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检测B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10720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检测B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检测B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检测B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检测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88分)1.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组建中国同盟会B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C创办黄埔军校D建立广州国民政府2.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新文化运动B实业救国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3.“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其不意地发生猛攻敌人全线崩溃”这段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4.1925年4月8日,鲁迅致许广平的信中说总要改革才好。但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_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近几年似乎他们也觉悟了,开起军官学校来,惜已太晚。”以下对信中历史信息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火与剑”指暴力革命B“别人”指日本帝国主义C“还是如此者”指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学校”指黄埔军校5.下图是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刊登的一位风云人物,这是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6.下表中毛泽东系列活动的背景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B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C北伐战争开展D革命根据地创建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探索这一道路的起点是( )A秋收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遵义会议召开D红军长征胜利8.对下图徽章承载的历史事件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徽章承载事件距今(xx年)90周年B此徽章为了纪念人民军队建立C此徽章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D此徽章承载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9.我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0.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ABCD11.xx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组记者采访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问到他们敬佩的历史名人是谁,并说明理由。请你选出下列历史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 )A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B李大钊参加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C张学良主持重庆谈判D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2.“正月里采花无(哟)花采,采花人盼着红(哟)军来;三月里桃花红(哟)似海,四月间红军就(哟)要来”这首旋律优美、感情真挚的四川民歌,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它发生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3.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4.“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三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15.伍修权曾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诗中空格处应当填写( )A上海B南昌C遵义D延安16.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秋收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遵义会议长征的开始ABCD17.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B中共中央推行“左”倾错误主张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D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好18.美国某作家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BCD1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个“伟大传奇”是指(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同山会师D红军长征20.“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该纪念馆是( )A北伐战争纪念馆B南昌起义纪念馆C红军长征纪念馆D渡江战役纪念馆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2分)1.阅读下列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1)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3)诗中反映出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两个)(4)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被称为什么?请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蒋介石在他所控制的地方实行“清党”,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1927年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派也发动反革命政变。当日捕去共产党和革群众2000多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也以“清党”名义,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4月28日,李大钊和其他19名革命者从容就义。材料二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只剩下长征一条路。在长征途中,由于和共产国际失去联系,反而使中共开始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形势下,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领导上的错误的条件已经成熟。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1)据材料一,指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主要条件。(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96华诞,某班要开展以“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开天辟地的诗篇“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1)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星火燎原的浮雕、雕塑 A 作品:胜利的曙光井冈山会师B(2)A、B浮雕或雕塑中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分别有何突出的重要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战略转移的漫画 过草地(3)上图反映了党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在此事件中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请结合学所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内容及意义。(4)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