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生物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9609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中生物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秋高中生物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秋高中生物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7章章末评估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C既可从子二代中选出,也可从子三代中选出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解析:杂交育种的一般过程:首先亲本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如果选择的新品种是双隐性性状,则从F2中就可选出;如果需要选择含有显性性状的品种,则需要进一步自交后,从F3或其多次自交后代中选出。所以,杂交育种选育的新品种既可从F2中选出,也可从F3中选出。答案:C2育种专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改良某些农作物的原有性状,其原因是诱变育种()A提高了后代的出苗率B提高了后代的遗传稳定性C产生的突变大多是有利的D能提高突变率以供育种选择解析:诱变育种是在人为条件下,使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发生改变,然后从突变中选择人们所需的优良品种。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因此,需要通过人工方法来提高突变频率产生更多的变异,以从中获取有利性状;出苗率的大小是由种子胚的活性决定的;后代遗传稳定性是由DNA稳定性等决定的。答案:D3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可以使生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定向变异B诱变育种的原理属于分子水平的改变C基因工程可以打破生殖隔离培育新品种D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由此可知诱变育种使生物发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答案:A4下列对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转基因细菌的获得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理C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D“多利”羊的获得是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解析:转基因细菌的获得是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A错误;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B错误;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C正确;“多利羊”的获得是利用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理,D错误。答案:C5某科技活动小组将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植株B均为纯种,植株B群体中不发生性状分离解析:花粉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植株A是二倍体植株形成的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高度不育,B正确;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植株B均为纯种,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但B群体中自由交配会出现性状分离,D错误。答案:D6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可以创造新的基因B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是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C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能够正常生殖D秋水仙素处理是诱导多倍体的最有效方法解析: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错误。答案:B7下列有关人工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C只有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基因工程属于定向改造新品种,选择育种属于定向选择新品种解析: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利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正确;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诱变育种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所以只有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不对,C错误;基因工程属于定向改造新品种,选择育种关键在于人工的选择,二者都属于定向选择新品种,D正确。答案:C8据新闻报道,阿根廷科学家近日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头携带有两个人类基因的奶牛,因此有望生产出和人类母乳极其相似的乳制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需要限制酶作为“剪刀”和DNA聚合酶作为“针线”B该过程中人类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是在奶牛体内完成的C该过程发生的变异是定向的D人类基因导入奶牛体内就可以表达解析:该过程运用了基因工程技术,需要限制酶作为“剪刀”和DNA连接酶作为“针线”,A错误;该过程中人类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是在奶牛体外完成的,B错误;该过程为定向改造,即该过程发生的变异是定向的,C正确;人类基因导入奶牛体内不一定表达,D错误。答案:C9某农科所通过下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aaB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遵循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过程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C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D杂交育种的优点是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解析:单倍体高度不育,难以产生种子,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C项错误。答案:C10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基因都是有利基因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解析:基因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所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C错误。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所以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但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答案:B11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若干年之后,此种蛾的一部分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避蝙蝠的捕食,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对该材料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蛾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B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C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是两个物种D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解析:蛾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A正确;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B正确;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为两个物种,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答案:D12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的基因型进行选择B不同岛屿上地雀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D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的表现型进行选择,A项错误。答案:A1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机交配的种群,其基因频率不发生变化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C种群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D种群有利基因的积累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解析:随机交配的种群,突变和自然选择都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错误;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能相同,如AA和Aa的表现型可能相同,进而适应性相同,B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中有利基因积累,并使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D正确。答案:D14.科学家们对某一湖泊不同深度的138种鱼类进行了研究,绘制了部分鱼类的演化过程图(图中不同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鱼类种群),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C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D不同湖泊深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A错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的个体,实质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B错误;是不同物种,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不完全相同,C错误;不同湖泊深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D正确。答案:D15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图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的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 600。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B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析:由图知,种群到50代时,只有A基因,种群到150代的过程中,A基因频率变化不显著,说明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在125代时a基因频率为175%25%,aa基因型频率约为6.25%;150代后3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可能出现生殖隔离;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向一定方向发生改变。答案:B16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引入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43%B48%D52%D42.5%解析:首先计算出从岛外引入2 000只果蝇后,该岛上果蝇种群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基因型为VV、Vv、vv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22、11/22、6/22;然后计算出V的基因频率为5/22(11/22)(1/2)21/4448%,故选B项。