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791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学业水平) 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l: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哲学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神秘的东西 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自发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A.B. C. D.2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发展都会受到那个时代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影响,而哲学正是提供这种世界观方法论的学科。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地位 具体科学进步推动哲学发展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科学研究就无法开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 B C D3下列选顼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B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它物4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观是人们对主观世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正确观点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科学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D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问题6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分的依据是() A存在能否决定思维 B思维能否决定存在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D思维能否等同存在7“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的观点从哲学派别上来说,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8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构成要素不包括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9.习近平主席在xx新年贺词中提到:“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A物质是运动的 B静止是无条件的C运动是相对的 D物质是运动承担者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 B.相对独立性 C.主动创造性 D.自觉能动性11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努力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这一做法() A改变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B把握了事物的绝对静止 C改造了事物的固有联系 D遵循了事物发展的规律12太极拳是讲求身体动静平衡的体育运动。动中存静势,静中寓动机,此太极之妙也。太极拳体现了以下哲理()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 B C D13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启示我们要发挥() A物质的决定作用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理论的先导作用 D个人的社会作用14. xx3月15日,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机器“阿尔法狗”以总比分4:1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这体现() 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C.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15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A B C D16意识的作用是()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能够创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 A B. C. D.17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这说明()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8 xx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U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爱因斯坦IOO年前的预言。这表明() A人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真理不可能被怀疑和推翻 D人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19人类是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下列对实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实践的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20. xx8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微波遥感卫星高分三号。高分三号卫星突破了50多项关键技术,将大大增强我国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这主要体现了()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 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21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A.真理和谬误没有本质区别 B.真理是主观的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永恒不变的2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A客观性 B无限性 C有用性 D反复性23. 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B.认识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C.认识受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制约永远不能达到真理D.认识是一种在无限的反复中不断后退的过程24. xx年3月27日20时30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节能减排活动,再次得到全球数十亿人的积极响应。虽然这一活动节约的能源有限,但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A认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B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客观性活动C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D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适应性活动25.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下列关于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联系具有主观性,是习惯联想的产物 B.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C.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从不具有多样性 D.认为事物的联系没有客观性26.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其总特征是()辩证否定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A B C D2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蕴涵的哲理是() A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B质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C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8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 A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B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关系 C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关系 D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29. 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下列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部分独立于整体,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不会影响整体立足整体,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A. B. C. D.30.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下列成语或俗语中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 因地制宜 对症下药 声东击西 量体裁衣A. B. C. D.31. xx确定6.5%的经济增长底线是保就业的需要,确定7%的经济增长上限则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总体趋于放缓。这样确定经济增长的区间范围,是因为()A. 质变就是发展 B. 须恪守常规C. 必须统筹兼顾 D. 要坚持辩证否定观32. 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是() A主要矛盾 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C次要矛盾 D矛盾的次要方面33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在数量、程度上的增加或减少C.事物在时间、空间上的运动和变化 D.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属性和趋势34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联系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否定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35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引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希望各国要有大局意识。这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A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6.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辩证法看,这主要是基于()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决定着事物性质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37.在完成顶层设计、法律授权的基础上,我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从辩证法角度,体现了()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C任何事物间都存在联系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38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哲学上看,创新要求人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划清新旧事物的界限,抛弃传统大胆怀疑一切,破除一切 发扬辩证法的革命评判精神A. B. C. D.39. 美国当代民谣艺术家、文学家鲍勃迪伦获得xx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这样评价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这启示我们()A. 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B. 要坚定不移,坚持在曲折中前进C. 要有批判精神,敢于推翻一切权威 D. 坚持创新思维,就要促成事物质变如果放纵一个虫子,满筐的果子都面临危险图340. 我们在生活中要避免图3漫画中的现象发生,这是因为()A. 事物的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B. 矛盾主次方面会相互转化C. 主次矛盾会发生相互变化 D.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会相互转化41. 下列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 C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对抗性的矛盾 D社会基本矛盾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解决的42.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下列说法体现这一哲学观点的是()A. 有时候,缺撼也是一种美丽,随性也能怡情B.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C.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竞赛,一步步坚持才能走到终点D. 