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查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641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查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查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查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查试题(含解析)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看觑(q) 罪愆(qin) 埋(mi)怨 功名未遂(su)B. 谛(d)听 笑靥(y) 斟(zhn)酌 残羹冷炙(zh)C. 哺(p)育 离间(jin) 伺(c)候 杳(yo)无音信D. 吮(shn)吸 蹩(bi)进 脑髓(su) 量(ling)体裁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埋mn;C项,哺b;D项,量ling。2. 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烦燥 敲诈 陨落 莫名其妙 B. 脉膊 造孽 自诩 相形见绌C. 誓愿 家具 赋予 委曲求全 D. 称颂 国粹 针砭 结外生枝【答案】C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企业管理者要审时度势,优化管理程序,抛弃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B. 科举的考试内容导致了中国文人死背硬记式地读经、抱残守缺式地作文、纸上谈兵式地议事的风气。C. 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D. 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答案】B.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食堂开放日,30名家长和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走进该校,体验食堂管理的各个环节,监管食品安全工作。B. 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C. 电影七月与安生中,女主人公七月与安生尽管天各一方,但纯真美好的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两人的心中。D. 随着旅游业转型升级,国人出游已经从走马观花观光游向以文化为导向的深度游转变,并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表意不明,“30名家长和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有歧义;B项,搭配不当,“是中国文化的奇葩”的主语应该是京剧;C项,语序不当,“尽管”应放在“女主人公”之前。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蓝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多层修饰语,看谁离谁最近,离得最近就应该紧挨着。关联词语,看前后主语是否一致,一致主语在前,不一致关联词语在前。“和”“或”顿号等注意查找逻辑对应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被字句,把字句前面加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此题D项,关联词语语序不当。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折,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戏,也可包含多个场次。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少数作品也有一本分为五折的,如窦娥冤。B.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婉约派作品语言含蓄,情感婉转缠绵。C. 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汉书,又名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D.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窦娥冤是四折一楔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B.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C.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D.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布衣,借指平民,也指未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B.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诚。C. 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具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D. 九宾,也称“九仪”,是古代一种普通的外交礼仪,由九名傧相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进献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谢:道歉C.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偷偷地D. 臣请就汤镬 就:接受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均之二策 乃知震之所在B.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汉亦留之以相当C. 臣乃敢上璧 遂乃研核阴阳D. 不如因而厚遇之 君因我降,与君约为兄弟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选文对蔺相如的刻画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如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氛围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知、大智大勇。B. 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只是缓兵之计,他的真实意图是将和氏璧完好地送还赵国,以兑现对赵王的承诺。C. 蔺相如叫门客将和氏璧送还赵国,秦王之所以没有杀他,是因为蔺相如所说的话有理有据,义正辞严,使秦王感到理亏。D. 蔺相如具为了国家利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怒叱秦王,持璧睨柱,从而迫使秦王婉言道歉并答案给赵国十五城。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答案】6. D 7. D 8. C 9. B 10. C 11. (1)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2)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和氏璧,从小路逃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解析】6. 试题分析:原文: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7. 试题分析:“九宾”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礼仪。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九宾”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礼仪。8. 试题分析:间:从小路。9. 试题分析:A项,代词,这;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都是连词,表目的,来。C项,副词,才;副词,于是,就。D项,副词,趁着,趁机;介词,通过。10. 试题分析:秦王之所以没有杀蔺相如,是因为秦国还想和赵国交好。11.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且”译为“况且”,“逆”译为“违背”,“衣褐”译为“穿上粗麻布衣服”,“亡”译为“逃出”。参考译文: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邑恐怕不可能。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死并不是难事,勇敢面对死亡这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左右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式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人却往往因为胆小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回来后有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就智慧和勇气来说,他可以说是兼而有之。三、默写与诗词鉴赏12.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云树绕堤沙,_,城堑无涯。(柳永望海潮)(2)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3)谈笑间,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苏轼定风波)(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薄雾浓云愁永昼,_。