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0625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II)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36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3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38下面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39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 B C D 40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为、梁启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B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各种方式存在C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D历史研究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还要有口述历史相佐41有学者指出: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然分析其常见的美德高行,不外乎是让爵(父有高爵兄让弟袭)推财(兄弟分财推多取少)借交报仇(友有仇怨许身代报)清节(一介不取推财与人)等。与上述士人作为联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现象是A佛道盛行 B察举选官 C儒学正统 D刺史监察42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与此观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军事革命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商业革命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能源革命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文学革命苏轼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A B C D43一位明末清初的浙江大儒说:“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这一观点A是对西方法学理论冲击的反应 B实质是儒学法律思想的返本和再造C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时代特点 D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想44如果历史是一架巨大的钟摆,五四运动之后的前三十年,中国为追求现代化,基本上朝着丢失文化主体性的方向摆动;后七十年重新思考、定义、创造现代性,试图获得一份文化坚守。五四时期“丢失文化主体性”主要表现为:A废除文言旧体,开展文学革命 B反对尊孔复古,信奉天演进化C抨击封建礼教,宣传启蒙思想 D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4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下图所示A地的举措是A创办经济特区 B确定为开放城市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开发与开放浦东46下列标语口号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提出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文革时期“砸烂公检法”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平统一祖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 B C D471898年,如果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他能够去上海租界拜访好友在重庆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在广州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A B C D481862年,曾国藩提出了“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的观点。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张之洞又强调“以工商立国”、“以兵战为用”。这体现了当时A政府立国政策的转变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商本思想的逐渐形成 D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49下表是一组关于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方式程序罪名约40万约4.2万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举手一审制怠慢神与蛊惑青年6000501抽签据此可知雅典民主A体现了广泛代表性的特点 B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C明显具有原始民主的特征 D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50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不符合上述说法的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电话的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设置海南经济特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51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分类标准是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52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由此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应该是A工业革命对亚洲的影响 B反对殖民侵略的变革C富国强兵的革命浪潮 D现代化改革是救国之道53商鞅变法与同时代的吴起、李悝变法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在于A以法家思想为变法的指导思想B适合时代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方面的创新C通过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D全面彻底地扫荡了旧制度并确立了新的封建制5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55xx年希腊陷入债务危机,作为会员国,希腊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申请短期贷款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联合国安理会二、非选择题6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氨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3分)64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材料二 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10分)(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8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3分)拉萨中学xx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DCBDBCACDD1112131415DDBC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1题答案:(13分)(1)特征:圣地亚哥年降水量小;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比重大。(3分)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4分)(2)M河流域内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处于汛期时,流速快,搬运能力强,可搬运大卵石;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则搬运细沙;M河流域落差变化大,降水变率大,造成河流流速变化大,出现卵石与细砂同存现象。(3点即可,6分)。2题答案:(13分)(1)有利方面:地处热带,全年气温高,光热充足,生长期长;西南季风到来,降水丰沛,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方面:西南季风来得早晚、风力强弱等不稳定因素,易造成水涝和干旱。(8分)(2)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加强研究,力求准确预测预报建立建全灾害预警系统做好灾后的救灾管理工作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5分)3题答案:(14分)(1)(6 分) 南部以高原为主,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2)(8 分) 乙地气候特征: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年平均气温高。(4 分) 成因:地势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位于沿海地区;受沿岸暖流影响强。(4 分)政治参考答案12345678910ACDCACCBDB11121314151617181920AACACBBDCD26(10分,每点5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的文化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精神动力和文化软实力。韦思浩老人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拾荒不是为了补贴家用、而是捐资助学等事迹将推动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定的文化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实践发生深远持久的变化,特别是优秀的文化能塑造人,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这样一位有爱心的教育者、活到老学到老的韦思浩老人塑像能激励人们努力学习、帮助他人,努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7(12分,每点3分)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市民下乡”,通过养老、休闲等消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能人回乡”,通过高素质劳动者创业、带领,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亦可给分)。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兴乡”,可以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三乡”工程,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尤其是城镇人才、资金向农村流动,从而促进农村发展。28(12分,每点3分)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防止意识形态多元化。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进一步巩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 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有利于全而推进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9(16分,每点4分)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倡导”符合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倡导”促进网络空间安全与繁荣,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倡导”有利于实施“互联网+”战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倡导”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准则,彰显了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高三第四次历史答案:15 A.B.B.A .B 610 B.B.B.D.B 1115 B.B.C.C.C 1620 C.D.D.B .C31.【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每项,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3)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32. 【答案】(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