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0355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从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得知A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B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C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D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2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材料反映了A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B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C科技进步助推商业活动D民间私印动摇统治基础3两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涉及的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范畴,都与当时生产生活实际直接相关。魏晋时期的九章算术注不但推证了原书各面积、体积公式的正确性,还在推证过程中提出了“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来贯通各公式的关联。明朝的几何原本最大的优点在于运用了具有确定性的演绎推理的方法和严密的逻辑结构。据此可知我国古代数学A具有浓厚的实用性特征B注重理论的探讨和概括C冲击了儒家的传统规范D由传统到具有近代色彩4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下列学术著作中属于“实学”范畴的是A论语集注B本草纲目C朱子语类D四书章句集注5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A仁爱至上B人文关怀C强调民本D批判怀疑6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各项,属于汉赋的是A“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7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化中心南移B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C北宋时期出现学术中心南移趋势D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8明代短篇小说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有着非常精彩的描绘。据统计,在“三言”“二拍”近200篇作品中,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近70篇,一些商人发家致富的事迹也成为描述的对象。这折射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B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C市民阶层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军D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9封泥(见下图)是一种官印的印迹,为古代缄封简牍钤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其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下列对于封泥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封泥的出现顺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需要B封泥具有非同寻常的考古学术价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C封泥文字能佐证古代文献记载的官制、地理的真实性D封泥的出土印证了当时社会流行书写字体的实际情况10据资治通鉴记载:“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时穆宗荒纵,为之改容,悟其笔谏也。”柳公权擅长的书法是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11陈衡恪曾评价某类中国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非仅画之范围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颇占势力,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下列作品符合其主旨的是 A B C D12“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里描述的是A戏剧艺术的象征虚拟B诗词歌赋对仗工整C思想与科技成就显著D文人绘画抒情达意二、非选择题13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 市民文化的崛起是南宋杭州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特点。林正秋(宋史研究专家)材料三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2)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及火药武器,但是,16、17世纪欧洲造出来的火炮和燧发枪从工艺和爆炸性上远远高于中国。17世纪英国的波义耳提出了化学概念,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清晰阐述了质量守恒定律,同年他的初等化学概论一书出版,列出了33种元素以及化学方程式。1825年,歇夫列里提出了黑色火药的化学反应式:2KNO3+3C+S=K2S+N2+3CO2,据此配制火药的最佳比例为:硝7484、硫1184、炭1132。英国按照这个方程式配制的炮用火药比例为7484、硫1184、炭14;枪用火药比例为硝75、硫10、炭15,无论哪种配方,爆炸力都大于中国清朝仍在使用的传统配方:硝80、硫10、炭10。摘自许春风谈对必修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提取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联系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答案】C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印刷术的发展。由材料“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可见,唐朝时期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应用,日历印刷品在市场大量行销,表明科技进步助推商业活动,故选C。唐朝时活字印刷术尚未出现,故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3【答案】D 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科技。论语集注是南宋朱熹的著作,与“明清实学”不符,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的医学著作,与“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联系”相符,故B项正确;朱子语类是记录朱熹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的著作,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而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所以两者反映的思想共性是肯定人的价值,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B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无法体现仁爱至上的思想,故A项错误;关睢、兼葭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信息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故C项错误;关睢、兼葭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信息无法体现批判怀疑,故D项错误。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汉赋辞藻华丽,笔法铺张,故A项正确;B项是唐诗,C项是宋词,D项是楚辞。7【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文信息“北宋的词家”、“前期”、“全都是南人”和“后期”、“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可知,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意。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学。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世俗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未体现专制王朝的历史命运,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市民阶层壮大,但并未成为社会的主力军,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明代小说以市民为主人公和商人成为描述的对象,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故D项正确。9【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流行于秦汉时期的“封泥”,是一种官印的印迹,是威严的象征,与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信息相符,A项说法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故排除;秦汉时期的“封泥”,对研究秦汉时期的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项说法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故排除;由材料“封泥是一种官印的印迹,为古代缄封简牍钤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可知封泥对研究秦汉时期的官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C项说法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故排除;官印采用的是小篆字体,而当时社会流行的书写字体是隶书,D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目要求。1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据材料信息“柳公权”“心正则笔正”可知是指“字体方正,可称楷模”的楷书,故B正确。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根据材料“意趣高尚”“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可知材料是对文人画的评价,故D项正确。12【答案】A 13【答案】(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顶峰。主要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2)主要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3)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成就、文学成就、宋明理学等,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概括、归纳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观点”根据题文信息“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主要表现”结合北宋时期科技发展的相关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影响”结合宋代文学艺术发展的相关史实概括作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信息“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封建统治、人性和中华民族的影响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14【答案】举例:科技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1619世纪,火药的不同发展状况是中西方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明中期以后至清前期,中国专制集权政治,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方式的落后,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使中国科技难以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过渡。16世纪以来,思想解放运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逐步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都刺激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社会各领域的落后制约了科技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伍,成为近代中国灾难的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