(李清照醉花阴)(7)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8)今两虎共斗,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 (1). 怒涛卷霜雪 (2). 今宵酒醒何处 (3). 樯橹灰飞烟灭 (4). 一蓑烟雨任平生 (5). 赢得仓皇北顾 (6). 瑞脑销金兽 (7). 梧桐更兼细雨 (8). 其势不俱生【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宵”“樯橹”“蓑”的写法。1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苏轼润州 代人寄远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赈济灾民暂时离开杭州来到润州,本词是苏轼假借妻子之口所写。姮娥:即嫦娥,亦代指月。(1)请赏析“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一句。(2)上阕将“飞雪”与“杨花”互拟,有什么好处?【答案】(1)拟人。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明月怜爱双栖的燕子,把光辉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妻子的孤寂却无人理会,则更添寂寞和相思;反衬,用燕子的双宿双栖反衬妻子的孤苦、凄凉;联想和想象,由妻子联想到姮娥,将二者进行类比,人间的妻子和月宫中的姮娥处境相似,都在孤寂地思念丈夫。(2)点明去年离别时和今年此时的时令和环境,时光流逝,冬去春尽,远人仍未归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飞雪”“杨花”都有漫天飞扬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构成洁白迷蒙的景象,象征着纯真而纷乱的情思,既有表情上的深度,又有形象上的美感。【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句的赏析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找打遣词造句、艺术手法会情感的抒发的独特之处,此题“明月怜爱双栖的燕子”是拟人的手法,“燕子的双宿双栖反衬妻子的孤苦、凄凉”“由妻子联想到姮娥,将二者进行类比”,通过这几种手法表达内心的情感。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此题注意从拟人、反衬和想象的手法的角度赏析。(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艺术效果的题目,答题的关键点是二者为何可以互拟,效果是什么,互拟的原因是“都有漫天飞扬的特点”,效果是“时光流逝,冬去春尽,远人仍未归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同父亲作用紧密相关的是另一个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作用。随着私有制以及财产由一个儿子继承的现象出现,父亲就对那个将来要继承他财产的人特别感兴趣。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爱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受我努力的支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 , , , 。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节选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A. B. C. D. 15. 母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16. 选文前三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17. 作者认为“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4. B 15. 母爱的积极面是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也不必担心会失去。母爱的消极而是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16. 采取对比的手法去说明父爱和母爱的不同,是选文的一大特色。如,对比手法的运用彰显了母爱与父爱的本质区别,母爱代表自然世界,父爱代表思想世界。 17. 母亲的良知,是母爱带给我们的健康、善良、快乐、安全感。父亲的良知,是父爱带给我们的坚强、理性、自立、责任感。成熟的人应该既有母亲的良知,又有父亲的良知。如我们既感性又理性,既有安全感又有责任感。(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4. 试题分析:注意文段中中“不是”“而是”的关系,在归纳内容、各自为一组。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答题区位,然后概括,此题根据文中的句子“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受我努力的支配”作答。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表现手法的题目,答题分关键是找到手法,然后解释并分析效果,此题的手法“对比”,对比的对象是“父爱和母爱”,效果是“彰显母爱与父爱的本质区别”。点睛:文章的艺术手法实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散文中较常见的从篇章的角度是抑扬的运用、以小见大的运用和对此的运用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一般为抒情、议论、描写、叙述等多种方式运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主要是对比、衬托等,从文句上看主要是修辞,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明确效果。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句子的含义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句子中的“良知”的内涵,然后谈具体的做法,通过文意看母亲的良知,是母爱带给我们的健康、善良、快乐、安全感。父亲的良知,是父爱带给我们的坚强、理性、自立、责任感。具体的要求是“成熟的人应该既有母亲的良知,又有父亲的良知”。五、作文18.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又是金风送爽的秋季,你们学校的运动会开过了吗?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是校园生活的重要记忆,也是我们生命成长的足迹。在运动会中,我们每个人所看到和感受到的都不尽相同:力与美、比赛与友谊、成功与失败、坚持与放弃、汗水与泪水、速度与激情、青春与梦想、个体与团队、亲自参与与路边鼓掌回忆往昔,你有哪些挥之不去的记忆?体验当下,又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书写规范,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不少于700字。【答案】坚持到底,绝不放弃既然无法逃避,那就挺身相迎,和挫折一较高下吧!强者把握命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勇往直前。在他们眼中,挫折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是无价之宝,无论谁都不会夺去。有一名推销员屡闪去拜访一位客户,跑了十几遍,可这位固执的客人始终不肯点头。有人问这位推销员:“他一直不肯答应,你为什么还不放弃,抓紧时间去拜访其他客户吧!”这个推销员缓缓地说:“因为他还没有说:“因为他还同有有说不。”常常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其实都只是一种考验,既然生命还没有对你说“不”,你又何必未战先降呢?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害怕听到别人的“不”,所以先对自己说“不”,不给自己机会的其实一直都是你自己。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富豪是一帆风顺,不经历失败的挫折就历为富豪的。正如美国成功学宗师拿破仑,希尔所说:“幸运之神要赠给你成功的冠冕之前,往往会用逆境严峻地考验你,看看你的耐力与勇气是否足够。李嘉诚14岁就因为父亲早逝缀学打工,当过茶楼堂仔、钟表店学徒、推销员;堆英东当过铲煤工、打铁工、风烟工、机场苦力,大半生都被港英政府掣肘、封杀;何鸿投得财牌,澳门恶势力抛出“八大条”,条条要置何鸿于死地;王永庆开砖厂失败,做木材生意更血本无归面对绝境时,他们没有绝望,所以他们成为了富人。这就是富人,富人就是这样炼成的!富人永远不停地奋斗着、努力着创造机会。对于富人而言,碰到的每一件小事,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机会,所以他们永不会绝望。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也量个着名的演讲家。他十分推崇面对逆境坚持不懈的精神。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产供销演讲是在一所大学的结业典礼上,演讲的全过程大要持续了20分钟,这之内,他只讲了两句话,而且是相同的: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这一场演讲是成功学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丘吉尔用他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如果真是有的话,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内容是从运动会中达到的感悟,后面具体的给出“力与美、比赛与友谊、成功与失败、坚持与放弃、汗水与泪水、速度与激情、青春与梦想、个体与团队、亲自参与与路边鼓掌”,以其中的一个为话题立意行文即可,注意不要脱离“运动会”。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从“运动会”的感悟中选取一个话题进行论证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