答案:B17科学家发现果蝇具有一种能感受热度的温度传感器,所以果蝇能找到适宜生存和繁衍的温度环境,而不至于受到低温或高温的伤害。以下最能体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生物能定向产生适应性变异,以适应复杂的温度环境B个体变异导致生物进化,所以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为适应复杂的温度环境,果蝇产生了温度传感器D果蝇具有的温度传感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只能对生物变异进行选择,A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错误;果蝇先产生了温度传感器,然后复杂的温度环境选择了这种变异,C错误;果蝇具有的温度传感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答案:D18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解析: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比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因为一个物种可以由多个不同的种群组成。种群是生物进化、繁衍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和物种的基因频率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答案:D19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D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解析:单倍体育种中,取F1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根据性状筛选植株,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在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少数表现出优良性状,C错误;杂交育种中,杂交水稻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部分是杂合子,D错误。答案:A20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可遗传变异降低了种群的基因多样性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种群内部个体间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解析: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多样性,A正确;可遗传的变异升高了种群的基因多样性,B错误;捕食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绝对优势种,为其他生物的生存开拓了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错误;种群内部个体属于同一个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D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通过杂交可将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也可将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集中在一起。甲乙为杂交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无子西瓜备受青睐,结无子西瓜的植株是由_杂交得到的,无子西瓜培育中能够刺激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的过程是_。(2)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之为杂合体),通常生产上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通过杂交选育黄肉(Yy)、抗病(Tt)的马铃薯新品种,则杂交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3)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矮秆感病有芒(aabbDD)、.高秆感病有芒(AAbbDD)、.高秆抗病无芒(AABBdd)。请回答:为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应选择的杂交亲本甲、乙为_,获得F1后如让F1自交,则F2中表现为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占F2总数的_,若要获取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需将F2中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继续_。(2分)如果在中所述F1基础上尽快获得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写出后续的育种过程_。(4分)解析:(1)三倍体无子西瓜是二倍体普通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三倍体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需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子房才能发育成无子果实。(2)由于马铃薯是杂合体,欲获得YyTt的马铃薯新品种,需将Yytt、yyTt的亲本杂交,子代中黄肉抗病即为所需新品种。(3)杂交育种能集中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为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的纯系新品种,先将、亲本杂交获得F1AaBbDd,然后让F1自交,则F2中表现为矮秆抗病无芒(aaB_dd)的个体占F2总数的1/43/41/43/64。由于F2中的矮秆抗病无芒中有杂合子,需继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对于F1AaBbDd,可以应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取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较快地获得理想植株。答案:(1)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 (2)yyTt、Yytt(3)、3/64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第一步: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第二步: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然后选育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22(8分,每空1分)如图为利用纯种抗叶锈病(A表示抗叶锈病基因)的山羊草与近缘纯种二倍体黑麦培育抗叶锈病的黑麦新品种的过程(图中仅表示了与育种有关的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1)山羊草与黑麦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高度不育,原因是_。过程中需要_(试剂)处理杂种植株_,以获得可育植株甲。(2)已知图示变异不影响植株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则过程可以采取的育种措施或方法有_(答出两种)。(3)图示育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_变异,植株甲的体细胞中含有_个染色体组,甲_(填“是”或“不是”)新物种,判断的理由是_。解析:(1)山羊草与黑麦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不含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配子,因此高度不育。是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该过程中需要秋水仙素处理杂种植株的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这样可以获得可育植株甲。(2)已知图示变异不影响植株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要利用丙培育出丁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或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即过程可以采取的育种措施或方法有:连续自交并进行筛选或单倍体育种。(3)图示育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过程中)和结构变异(甲丙过程中);植株甲的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称为异源四倍体;甲与其他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是新物种。答案:(1)不含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秋水仙素幼苗(2)连续自交并进行筛选;单倍体育种(3)数目和结构4是与其他物种存在生殖隔离23(12分,除标注,每空1分)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1)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_。(2)若该种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原因是_。(4)由此可知,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进化的原材料由_提供,是否发生进化决定于_(2分),进化的实质是_。(2分)解析:由题知Aa基因型的个体占50%,假设该群体有100个个体,则A基因的总数30250110,100个个体含有A、a基因的总数1002200,所以A的基因频率110/20055%,则a的基因频率45%。若该植物自交,自交后代产生基因型比例为:AA30%1/450%42.5%;aa20%1/450%32.5%;Aa1/250%25%。同法可求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100%55%,a45%。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前后代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没有发生进化。可见,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选择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答案:(1)55%、45%(2)42.5%32.5%55%、45%(3)没有发生进化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4)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基因频率的改变24(9分,每空1分)科学家乘坐“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下潜至近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海底进行科考时,惊奇地发现有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2)几百万年前的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海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和_。(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了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_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_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量锐减,这种现象称为_。解析:(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种群。(2)几百万年前的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海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长期的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最终会产生生殖隔离。(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4)由于人类只抢救了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所以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少。(5)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量锐减,这种现象称为种间斗争。答案:(1)种群(2)生殖自然选择地理隔离(3)基因突变(4)少(5)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基因(或基因型)种间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