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9006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II)题号一二总分得分1.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A.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C.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2.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A. B. C. D. 3.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A.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 “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D.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4.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5.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6. 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 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甲午中日战争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7.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8.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9.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B. 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C. 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D. 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10. 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国际环境有利B. 民族独立实现C. 社会性质改变D. 政府大力支持11. 如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A. 自然经济B.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12.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时代观念是()A. 实业救国B. 工商皆本C. 重利轻义D. 重商轻农13.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14.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 中共八大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四大15. 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20世纪50年代存在着两次“自毁性”的经济运动,它们指的是()A.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B. 一五计划、人民公社化运动C. 大跃进、农业合作化运动D. 一五计划、农业合作化运动16.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 农村经营方式变化B.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C.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 大伙儿对他的背叛17. 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近的是()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 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 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19. 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我国政府()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 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D. 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20.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通过()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设立经济特区 开放内地。A. B. C. D. 21. 1960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该方针的提出说明()A.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B. 对“左”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C. 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D. 中国开始摆脱照搬苏联模式22.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xx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3. 社会转型的内涵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 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材料三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 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 摘编自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并综合上 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C3. C4. D5. A6. C7. B8. B9. A10. D11. A12. A13. C14. A15. D16. D17. D18. D19. C20. A21. A22. B23. A24. A25. D26. D27. C28. C29. B30. B31. (1)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科技创新滞后。影响: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 2)表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认识: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社会转型;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社会转型。 有利的国际环境。32. (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影响: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3)国内:中国政局的动荡;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迫;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