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8).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0342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29)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拟核DNA能复制并指导蛋白质合成B动物细胞的膜蛋白都能够协助跨膜运输C人体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均能通过核孔D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均是在叶绿体内合成【答案】A【解析】细菌拟核DNA贮存有遗传信息,能复制并指导蛋白质合成,A正确;动物细胞的膜蛋白,具有运输载体作用的膜蛋白能够协助跨膜运输,B错误;人体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不一定都能通过核孔,例如核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包括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淀粉的合成与叶绿体有关,D错误。2为了研究缺失叶黄素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并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温度和C02浓度等条件均适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klx)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光照强度(klx)光合速率最大值时C02吸收量mg/(100cm2h)黑暗条件下C02释放量mg/(100cm2h)植株甲13126植株乙393014A植株甲因缺少叶黄素而使得叶片呈现黄色,且呼吸速率降低B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作用所需C02只来源于呼吸作用C光照强度为lklx时,植株乙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呼吸速率D光照强度为3klx时,甲、乙两植株固定C02速率的差为4mg/(100cm2h)【答案】D【解析】据表格数据分析,甲的呼吸速率比乙低,但叶黄素是黄色,缺少叶黄素会使叶片呈现其他色素的颜色,一般为绿色,A错误;据表格数据,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所需CO2来自呼吸作用和外界环境吸收,B错误;据表格数据,植株乙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为3Klx,所以在光照强度为lklx时,植株乙的呼吸速率大于其光合速率,C错误;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甲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固定CO2量呼吸作用释放CO2量+光合作用净吸收CO2量6+1218 mg/(100cm2h);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株乙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4 mg/(100cm2h),即此光照强度下甲、乙两植株固定C02速率的差为4mg/(100cm2h),D正确。3已知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将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中偶尔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杂色体未分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母本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B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YC这只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内肯定有Y染色体D母本产生配子时肯定发生两条同源X染色体不分离【答案】B【解析】已知体细胞中含一条X染色体的是雄性(如6+X,6+XY,6+XYY,其不育),含两条X染色体的是雌性(如6+XX,6+XXY,都是可育)。将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中偶尔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则该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XbXbY,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或XBY,说明亲本白眼雌果蝇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结果生成了极少量含有二条X染色体和没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母本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中,A错误;后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XbXbY,B正确;后代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或XBY,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C错误;母本产生配子时,可能发生了两条同源X没有分离,D错误。4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果皮深绿条纹对果皮浅绿色为显性。将果皮浅绿色的四倍体西瓜(aaaa)和果皮深绿条纹的二倍体西瓜(AA)间行种植。待开花后自然传粉,并收获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甲。第二年,将种子甲与二倍体西瓜间行种植,自然传粉后,种子甲长成的植株所结的果实(注:果皮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而来)A全部为无子西瓜 B全部为有子西瓜C果皮浅绿色的为有子西瓜 D果皮深绿条纹的为有子西瓜【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将果皮浅绿色的四倍体西瓜(aaaa)和果皮深绿条纹的二倍体西瓜(AA)间行种植,四倍体植株有可能接受四倍体的花粉,种子的基因型为aaaa;也有可能接受二倍体的花粉,种子的基因型为Aaa。如果种子是aaaa,受以二倍体AA的花粉后其长成西瓜的果皮的基因型为aaaa,即浅绿色,种子的基因型为Aaa,为有子西瓜;如果种子是Aaa,受以二倍体AA的花粉后,其长成西瓜的果皮的基因型是Aaa,即深绿带条纹,而三倍体Aaa形成配子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卵细胞,因此形成无籽西瓜。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后代果皮浅绿色的为有子西瓜,果皮深绿条纹的为无子西瓜,故选C。5科学家在用向日葵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A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向日葵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某种抑制物分布不均造成的C生长素对向日葵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之一D结合顶端优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不会抑制向日葵的生长6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强B群落中的生物在垂直结构上分层分布,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森林的营养结构最为复杂,因此它是各种群落演替的终点D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种群的取代,最终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B【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都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如光等充分利用,B正确;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最终演替出森林,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C错误;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及优势种的变化,最终使生物多样性增加,D错误。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木与木相摩则然(燃)”的“然”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的“夫遂”是单质C“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是催化剂D“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的“瓷”是硅酸盐产品【答案】B【解析】A、“木与木相摩则然(燃)”,燃烧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选项A正确;B、“夫遂”是古人用于日下取火的凹形铜镜,属于合金,为混合物,不是单质,选项B不正确;C、“曲蘖”是催化酶,为催化剂,选项C正确;D、“瓷”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D正确。