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723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对于城市组团绿心,需要在保护发展原有绿色空间的基础上适当提倡复合利用空间,发展多种生态复合产业,形成复合型城市绿心。下图示意城市组团绿心网络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产业活动最适合布局在“绿心”区域的是 A. 文具用品批发 B. 农产品加工 C. 芯片制造 D. 服装制造2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打造城市绿心将会 A.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B.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 增加城市竞争力 D. 减缓城市“空心化”现象 我国台湾省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下图示意台湾地区xxxx人口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推测台湾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A. 2023年、2022年 B. 2024年、2025年 C. 2026年、2025年 D. 2024年、2022年4据图可知,xxxx台湾地区() A. 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B. 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 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读“xx1月2627日浙江堆雪人预报地图”。回答下列各题。5给浙江大部分地区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A. 气旋 B. 暖锋 C. 冷锋 D. 寒潮6甲、乙两地“堆雪人”效果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大气环流 洋流海陆位置 A. B. C. D. 读历史上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7甲、乙、丙、丁分别为A.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B. 大洋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C.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 D. 北美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8关于表中四个大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人口容量先变低后变高 B. 乙生产力水平先变低后变高 C. 丙人口数量总体保持增长 D. 丁环境恶化导致承载力下降读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9下面的四幅图中,符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的是()A. B. C. D. 10如果a、b、c分别代表我国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右图中最符合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况的点是() A. B. C. D.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丙、乙、甲 D. 丁、乙、丙、甲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 B. 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C. 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 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xx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图为江苏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该城市D地与N地点房价最大差值(元/m2)可能是 A. xx B. 3000 C. 4000 D. 500014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 A. M点 B. E点 C. F点 D. P点15.下图为“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符合该城市工业分布和规模变化规律的是() AT1T5阶段,市区环境逐渐恶化,交通压力增大 BT1T3阶段,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 CT4T5阶段,市中心工业规模持续扩大 DT3T5阶段,郊区工业规模逐渐大于市中心xx1月菲律宾马荣火山(12341E,1315N)多次喷发,读世界部分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6期间,马荣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最有可能飘向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17马荣火山比较活跃,主要是因为其位于小板块与 A. 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B. 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 C. 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 D. 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18甲国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 A. 虚假城市化 B. 滞后城市化 C. 城市郊区化 D. 逆城市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城市化的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右图。读图,完成1920题。19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同的径流量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负相关 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 B C D20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xx年时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则xx年的径流量为1970年时的多少倍() A1 B2 C3 D4下图为xx我国住宅价格等级分布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最多的是A. 极高房价区 B. 极高房价区 C. 低房价区 D. 中低房价区22关于现阶段我国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极高房价区人口外迁 B. 极高房价区人口外迁C. 低房价区人口大量迁人 D. 中低房价区人口迁往高房价区23下列产业受极高房价影响最大的是A. 金融业 B. 种植业 C. 高新技术产业 D. 制造业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425题。24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x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xx年相等25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x年约为50% Bxx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二.综合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里兰卡中部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但由于技术落后,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状态。由我国某集团承建的 M 坝工程是斯里兰卡有史以 来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于 xx 年 1 月建成投入使用。材料二:斯里兰卡位置图及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1)与科伦坡相比,亭可马里的气温特点有何不同?请分析原因。(5分)(2)推测 M 坝工程发挥作用后,将对周围农业区的作物熟制产生怎样的影响? 请分析其原因。(4分)材料三 美国约2.6亿人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占总人口的83.7。大都市群大多近洋、沿海、临湖分布。日本大城市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三大都市圈,中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70%的人口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下的较小城市中。德国的中小城市都是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城市综合体,遍布全国,大城市分布较为分散。美、日、德三国均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但由于历史背景、社会经济条件等差异,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下图示意美、日、德三国城市化发展历程。(3)据图指出美、日、德三国近五十年(1960-xx年)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6分)(4)说明美、日、德三国的城市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材料二 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材料三 武汉别称“江城”,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140余个。(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4分)(2)描述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4分)(3)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4)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4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勃生是缅甸西南部最大的港口和历史悠久的大米贸易中心,是伊洛瓦底省省会,也是缅甸内涝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勃生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勃生河东岸,南距河口120公里,东距仰光约150公里,城乡人口众多。