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9430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9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0-13题每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每小题4分,共52分)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是时间,短的是时刻 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C第3秒末和第4初的间隔是1秒 D第3秒内和第4秒内经历的时间不一样2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飞船可视为质点B研究奥运冠军郭晶晶的优美跳水动作时,可把郭晶晶视为质点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D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的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不变C加速度减小,但速度有可能在增加D加速度的方向总跟速度的方向一致4如所示,当绳子的悬点A缓慢移到A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O绳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AO绳的拉力一直变小CBO绳的拉力保持不变 DAO绳与BO绳的拉力的合力保持不变5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则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应为()A1:2:3 B1:3:6 C1:4:9 D1:8:276如图所示,水平杆上套有两个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环,两细线等长,下端系着质量为M的物体,系统静止,现在增大两环间距而系统仍静止,则杆对环的支持力FN和细线对环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A都不变 B都增大 C支持力FN增大,拉力F不变 D支持力FN不变,拉力F增大7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8.如图,倾角的光滑斜面固定于地面,斜面上A、B两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连有一轻质细线,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细线被烧断后的瞬间,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方向沿斜面向下 B. 方向沿斜面向上,C. 方向沿斜面向上,方向沿斜面向下D. 方向沿斜面向下,方向沿斜面向下9.如图,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一小物块从传送带上端A滑上传送带,滑上时速度大小为、方向平行于传送带向下。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位置和速率v,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 从上端A离开, B. 从上端A离开, C. 从下端B离开, D. 从下端B离开,10.如图甲、乙所示,乙图中斜面体固定不动。物体P、Q在力F作用下一起沿F方向运动,关于物体P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匀速运动,则两图中P均受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B. 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匀速运动,则甲图中P不受摩擦力,乙图中P受摩擦力,方向和F方向相同C. 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加速运动,则两图中P均受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D. 如果两图中的P、Q都做加速运动,则甲图中P受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反,乙图中P受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11.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质量为m=1kg的小球,现在将小球与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弹簧被拉长到B处(在弹性限度内),轻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刚好与水平面接触但没有压力剪断轻绳后,小球向左最远可以运动到A处已知小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10m/s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6m/s2B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10m/s2C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D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2.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B,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A,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对A施加斜向左上方的外力F,且F由零逐渐增大,直到A即将滑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一定增大 B物块A所受到的支持力一定减小C物块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D物块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M、N、P、Q四个木块,其中M、P质量均为m,N、Q质量均为2m,其中P、M木块间用一轻弹簧相连现用水平拉力F拉N,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a向右运动,则在撤去水平力F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受到的弹力不变 B.M的加速度大小变为零C.P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N的加速度大小仍为a,但方向变为向左第卷 (非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描清楚。答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无效。三实验、作图题 (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4(5分)ABCDEFG2.803.804.765.766.787.74单位:cm某实验小组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们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们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第二十六个点下标明F,第三十一个点下标明G。测得各点间距离如图所示,则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7分)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 N。(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3.4 N和F2=4.5 N。(i)用5 mm长度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形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ii)F合的大小为 N。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AOF2F1橡皮筋图(a)12034561203456N3434图(b)三计算题(共3个小题,共36分)16.(12分)如下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0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0.4s绳子突然断了,求:(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2)从绳子断后物体还能在斜面上向上滑多少距离。(sin37=0.60,cos37=0.80,g=10m/s2)17.(12分)在成都三环路上,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车内的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立即启动警车追赶。假设警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考虑警车的启动时间和警员的反应时间。求:(1)警车启动后经多长时间追上违章货车?(2)警车追上违章货车前,两车相距的最远距离。18(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m=0.5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m/s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一起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和方向;(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a;(3)滑块与木板A达到的共同速度vxx秋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答案1.B 2.C 3.C 4. D 5.C 6.D 7.C 8.C 9.B 10.BC 11.AD 12.BD 13.ADAOF2橡皮筋F合F1140.53(2分),0.99(3分)15(1)3.2(2分) (2)(i)如图(3分)(ii)3.2(2分)16. (1)物体受拉力向上运动过程中,设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则t=4.0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2,则解得a2=8.0m/s2,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减速运动的位移17. 解:(1)设经时间警车追上货车,则货车的位移为:,警车的位移为:,即,即:,代入数据解得:;(2)设经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此时两车距离最大有:,代入数据得:,故两车最大距离为:,代入数据解得:。18.解:(1)木板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mg=0.5N方向向右(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得出:a=g=1m/s2(3)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Ma可得出木板的加速度a=0.5m/s2设经过时间t,滑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则满足:对滑块:v=v0at 对长木板:v=at由以上两式得:滑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1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