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377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0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 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 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均可实现自给自足D. 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增加1kg,至少需要生产者100kg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4选出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一组是( )A公园、桃花林、一只百灵鸟、绿柳B公园、各种青草、一只百灵鸟、一朵桃花C公园、一群百灵鸟、一只燕子、一朵桃花D公园、桃花林、一只燕子、绿柳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6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 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C.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D.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8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过程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10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物质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C萤火虫发光属于生态系统中行为信息的传递D生产者积累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能量从大象流向该蜣螂体内B. 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 一只兔被一匹狼捕食,能量的传递效率最大为20%D.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为生产者提供物质和能量12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同学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封成生态缸,然后将其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为小鱼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氧气B.小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C.小鱼以植物为食并获得能量,植物从小鱼的粪便中获得营养和能量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环境中,小鱼和植物都将会死亡13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凋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15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16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17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B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040年期间比2030年期间强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D该生态系统在305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5070年期间要多18下边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B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C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D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19至xx年底,我国国内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239只,而以长期合作研究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见下表: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合作国家美国日本泰国奥地利西班牙合计由中国提供8只4只2只2只2只18只繁殖幼子4只4只1只9只A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20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假如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A. 45 kg B. 22.5 kgC. 90 kg D. 20 kg21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常在依山傍水的区域修建湿地公园。一方面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注重人工池塘或湖泊的清澈与美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地公园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 调查湿地公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 湿地公园中人工林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D. 人工种植的荔枝树比自然荔枝种群的抵抗力稳定性高2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二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23细菌常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其主要原因是( )A. 形体微小 B. 结构简单 C. 容易鉴别 D. 繁殖速度快24基因工程中剪切基因的工具是( )A. 运载体 B. DNA连接酶 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 RNA聚合酶25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下列研究方案能实现其目的是( )选项方案目的A诱导人胰岛B细胞和奶牛卵细胞融合培育转基因克隆奶牛B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植物叶绿体中防止外源基因扩散C通过体外培养或体内培养骨髓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D用胃蛋白酶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块制备动物细胞悬浮液2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C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27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 B. C. D. 281983年,美国某基因公司的一名科学家提出了蛋白质工程这一名词。随着分子生物学、晶体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蛋白质工程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B. 用蛋白质生产的电子元件,具有体积小、耗电少和效率高的特点C. 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是直接对该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D.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的功能出发设计预期蛋白质的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29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A是c;是b;是a B是a和b;是a;是bC是a和b;是b;是a D是c;是a;是b30据下图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结合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应用限制酶、同时切割二者B.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C.与启动子结合的应该是RNA聚合酶D.能够检测到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的受体细胞中,也一定会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二、非选择题(共60分)31(每空2分,共14分)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 _。(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 _、 _。(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 _。(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 _kg。(5)图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树和蚕用于 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同化的能量属于第 营养级所含的能量。3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xx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xx年至xx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的形式进行流动。(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_(填数字序号)。(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特点(3分)。(4)若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2分)。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克。(5)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一条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_。3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块玉米大豆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和能量(单位:107kJ)流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_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2)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现大豆间种能够使玉米长势更好的主要原因是_(2分)。(3)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请写出一种对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方法:_。(4)第二营养级能够从该生态系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107kJ。(5)无论是单种还是间种,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低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_,而栽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_(2分),所以需要合理密植。3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我国科学家张道远先生通过从耐旱灌木白花柽柳中克隆得到TSOD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化到棉花中,获得了具备更强抗旱性的T4代转基因棉花株系。下图为转基因抗旱棉花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表示用_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有_(2分)。步骤一般用_处理农杆菌,使其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2)将重组质粒导入棉花细胞除步骤所示的方法外,还可采用_和_。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的受精卵,则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3)外植体培养成为试管苗的过程采用了_技术,利用了_的原理,步骤分别表示_(2分)。(4)为了确定抗旱转基因棉花是否培育成功,可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作探针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再移栽到干旱土地进行个体水平鉴定棉花植株的抗旱性。35(每空2分,共14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lB酶(1)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 _基因组DNA作模板。(2)右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 和 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 _。.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4)据图1、2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 ;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单选)。A.50 B.60 C.70 D.80注:酶的热稳定性是酶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通过其活性的保持程度来反映的.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lB酶的热稳定性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 。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 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0每题2分,共40分)1-5 DCCCD, 6-10 DBCDB, 11-15 BCDBA,16-20 DDDCA, 21-25 CCDCB, 26-30 CCCAD二、非选择题(共60分)31(每空2分,共14分)(1)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作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作为载体(2)无机环境丁 甲丙 (3)增加 (4)2125(5)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一3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有机物(或含碳的有机物) (2) 光合 (3)物质循环(1分)、能量流动(1分)、信息传递(1分)(共3分)(4)竞争(1分)和捕食(1分)(共2分) 875 (5)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答对1条即可)3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垂直 抵抗力(2)互利共生 根瘤菌能够通过固氮作用(1分)提高土壤中氮养料的含量(1分)(共2分)(3)引入玉米螟天敌或培育具有抗虫性的玉米(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4)3(5)固定的太阳能太少固定相同的太阳能(1分),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1分)(共2分)3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1)PCR技术 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分)、DNA连接酶 (1分) (共2分)Ca2+(或CaCl2)(2)花粉管通道法 基因枪法 显微注射法(3)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1分)、再分化(1分)(顺序不可更换,共2分)(4)抗旱基因(TaMnSOD基因、目的基因) 35.(每空2分,共14分)(1)嗜热土壤芽孢杆菌(2)Nde BamH (3)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BglB酶(4)失活 B (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