近年来,勃生河河岸及其附近大片的河谷湿地建成了港口辐射区和市民居住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也在不断加剧。图示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分布图。(1)运用外力作用规律,说明图中甲岛屿的形成过程。(4分)(2) 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勃生城市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4分)(3) 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勃生城市规模扩大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5分)武汉六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CADCD DCCBA BBCAD DABCC BDDBA26(1)亭可马里在北半球冬季气温略低,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大。成因:北半球冬季,亭可马里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气温略低;北半球夏季,亭可马里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且太阳高度略大,)气温 更高。(2)(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周围农业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或多熟)。原因:该地热量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三熟(或多熟)。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 均)旱季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导致作物只能雨季生长,熟制受到限制。该工程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调整了降水的季节分配),旱季农作物可以生长。(3)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整体水平较高;日本:城市化水平最高,速度最快; 德国: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美国城市化水平居于日本和德国之间。(4)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着眼大城市的中心地位,增强其创新、引领和辐射功能(2分)突出城市特色,优化城市结构。【解析】本题以斯里兰卡位置图及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为背景,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考查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图形中的信息可知,亭可马里在北半球冬季气温略低,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大。形成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等角度进行分析。北半球冬季,亭可马里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气温略低;北半球夏季,亭可马里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且太阳高度略大,)气温 更高。(2)考查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地位于热带地区,该地热量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三熟,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 均)旱季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导致作物只能雨季生长,熟制受到限制。该工程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调整了降水的季节分配),旱季农作物可以生长。(3)考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根据图形可知,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整体水平较高;日本:城市化水平最高,速度最快; 德国: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美国城市化水平居于日本和德国之间。(4)考查城市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模式,我国可以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着眼大城市的中心地位,增强其创新、引领和辐射功能,突出城市特色,优化城市结构。27(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并且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成为农业发展中心;紧邻长江干流,交通便利。(2)特征:城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断向(东)南方向(或下游)迁移。原因:该地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泥沙堆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码头的位置(城区交通中心)随之(向南)移动,城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3)洪涝:(梅雨)雨季时间长,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道淤积,水流不畅;高温酷暑:夏季78月由于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地处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散热困难,形成高温酷暑伏旱天气。(4)汉江、长江从武汉市区交汇,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解析】考查城市区位因素,气象灾害成因,河湖湿地的作用。(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从影响城市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提供水源与水运等方面分析作答。衰落原因与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的改变有关。(2)读图可知,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城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断向(东)南方向(或下游)迁移。原因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影响码头的位置随之向南移动,导致城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3)洪涝成因与梅雨天气及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有关;高温酷暑成因是伏旱天气导致的。(4)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有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28(1)河流入海口处,水体较浅,水下坡度小,海水顶托作用强烈,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随堆积体不断扩大升高,露出水面,形成河口冲积岛屿。(2)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而集中,多暴雨;位于河流下游沿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城市面积扩大,水泥地面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汇集到城市低洼地区,形成城市内涝。(3)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地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大气降水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建设导致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解析】(1)据图中经纬度或地理事物我看着该区域位于中南半岛。外力作用主要有侵蚀、搬运、沉积等。据图可知,甲岛屿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与崇明岛的成因相似。水体较浅,水下坡度小,海水顶托作用强烈,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随堆积体不断扩大升高,露出水面,形成河口冲积岛屿。(2) 城市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应从降水多、排水不畅等角度分析。该地区地处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而集中,多暴雨;据材料可知,勃生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勃生河东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据材料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积扩大,水泥地面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汇集到城市低洼地区,因此形成城市内涝。(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各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地理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地表水下渗量减少;则地下水水位下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大气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建设导致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