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871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图是三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各细胞中都有DNAB 具有核膜、染色体的细胞是C 生物是异养生物,是自养生物D 无细胞壁,均有细胞壁2.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病原体,下图为该病原体的结构模式图。该生物属于()A 细菌B 草履虫C 病毒D 水绵3.仅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个体有()大肠杆菌衣藻葫芦藓蚯蚓蓝藻 蘑菇草履虫流感病毒A B C D 4.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B 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C 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D 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5.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是促进细胞学说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方法B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C 组成衣藻和颤藻的细胞结构相同D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6.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 左前方B 右前方C 左后方D 右后方7.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 向右上方B 向左上方C 向右下方D 向左下方8.关于细菌和蓝藻,下列说法你同意的是()A 蓝藻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而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B 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C 二者细胞中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都有拟核,拟核中有染色体D 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没有核膜,没有细胞器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10物镜15C 目镜5物镜40D 目镜10物镜40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甲、乙异物仍存在,而丙异物消失。据此推断甲、乙、丙三异物分别在()A 物镜、目镜、装片B 目镜、物镜、装片C 目镜、装片、物镜D 装片、目镜、物镜11.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是()A 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 g/mL的NaOH溶液1 mL,振荡均匀后,再加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B 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3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0.01 g/mL的NaOH溶液1 mLC 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01 g/mL的NaOH 1 mL和0.01 g/mL的CuSO4混合液D 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 mL蛋白稀释液12.脂质在生物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不属于脂质功能的是()A 贮存能量B 构成生物膜C 决定遗传特性D 调节生长发育13.在做脂肪检测的实验中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A 杀菌消毒B 辅助染色C 溶解脂肪D 洗去浮色14.下列哪一实例能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A Mg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B 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C 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抽搐D 人体内氧元素含量很高15.丙氨酸的R基为CH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为()A 7166B 7145C 8125D 814516.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中,正确的是()A B C D 17.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携带者核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步骤是: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染液染色酒精速浸晾干B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将吡罗红和甲基绿先后滴在载玻片上C 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 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储存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18.下图所示过程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B 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C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中有4种D 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8种19.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从案发现场提取DNA样品,可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A 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B 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五碳糖和磷酸不同C 不同人体内的DNA的空间结构不同D 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20.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这是因为碳元素是生物体中()A 所含的能量最多B 最容易被吸收利用C 所起的作用最大D 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21.细胞的分泌物分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泌物形成后随即被排出细胞,这种分泌方式称为组成型分泌;另一种是分泌物形成后先在分泌颗粒中贮存一段时间,待相关“信号”刺激影响时再分泌到细胞外,这种分泌方式称为调节型分泌。下图表示不同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B 在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增大C 细胞膜成分的更新主要是通过组成型分泌途径实现的D 胰岛素的分泌属于调节型分泌22.下表是关于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23.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A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B 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C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D 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24.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少的细胞来观察B 活细胞中,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静止不动的C 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来观察D 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25.如图是某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正确的说法是()A 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B 原核细胞中也存在C 与该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D 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联系26.有关下图所示的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水解B 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有RNAC 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D 丁的细胞中无线粒体却能进行有氧呼吸2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B 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C 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 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不同导致细胞分化28.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D 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既是单层膜又在结构上具有直接联系29.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包括动物、植物和病毒等B 原核生物细胞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C 蓝藻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D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发生在核糖体上30.在下列的各种细胞中,最可能不含有染色体的是()A 神经细胞B 鸡成熟的红细胞C 上皮细胞D 柳树的成熟筛管细胞3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静止的流动的A B C D 32.将人体红细胞分别置于下列4种液体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的是()A 0.9%的生理盐水B 浓盐水C 蒸馏水D 10%葡萄糖溶液33.