答案选B。8a、b、c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Bb的二氯代物有三种Ca、b、c三种物质均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Da、b、c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甲烷的结构为正四面体,a中含有-CH2- 结构,所以a中所有碳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有机物b存在-CH2- 、两种结构的碳,所以2个氯原子都连在一个-CH2-,结构有1种,2个氯原子分别连在2个不同的-CH2-上,结构有1种,共计有2种,B错误;b物质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a、b、c三种物质分子式均为C5H6,但是结构不同,因此a、b、c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正确选项D。点睛: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的问题,依据是乙烯的平面结构、乙炔的直线结构、甲烷的正面体结构进行分析,甲基中最多有1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可以共平面。9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将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混合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检验碳的氧化产物为CO2B将饱和NH4HCO3溶液与饱和食盐水混合探究NH4HCO3和NaHCO3溶解度相对大小C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42-D向某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充分反应可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答案】B【解析】A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检验,故A错误;B将饱和NH4HCO3溶液与饱和食盐水混合,可析出碳酸氢钠,可探探究NH4HCO3和NaHCO3溶解度相对大小,故B正确;C白色沉淀为AgCl或硫酸钡,则原溶液中可能含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且二者不能同时存在,故C错误;DFeCl2溶液通入足量Cl2,生成氯化铁,将原物质除去,应选Fe粉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解题关键: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混合物分离提纯,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易错点A,酸性条件下不能生成CaCO3沉淀。10X、Y、Z、W、Q为短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其中Q在同周期中的原子半径最小。下列说祛正确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B简单离子半径:YZWQCX、Q与氢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溶液能使石蕊试纸变蓝D常温下,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生成有色气体【答案】A【解析】X、Y、Z、W、Q为短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其中Q在同周期中的原子半径最小,Q为氯元素,由表得:X-N、Y-O、Z-Al、W-S,A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故A正确;B简单离子半径:W、Q的简单离子比Y、Z的多一个电子层,WQYZ,故B错误;CX、Q与氢元素所形成化合物NCl3的溶液中含HClO,能使石蕊试纸褪色,故C错误;D常温下,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即浓硝酸与Z的单质反应产生钝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11某新型中温全瓷铁一空气二次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O2-从a移向b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O2-C充电时1molFe 氧化为FeOx,转移2xmole- D充电时a 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答案】A【解析】放电时a极空气中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则b为负极;放电时a极连接电源正极为阳极,b极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A放电时原电池中阴离子O2-从正极a极移向负极b极,选项A正确;B放电时负极氢气失电子产生氢离子,电极反应为H2-2e-=2H+,选项B错误;C充电时1molFeOx还原为Fe,转移2xmole- ,选项C错误;D充电时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选项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的判断,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答时注意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是否存在交换膜等。12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硫酸亚铁装入下图所示的装置a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SO3、SO2,应该先检验SO3B装置b中的试剂为Ba(NO3)2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C装置c中的试剂为酸性KMnO4溶液,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D装置d之后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答案】A【解析】硫酸亚铁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先把混合气体通过氯化钡溶液中,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三氧化硫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因此分解的气体产物中应该先检验SO3,A正确;如果把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硝酸钡溶液中,因为二氧化硫溶于水溶液显酸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用硝酸钡溶液的问题是:无法判断使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二氧化硫还是三氧化硫,B错误;装置c中的试剂为酸性KMnO4溶液,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的SO2,如果溶液褪色,证明存在SO2;C错误;装置d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因此装置d之后无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D错误;正确选项A。点睛:三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三氧化硫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而二氧化硫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二氧化硫与可溶性钡盐不一定不发生反应。13类比pH的定义,对于稀溶液可以定义pC=-1gc。常温下,某浓度的H2A溶液在不同pH下,测得pC(H2A)、pC(HA-)、pC(A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A曲线表示pC(HA-)随pH的变化B当pH=1.40时,c(H2A)c(A2-)c(HA-)C常温下,=104.50D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2A)+c(HA-)+c(A2-)的值相等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铜焰色反应发绿色光,绿光对应的辐射波长为500570nm。用该光照射下表金属表面,已知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是( )金属钨钙钾铷W0(10-19J)7.265.123.603.41A钨B钙C钾D铷【答案】 C【解析】当入射光的能量大于表金属时,便能发生光电效应,而入射光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c,根据E=h=hc,绿光辐射的对应的能量3.9810-19J3.4910-19J,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是钾,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一架无人机质量为2kg,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恒定。