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341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II)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24=48分)1、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领导的团队经过长达20年的科学实验和潜心研究,突破以现代计算机发明者冯诺依曼命名的体系结构的局限,并将其结构进行扩展,研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超级操作系统,解决了网络安全性低、用户难在同一个终端上跨平台操作的难题。材料表明,他们的成功在于()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研究的积累用理论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A B C D2、家里的电路断了,不用找电工,只需用笔画一下,就完成接驳。哈利波特里的梦幻在中关村的研究团队里变成了现实。他们所研发的液态金属可以是像水一样的流体,也可以是固体;既是导体,也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材料;甚至可以将其注入身体固化为骨骼。该团队的重要贡献在于将室温下可以流动的电子引入了印刷电子。这表明() 创新更新工具,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使梦幻变为现实科技进步绘制远景,事物属性日新月异 人类把握事物本质创造新的物质形态A B C D3、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和国家重视创新的哲学依据是辩证法的否定观的要求 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创新精神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A B C D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说明( )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主观符合客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目标和归宿A. B. C. D.5、当社会发展将人们卷入追逐物质享受和技术体验的浪潮后,人们津津乐道于其中,但是,当下越来越多人的却发现自己的生命与心灵和自然新行新远。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人们的这种思想意识的变化是在人与社会互动的实践中形成的取决于人的认识的发展程度受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是好是坏并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A B C D6、xx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A. B. C. D. 7、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从哲学角度看,这主要是基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意愿是党的一切言论行动的出发点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合乎民情民意的政策才能指导实践活动A.B. C.D.8、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将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了税率结构,大幅拉了中低档税率级距,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中低收人人群。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是基于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满足中低收人人群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变革上层建筑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A. B. C. D.9、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是基于具备历史思维能力是发现历史规律的基础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社会历史发展受客观规律支配,并通过历史事件表现出来深入研究历史可以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指导当前工作A B C D1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xx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对青年人的启示是 追求个性发展,青年人要放飞梦想,自我实现素质成就人生,青年人要勤学善思,持之以恒劳动创造价值,青年人要积极奋进,奉献社会人生重在进取,青年人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A. B.C. D.11、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一代一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与我们每一个人情感相连、命运相系,是我们精神的归宿、初心的原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原因在于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奋斗的精神红色基因能校正时代的价值坐标 继承红色基因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A. B. C. D.12、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xx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A. B. C. D.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以往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这一意见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前提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正确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A. B. C. D. 14、黄大年是新时期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民族振兴不惜以身许国的先进楷模。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立足于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崇高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导向作出正确价值判断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A. B. C. D.15、在历史长河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正如北方民歌产生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南方的神话产生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一样。可见,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各不相同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地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A. B. C. D.16、“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诞生于30多年前,一直受到人们的深深喜爱。她唱出了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深祝福,听着这首歌曲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怀抱着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走向了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这表明爱国主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优秀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的功能 优秀文化具有亘古不变的内涵和生命力A. B. C. D. 17、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蕴含着城市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文化的前进方向A B C D18、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目标,应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善于发挥乡规民约在扶贫济困中的积极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这说明乡风文明能够为贫困群众奋发脱贫提供精神支撑乡风文明是贫困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直接成为改变贫困的物质力量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实现和行为的选择A B C D19、“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这一论断启示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要夯实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基础地位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条件 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A B C D20、漫画如影随形说明人的文明素养取决于成长的环境培育文明风尚要加强文明家庭建设弘扬时代新风应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A B C D21、春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需求,集中体现在各种年俗活动中。以往,“吃顿好的”“走走亲戚”“拜拜年”,如今,人们过年的方式呈现多样化,有人“北上赏雪”,有人“南下避寒”,有人过“健身年”。新年俗的出现折射出传统春节文化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年俗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事物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 事物的现象与其本质都是直接统一的A. B. C. D. 2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 B C D23、当重庆市川剧亮相匈牙利“布达佩斯之春”艺术节、在多瑙河畔的匈牙利国家剧院登台演出时,从未观看过中国川剧的匈牙利观众被川剧经典李亚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高亢激越的川剧声腔深深迷住了。这反映了()川剧艺术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华戏曲文化在交流中向世界传播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实现了创新融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A B C D24、我国是一个数千年农业文明古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农事节庆习俗。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xx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和举办此节日有利于展现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具体展示农民情感,助力乡村振兴复兴农耕文化,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发挥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A.B.C.D.二、非选择题(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处理好“立”和“破”的关系。一方面,新规矩没有出台前,老规矩要继续用,确保改革期间政府各项职能的履行连续稳定,不“立”不“破”;另一方面,原有的政府机构设置与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不完全适应,只有在法治轨道上,破解原有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造成职责缺位、权责脱节、效能不高等问题,才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不“破”不“立”。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好国家机构改革中的立和破的关系。(1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坚持党的领导是深化国家机构改革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国家机构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机构职能体系的重大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xx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建议;同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决定,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整国务院组成部门,新组建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更加关注民生、为民谋利。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深化国家机构改革。(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记有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中央电视总台创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全社会热情点赞,好评如潮。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以生动的形式、易懂的表达,为“高大上”的精神赋予接地气的载体,推动了先进精神的广泛传播。节目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使用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典故,解读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等重要论述,显示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人民”这两个字的分量,展现了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对古代仁政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的哲学依据。(10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塞罕坝历史上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康熙设立木兰围场,塞罕坝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期,国势衰微,为弥补国库亏空,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推动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369名青年踏上了塞罕坝。自此,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顶风冒雪,垦荒植树。他们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向一寸一寸的沙土要绿色,开展持久绿色攻坚战,实现了从一棵松到一片森林,从一片森林到百万亩林海的巨变。近几年,林场继续增林扩绿,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攻坚造林。如今,塞罕坝万顷林海,不仅有效扩大了湿地面积,改善了区域小气候,还和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生态屏障。塞罕坝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收入已超过半壁江山,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荒原为林海,沙漠成绿洲”奇迹的实现,离不开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请运用文化作用知识,分析“塞罕坝精神”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10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12分) 答案:1-10 ADBCB CCCDD 11-20 BCABD ABCBD 21-24 DBAA25、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好国家机构改革中的立和破的关系。(12分)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3分)要保留原有国家机构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成分。为国家机构改革“立”的基础。(3分)要撤销与新时代、新要求不适应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配置,为国家机构改革开拓道路。(3分)设置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新机构,配置新职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26、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深化国家机构改革。(8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新时代面临新矛盾,需要深化国家机构改革,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6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国家机构改革,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6分)27、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的哲学依据。(10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习总书记心中牵挂“人民”,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4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成功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总书记心中牵挂“人民”,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2分)价值观是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习总书记心中牵挂“人民”,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践行, 有利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4分)28、荒原为林海,沙漠成绿洲”奇迹的实现,离不开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请运用文化作用知识,分析“塞罕坝精神”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10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塞罕坝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4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塞罕坝精神”激发人们牢记使命、勇担责任、艰苦创业;(3分)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塞罕坝精神”让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3分)说明:三个要点按“总分分”排列,第一个要点理论和材料分析各2分;第二、三要点遵循“理论+演绎”的赋分原则,其中,理论依据2分,演绎分析2分。仅有理论依据,没有扣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展开分析的,最多给2分。仅仅抄材料完全没有回答理论依据的,最多给1分。29、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12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2分)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2分)要充分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加强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交流。(2分)既要热情欢迎沿线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别国优秀文明成果,也要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