某同学从紫色洋葱植株上取该植株上最适宜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细胞,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KNO3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甲所示图像,图乙表示实验过程中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实验中从洋葱植株上所取的细胞为鳞片叶外表皮细胞B 由图甲中O的通透性特点可知,Q处充满了KNO3溶液C 只有将图甲中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质壁分离才能复原D 图乙中可表示K进入洋葱细胞的方式34.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C 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35.同时具有下列两曲线所示特点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A 主动运输B 自由扩散C 协助扩散D 胞吐36.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下列图示符合实验结果的是()ABCD37.当具有蛋白质外壳的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SARS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A 磷脂分子B 糖被C 蛋白酶D 抗原38.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 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 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 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39.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具有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 细胞膜表面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C 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D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的种类和数量有关40.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膜两侧物质分子的排列是不对称的B 组成膜的物质分子的运动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磷脂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D 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40分) 41.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对变形虫的观察。(1)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情况下,她应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操作步骤。_(2)如果确认污物在装片内部,在既不允许重新制作装片又不能揭开盖玻片的情况下,如何清除污物或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_42.一条多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三种氨基酸:(1)C22H34O13N6的化学名称是_,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特点是_。(2)该多肽水解可产生_个氨基酸,其中谷氨酸有_个,共需要消耗_个水分子。(3)在一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_个游离的氨基。(4)如果该多肽的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_,就可以改变其性质。43.A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B图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问题:(1)A图细胞与蓝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2)A图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填标号)。某种毒素能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该毒素损伤了_。(3)假如A图为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填标号),应添加的结构是_。(4)若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B图细胞,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则的生成部位是_,该细胞中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_(填图中标号)。44.下图甲表示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乙表示几种膜结构表面积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C物质是蛋白质,则结构A是_,C物质形成的方式是_。(2)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C、D类物质的分别是_、_。a呼吸酶 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c胰岛素 d血红蛋白(3)G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G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形成D物质到排出细胞外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_(用“”和文字表示)。(4)若图乙表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的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变化,则分别表示的结构是_。45.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1)A侧是细胞的外侧,判断依据是有_。(2)图中1表示_,它构成膜的_。(3)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斥,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_具有识别功能有关。(4)如果将细胞膜的各成分进行分离,用什么试剂可以将3与其他成分进行鉴定?_。(5)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与图中的_有关。46.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在细胞膜通道(水通道和离子通道)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这项研究对彻底揭开水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有重大的意义。下图1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图2表示某种分子跨膜运输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通道和离子通道实际上是指图1中的_(填序号),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图中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2)图1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_;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具有生物膜结构,但它们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的区别,究其原因是由于_不同所致。(3)图2中b代表的是_,a可能是_。(4)图2中物质运输的方式是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图为草履虫,属单细胞真核生物;为细菌,为蓝藻,二者均为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含有DNA;无核膜,无染色体;体内含叶绿素,为自养生物;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其余两者均有细胞壁。2.【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物只有拟核,这是原核生物的特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草履虫、水绵是真核生物。3.【答案】D【解析】葫芦藓、蚯蚓、蘑菇是多细胞生物,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4.【答案】C【解析】痢疾杆菌属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但有核糖体;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拟核,拟核中的DNA呈环状,其上无蛋白质,不构成染色体;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5.【答案】C【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A正确;施莱登的朋友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后来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修正了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B正确;组成衣藻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组成颤藻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二者结构不相同,C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6.【答案】B【解析】通常使用显微镜所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虚像,左右前后均是颠倒的。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实际上是玻片偏向左后方,所以应将玻片向右前方移动。7.【答案】A【解析】视野中的淋巴细胞位于右上方说明其实际在装片位置的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8.【答案】B【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但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大多数细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和细菌都没有细胞核,有拟核,但没有染色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9.【答案】A【解析】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放大倍数是物镜的倍数目镜的倍数,故A正确。