别沮丧,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说明你挂了43.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认为,金钱能激起人们的排他心理,这很可能是人的本能反应。不过,实验还证实,人们在金钱面前产生排他心理的同时,独立性和创造性也都明显增强了。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 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 人们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44.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的演讲中,以一句古语引出“小智”“大智”。解决问题的“小智”固然重要,但定格局、明方向、看趋势的“大智”更为关键。这段话启示我们要()A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用主要矛盾判定事物性质C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坚持以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45. 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 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是因() 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改造社会规律中推动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 B. C. D.46.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7.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从唯物史观看,这一要求的依据是()A.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B.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D. 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48赵忠贤院士获得了xx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功的背后是他数十年高温超导研究中无数次制备、测试、分析、放弃、再重新开始的身影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须()A. 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 B. 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C. 用坚定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自己 D. 努力发展自己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49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 B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50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评价一个人是真正价值最根本是看其()A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B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C从劳动中获得的快乐程度 D在个人奋斗中自我实现的能力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xx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在发现新的抗疟药的过程中,“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了一遍,从中汲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她说,“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传统中医中药,为世界医学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医学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据此回答下题。51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新的抗疟药的过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创造价值必须以价值理念的统一为前提人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自身价值的 辩证的否定要求人们敢于否定一切A. B. C. D. 52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形而上学53某企业家说:“我自己对经济学家很尊敬,但我们企业家不能听经济学家预测未来。我们企业家最能够感到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变化,如果这个时候还去听经济学家的预测,你的灾难就大了。”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他看到了()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预期效果 认识从实践中来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理论认识才是真理唯一可靠的源泉 人们是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A. B. C. D. 54在智能互联时代,普通大众的小微创意也会引发蝴蝶效应,不断催生出大量的智能互联产品,甚至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主要表明() A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 B事物之间都有直接联系 C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55如果我们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天天读书,持之以恒,读书就能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这体现了() A主观要符合客观实际 B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C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56图3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B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C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D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57“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C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D群众观点是辩证法的根本观点58蓝天救援队是一家民间救援机构,其队员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无偿地为社会提供救援服务,近些年国内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现场几乎都有他们的身影。这启示我们() A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B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C价值观是人生的正确向导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良好的社会条件59.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近日落成启用,它是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的重大原创性突破,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这反映出()A人们能够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联系 B事物联系的依据在于人们的需要C人为事物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联系60表1是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名称,从中既体现出“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又反映出不同发展时期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表1时间 文件名称xx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xx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xx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抓住重点和关键A. B. C. D.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 61乔布斯不仅创造了魔咒般的“苹果”,更对“智慧之学”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哲学智慧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哲学可以()A使人们更好地看待世界与人生 B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巧妙方法C直接地指导人们的生活与实践 D启迪人们转识为智,追求卓越62.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突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快捷便利的交通促进了信息、人才、资本的流动,对沿线站点经济的提升将起到极其有力的推动作用。这说明()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联系的客观性是可以被打破的C.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63. 不同时期对经济的发展有不同的要求,从“十五”、“十一五”的“科学发展观”,到“十二五”“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次转变和创新。这说明()A.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真理与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64.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 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这表明()A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B只要创造充分的条件就能改造规律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既是规律的主人又是规律的奴隶65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今天,我们不仅要批判和继承,更要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从哲学上看,这一认识坚持了( ) A一分为二的观点 B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观点C联系的客观性观点 D辩证否定观66“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只要敢想敢做,破除一切客观规律的制约,最终就能成功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重要方法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D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我们要勇于实践67.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从哲学角度肴,克服超限效应需要()A.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B.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D.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68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69. 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题,必须()A.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首先考虑并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C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D理解和尊重大多数人的选择7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在不同的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B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C社会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D要自觉把人们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高级中学xx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分50=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DCACBD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BDABDBA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BCBCDBC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BADDDBBAB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CDBABCBBCB二、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题号51525354555657585960答案BBCADABBAC三、双项选择题(3分10=30分)题号61626364656667686970答案ADCDBCACADBCACABAC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