该无人机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关闭动力,其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人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72mB68s内无人机下降C无人机的升力大小为28ND无人机所受阻力大小为4N【答案】 D【解析】无人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2824m=96m,选项A错误 68s内无人机减速上升,选项B错误;无人机上升的加速度a1=vt=246m/s2=4m/s2,则F-mg-f=ma1;减速上升的加速度:a2=vt=242m/s2=12m/s2,则f+mg=ma2;联立解得升力大小为F=32N;无人机所受阻力大小为f=4N,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关键是搞清v-t图像的物理意义,即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通过v-t图像求解飞机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16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可抽象为物体在斜坡上的平抛运动如图所示,设可视为质点的滑雪运动员,从斜坡顶端O处,以初速度vo水平滑出,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P点,OP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则滑雪运动员到达P点时的动能与滑出时的动能比值为( )(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 37=0.8)A B C D【答案】 C【解析】滑雪运动可抽象为物体在斜坡上的平抛运动。设水平位移x,竖直位移为y,OP=L,结合几何关系,有水平方向上: ,竖直方向上,联立可得: ,运动员达到P点的速度,故滑雪运动员到达P点时的动能与滑出时的动能比值为,故选C【点睛】运动员做平抛运动,到达P点时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tan37,结合分位移求出时间,再由速度的合成求出到达P点的速度,即可求解动能的关系17一半径为R的半球面均匀带有正电荷Q,电荷Q在球心O处产生物的场强大小E0=kQ2R2,方向如图所示.把半球面分为表面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如图甲所示,上、下两部分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电场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1、E2;把半球面分为表面积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左、右两部分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电场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3、E4.则( )AE1kQ4R2 BE2=kQ4R2 CE312EO=12kQ2R2=kQ4R2,而E212EO=12kQ2R2=kQ4R2,故C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分析半球壳在O点的场强方向,再比较场强的大小关系根据E=kQr2,结合左右两侧球壳上点电荷到O点距离的关系,进行分析1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A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多D电源的效率降低19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为90的人造地球卫星被称为极地轨道卫星,它运行时能到达南北极区的上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观测和应用的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都采用这种轨道。如图,若某颗极地轨道卫星从北纬45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首次运行到南纬45的正上方用时45分钟,则A该卫星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km/sB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4C该卫星轨道半径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之比为1:4D该卫星加速度与同步卫星加速度之比为2:1【答案】 AC【解析】由于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km/h,故A正确;由题意可知,卫星的周期:T=3609045min=180min=3h,而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故它与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8,故B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r2=m2T2r,解得r=3GMT242,该卫星轨道半径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之比:rr同步=3TT同步2=33242=14,故C正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r2=ma,解得a=GMr2,该卫星加速度与同步卫星加速度之比为aa同步=r同步2r2=412=161,故D错误;故选AC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有一光滑小孔P,轻绳穿过小孔,一端连接质量为1kg的小物块c,另一端连接质量为0.1kg的物块b,b、c均静止,绳子竖直部分长1.6m。质量为0.1kg的弹丸a以水平速度v0=8m/s击中b且留在b中,已知c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5倍,重力加速度为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击中b过程系统产生的热量为2.4JBab摆动过程中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为60C绳子对ab的最大拉力为2ND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答案】 BD【解析】A弹丸a击中b且留在b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av0=(ma+mb)v,v=4m/s;系统产生的热量为:Q=12mav02-12(ma+mb)v2=120.182-120.242=1.6J,故A错误;B设ab摆动过程中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12(ma+mb)v2=(ma+mb)g(l-lcos),解得=60,故B正确;C弹丸a刚击中b且留在b中时,绳子拉力最大,T-(ma+mb)g=(ma+mb)v2l,T=4N,故C错误;Dc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5倍,等于5N,大于绳子的最大拉力,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D正确;故选:BD21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闭合导线框ACDE(由柔软细导线制成)挂在两固定点A、D上,水平线段AD为半圆的直径,在导线框的E处有一个动滑轮,动滑轮下面挂一重物,使导线处于绷紧状态在半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设导线框的电阻为r,圆的半径为R,在将导线上的C点以恒定角速度(相对圆心O)从A点沿圆弧移动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导线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B当C沿圆弧移动到圆心O的正上方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C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图中ADC30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导线上C点的电量为D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导线框中产生的电热为【答案】 AD【解析】A项:设转过角度为=t,根据几何知识知,线框上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积: 磁通量为=BR2sin=BR2sint,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楞次定律知电流的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故A正确;B项:根据知e=BR2cost,C沿圆弧移动到圆心O的正上方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故B错误;C项:根据知,故C错误;D项:根据B项知电动势有效值为,故电热,故D正确。点晴:本题关键明确交流四值中最大值、平均值、瞬时值和有效值的区别,会根据几何知识写出交流的表达式,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