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491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第六次(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xx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C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2.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C.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D.孰优孰劣十分明显3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 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B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D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4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5.中国社会史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积极而又务实的思潮”,“这一思潮基本上紧扣帝国建立前两百年整个政治生活所关心的两大实际问题:一是富国(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二是强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或主权)。”掀起“这一思潮”的学派是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6.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7.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休养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D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9.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10.李贽驳斥轻视和贬低商人的传统观念,指出:“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赀,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更有甚者,商人“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这反映出当时 A官商勾结,贿赂成风 B商业资本力量雄厚,商品经济发达 C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D商业发展严重依赖于封建官府11.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12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最恰当的是 A追求神仙乃是士人普遍风气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 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13.“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A人文主义 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 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 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 致良知14.某思想主张“走出修道院,大步跨入生活的集市,把规矩渗透到尘世生活,并以不懈努力的创业精神和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积极进取增加财富,践行自己的神圣责任,光大上帝的荣耀。下列与该思想明显不符合的是A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B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贪财,而是上帝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C上帝凭耶稣的救世功劳而赐予信徒灵魂的超自然恩赐,人们可通过祈祷求得一切 D上帝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15.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16.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A权利法案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天演论17. 图为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A.实现了当时那个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B.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范围广阔而又登峰造极的成就C.把高度的科学观察、分析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在一起D.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新时代的巨人18.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智者学派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B 智者学派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C 智者学派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 D 智者学派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19. 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20.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18世纪的美国 B.伏尔泰的主张是保守落后的C伏尔泰认为贵族政治与平民政治是可以兼容的 D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21.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白己理性的自由。”康德在此A.推崇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B.强调了自由就是天赋人权 C.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D.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22.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 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 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 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23.世纪的法国社会崇思鄙行,揭示事物原理的“自由艺术”广受尊崇,将原理付诸实用的“机械艺术”则隐晦无闻。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描述农业耕作、运河御水、造纸印刷、丝绸织造等各门技艺的精美图版有600幅。狄德罗在此体现出的思想是 A. 社会契约 B. 民主共和 C. 宽容博爱 D. 理性平等24.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批判神权统治 B构建民权政府 C鼓吹人性解放 D主张平等自由二、综合题(共三小题,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激荡的时代,它所统辖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摘自全球通史材料二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材料三 北宋兴起的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缺)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材料四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7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的影响。(4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四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6分)26.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又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依据材料,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7分)(2)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8分)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答案CBBDD CDDCC DBCCB BADDC ACDB25.【答案】(1)表现: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晓市、草市(或:市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或:都市商业繁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每点2分,答任意三点即可,最高不超过7分)作用: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开辟)起了重要作用。(举例及作用各1分,共6分)(2)影响: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2分)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2分)(3)“新”的表现: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2分)社会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2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2分)26.【答案】答案 示例一:论题:社会进步促进了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阐述: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后,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要求以人为中心,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近代人文主义产生了,此后的宗教改革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满足于仅仅对人性的尊重而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启蒙运动在这时兴起,人文主义发展到了理性主义阶段。 随着近代政治、经济的发 展,人文精神的内涵逐渐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展,这些都表明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近代人文精神得到了发展 示例二:论题:近代人文精神向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扩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阐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顺位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潮流,各国为顺应自由主义而进行的改革,也反映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在浪漫主义流派的文学、美术和咅乐中,对人性的挖掘,对社会现象的揭露,这些都推动了社会进步。27.【答案】(1)同:批判君主专制统治,用分权的方法限制最高统治者的权力(2分)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1分)异:经济基础不同:中国是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西方是资本主义经济;(2分)思想主张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2分)(有其它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2)中国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4分)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