桥创新性建设理念和项目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顺利交工验收和通车,证明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是切实可行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中国理念”“中国标准”得到了国内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对世界桥梁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整体。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整体,建设者们统筹协调三地制度多样性,探索了“三级治理架构”、“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生动的案例,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示范工程”。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使珠三角南部的“一横”真正联通,粤港澳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打开了大湾区的发展空间。而这不仅是地理联通,更是指向了未来大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的融合发展,因此,港珠澳大桥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导工程。26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民营经济面临的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党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贯方针没有变,民营经济也一定能实现更大发展,走向更加广阔舞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面对困境,民营企业要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规范管理等走出困境、不断壮大。27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要求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当代依然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