10.【答案】C【解析】转动目镜甲动,甲在目镜上;转换物镜丙消失乙存在,乙在装片上,丙在物镜上。11.【答案】A【解析】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的络合物。在实验时,应先向蛋白稀释液中加入0.1 g/mL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营造一个碱性环境,然后再加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才能出现紫色反应。若先加CuSO4溶液,再加NaOH溶液,则容易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而对实验现象有遮蔽作用。12.【答案】C【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能贮存能量,A正确;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B正确;固醇中的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决定遗传特性的是核酸,C错。13.【答案】D【解析】在检测脂肪时用苏丹或苏丹染液进行染色之后,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便于制片、观察。14.【答案】B【解析】Mg、Ca和O都是大量元素。B是微量元素,植物在缺乏B时只开花不结果,说明了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15.【答案】D【解析】结合氨基酸通式及脱水缩合反应原理可解。16.【答案】C【解析】观察脂肪应用苏丹或苏丹染液进行染色,分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但脂肪的基本组成单位为甘油和脂肪酸;糖原是多糖,不属于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核酸包括DNA和RNA,观察DNA和RNA应分别用甲基绿和吡罗红进行染色;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17.【答案】D【解析】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A中应在染色后直接观察。所用的染色剂是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其中甲基绿易与DNA结合使之呈现绿色,结果发现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也有少量DNA分布在细胞质中。18.【答案】D【解析】题图所示为核苷酸的组成,甲是磷酸,乙是五碳糖,丙是含氮碱基。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中的含氮碱基只有4种。病毒中的核酸只有1种,所以组成病毒核酸的核苷酸(含氮碱基)只有4种。19.【答案】D【解析】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不同的人体内的遗传信息不同。20.【答案】D【解析】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构成细胞生命大厦基本框架的有机化合物,是以碳链为骨架形成的。21.【答案】B【解析】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22.【答案】D【解析】动力车间是线粒体;叶绿体只存于叶肉细胞、幼茎皮层细胞等植物细胞中;核糖体无膜。23.【答案】B【解析】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发生了水的自由扩散,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24.【答案】C【解析】选材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大而少的细胞,如稍带些叶肉的菠菜叶下表皮,叶绿体在叶的栅栏组织的叶肉细胞分布多,海绵组织的叶肉细胞分布少。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保持有水状态,以使叶片保持正常生活状态。活细胞中,叶绿体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并且叶绿体可根据光的强弱调整其椭球体的方向。25.【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细胞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图中分别为细胞质、中心体、核糖体、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核、内质网。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而无中心体;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紧密联系。26.【答案】C【解析】甲的细胞壁可以用纤维素酶完全分解,而乙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能被纤维素酶分解,A错误;乙是原核生物,不是低等植物,也没有叶绿体,B错误;丙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单链RNA,C正确;丁是变形虫,是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丁细胞中含有线粒体,D错误。27.【答案】C【解析】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但是含量不同,线粒体内膜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所含的蛋白质较多,A错误;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等,B错误;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导致细胞分化,D错误。28.【答案】D【解析】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间接联系,高尔基体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具膜小泡,小泡与细胞膜相融合。29.【答案】D【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核糖体;蓝藻等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内质网、中心体等细胞器,只有无膜结构的核糖体;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即氨基酸的脱水缩合。30.【答案】D【解析】神经细胞、鸡成熟的红细胞、上皮细胞均含有细胞核,故含有染色体,而柳树的成熟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故不含染色体。31.【答案】C【解析】是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特点。32.【答案】C【解析】0.9%的生理盐水属于等渗溶液,将人体红细胞置于0.9%的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保持不变;浓盐水和10%葡萄糖溶液都是高渗溶液,将人体红细胞置于这些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皱缩;蒸馏水是低渗溶液,将人体红细胞置于其中,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33.【答案】C【解析】洋葱植株上最适合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图甲中O指的是细胞壁,因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Q处充满KNO3溶液;将图甲中的细胞置于低浓度溶液中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或当KNO3溶液浓度适宜时,图甲中的细胞能够自动复原;图乙中曲线对应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与K进入洋葱细胞的方式相同。34.【答案】D【解析】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认为蛋白质是均匀的、固定的。35.【答案】C【解析】图1随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物质的运输速率先增加后不变,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或能量,因此图1可代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2物质的运输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即不消耗能量,可以代表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故两图都可以代表协助扩散。36.【答案】D【解析】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时,细胞的体积略微减小,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液泡体积逐渐减小,细胞液色素浓度逐渐升高。37.【答案】B【解析】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一层糖蛋白(又叫糖被)密切相关。38.【答案】C【解析】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39.【答案】C【解析】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起识别等功能;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与细胞间信息交流密切相关;是磷脂分子,而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应为磷脂双分子层,故C错误;图中的为膜蛋白,如载体,其种类及含量能决定物质进出,因此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40.【答案】C【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41.【答案】(1)先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随着移动,如果随着移动,则污物在装片表面或内部;如果移动装片,污物不动,则一般在镜头上,可先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转动,如果污物随着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否则可能在物镜上。(2)用吸水纸在一侧吸引内部液体,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42.【答案】(1)六肽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635(3)1(4)氨基酸的排列顺序43.【答案】(1)蓝藻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核膜)(2)3、44线粒体(3)1、3、9中心体(4)核糖体44.【答案】(1)核糖体脱水缩合(2)abdc(3)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5.【答案】(1)糖蛋白(2)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 (3)2糖蛋白(4)双缩脲试剂(5)3蛋白质46.【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2)糖蛋白蛋白质(或膜蛋白)(3)能量载体蛋白(4)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