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30.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9573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3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3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3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18湖南长郡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的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事物的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对深化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 “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和欣赏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那种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就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烦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不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B“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C深受“忘言得意”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艺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解析D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可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而不是该选项所说的“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提出“忘言得意”的概念,接着引述王弼、郭象的观点解析“忘言得意”的概念,最后指出“忘言得意”的实质和意义。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否定了只就眼前形象评论文学艺术的人,直接证明了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肯定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D王弼和郭象对“得意”的认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且认识主体素质越高,“得意”越深。解析B项,“直接证明了的特点”理解错误。“直接证明”的应是“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B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只喜欢那些“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D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只能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中解放出来。解析B项,以偏概全,“只喜欢”表述过于绝对。C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D项,根据原文可知,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能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烦琐中解放出来”。答案A二、(2018山东烟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黄河文明是和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一样齐名于世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更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分外靓丽。而在以往,变革精神这个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一直未被人们重视。过分强调大河流域文化、平原文化或农业文明的保守属性,主要是源自黑格尔的“历史的地理基础”概念。他认为,干燥的高地与广阔的草原上的人性格是好客和掠夺,而巨川大江流过的平原流域上居民的特性是守旧、呆板和孤僻, “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平原流域文化或文明有其保守性的一面,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不是绝对的;在类似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不同民族,其文明道路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对黄河文明的研究我们必须回到实证的历史中,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在中国黄河文明的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一个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黄河文明的经典之作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九卦是“革卦”,经文曰:“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意思是说,革卦象征变革,在“巳日”(祭祀的日期)推行变革并取信于民众,前景就至为亨通。后世对“革卦”及其传文的阐释,也都强调了变革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不仅社会的变革如此,对于人的基本素质的培育也是如此,要求个体的修养、成长也要日日求新。同是孕育于黄河文明的典籍大学,就反复教诲人们要去创造,去求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沿革,也具有明显的文明变迁意义:夏代尊崇君主,殷代尊崇鬼神,周代尊崇礼法,三代各有不同的治国原则。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与人类早期几大文明相比是较为突出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亦没有大的进展。而作为黄河文明主要标志的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经过金文、大篆、小篆到接近今天汉字形态的隶书,仅用千余年的时间。黄河文明文化形态中文字的变化、沿革,成为这种文明变革精神、创造精神的又一个鲜明例证。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政治文明的进程。在从秦到清这两千年社会历史中,政治体制的发展变化,使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条件下,创造了早于西方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创造了体现社会公平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创造了取代贵族世袭的官僚制度,更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这无疑是黄河文明求新求变精神及其创造能力的最好例证!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具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黄河文明作为一种大河文明,要远远优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B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大河流域文化、平原文化或农业文明的属性是保守的,因此一直否定属于大河流域文化的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C夏、商、周三代分别尊崇君主、鬼神和礼法,这种治国原则的差异,说明当时代际的文明观念已经体现出鲜明的变革性和明显的进步性。D我们在承认黄河文明具有保守一面的同时,也应该站在整体的中国历史文明进程的角度,客观公允地看到其所具有的求新求变的特点。解析A项,“远远优于”的理解与原文“分外靓丽”的表述出入较大。B项,“一直否定”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人们一直没有重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C项,代际的文明观念体现的只能说是“变革性”,不能认为是“明显的进步性”。答案D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承认黄河文明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文化因素为论证前提,使论证思维更为缜密,论证角度更为全面,结论也显得无懈可击。B文章引用古代典籍,证明黄河文明的基因中有求变求新的思想,且这种思想影响着社会层面的发展和个人层面的进步。C文章通过古埃及象形文字数千年没有较大变化与中国汉字经过千余年变化发展到今天的汉字的对比,论证了黄河文明具有变革创新精神。D文章从社会的变革、个人修养的提升、政治文明的进程等方面入手,充分论证了黄河文明具有变革精神这个中心观点。解析C项,文中是说中国汉字经过千余年发展为“接近今天汉字形态的隶书”,而不是“今天的汉字”。答案C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发展过程中,受各自地域条件限制,其居民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守旧、呆板和孤僻的特性。B人类早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还是很深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地域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已不复存在了。C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精神影响下创造的四大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政治进程。D强调现在要特别重视黄河文明中求新求变的独特之处,是为了继承和充分利用这种思想要素,更好地推动新时期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解析B项,“地域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已不复存在了”说法过于绝对。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