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8923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目标指向 1 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及相关术语 2 掌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方法及答题步骤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 1 表达方式 2 修辞手法 3 抒情方式 4 表现手法 5 行文结构 表达技巧的分类 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 细描白描议论抒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说明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借代 夸张 对偶 双关 设问 反问 互文 通感 用典对比衬托等 其他表现手法 其它写作技巧 象征烘托渲染联想想象点面结合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结构技巧 卒章显志层层铺垫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先景后情 表达方式 记叙 议论 抒情 描写 说明 指出下面这首诗所用的表达方式 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帆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叙事 议论 抒情 记叙 议论 抒情 描写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含远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分析是否恰当 尾联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织起来 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 情与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 诗人在尾联爆发了自己的感情 一改含蓄 直抒胸臆 又用一个 比 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 使情与景妙合无缝 记叙 议论 抒情 描写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分析是否恰当 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表达出对春光留恋和惋惜的伤感情绪 不是直抒胸臆 而是以曲折婉转的笔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 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 纯用线条勾画 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 田家父耕田上原 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 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 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 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白描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1 描写的角度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数只船横浦口 一声笛起山前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色 香 形 声 味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记叙 议论 抒情 描写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环境或者事件的某一局部 某一特征 某一细微之处的具体的深入的描写 细节描写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 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 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常见的修辞 1 比喻 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 以达到形象生动 化虚为实 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作用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 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眉 以眉喻月 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 以镜喻兰溪之水 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 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2 借代 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它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任何事物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思考 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 马策 和 刀环 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前者指战马 后者指武器 合起来指代战争 一 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怨恨之情 3 拟人 它使得描绘生动形象 表意丰富 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 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 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 以及对南风 恶作剧 的亲切喜爱之情 山园小梅北宋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中颔联最为著名 颈联也常为人称道 试从修辞方法上分析其妙处 颈联纯属虚写 用 偷眼 这一拟人化的动作和 断魂 的假设进一步衬托出梅的风情 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诗人极丰富的想象力 4 夸张 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 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 五千仞 泪尽 都是夸张 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 对遗民的深切同情 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5 对比 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 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 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中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荒凉形成强烈的对比 使读者感受得特别深切 蕴含了诗人世事变幻无常的深沉的历史思考 1 下面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的修辞手法 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2 两首诗词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也都表达了极为相似的物是人非的感慨 得分点 崔诗用 人面 桃花 作为线索贯串 通过 去年 寻春偶遇和今日重寻不遇 虽同时同地同景但人不同的对比 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惆怅 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得分点 欧阳修词上片说去年 下片说今年 元夜 花 柳 灯 月都依旧 就是 不见去年人 继而用 泪满春衫袖 将物是人非 旧情难续的感伤直接表现出来 得分点 6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 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 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 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用事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 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如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佛狸 廉颇等 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 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 姜夔 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 引用杜牧的诗句 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 是虚写 娉娉袅袅十三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注 羊公碑 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诗中写到羊公碑 试分析其作用 作用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 引用典故 从登高所见到读到羊公建立的功业 慨叹时间飞逝 表达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和愁苦 7 互文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 互相渗透 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 出塞 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 琵琶行 8 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 利用词的多义和多音的特点 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同根生 既是指豆与豆萁是同根生 又是指曹植与曹丕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 曹植借此来表达对曹丕不顾兄弟之情 手足相残的行径的强烈愤慨和控诉 晴 暗指感情的 情 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 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 赋比兴 通俗地讲 比就是比喻 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就是起兴 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 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有的 兴 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 所以后来 比兴 二字常联用 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如 诗经 氓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第三章首句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比兴 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 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 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 谆谆告诫之 不能沉溺于爱情 否则 结局悲惨 悔之晚矣 注 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 诗经 例2 关雎 首章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的句子 以河洲上和鸣的鸟比兴 说明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例3 孔雀东南飞 开头用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起兴 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 使人不禁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 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 起了统摄全诗 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赋 赋 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宋代学者朱熹在 诗集传 的注释中说 赋者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12 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一 题 7分 芣苢 采采芣苢 薄言 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有 之 采采芣苢 薄言掇 之 采采芣苢 薄言捋 之 采采芣苢 薄言袺 之 采采芣苢 薄言襭 之注释 选自 诗经 周南 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 车前 草名 可食 薄 言 都是语助词 无实意 有 得到 掇 摘取 拾取 捋 成把地握取 袺 手持衣角盛物 襭 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 使用赋 比 兴手法 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分 答 前人读这首诗说 反复讽咏 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 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概括描述 4分 12 7分 1分 赋 评分参考 本题答案具有唯一性 凡不答 赋 者皆不得分 2分 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评分参考 只要涉及动词或动作的变换即可得分 仅答其他内容不得分 4分 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 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评分参考 劳动 唱歌 欢快是答案的三个要点 只要答出这三个要点的意思即给满分 要点不全者酌减1 2分 与这三个要点无关的回答不得分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 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 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 抽象为虚 4有限为实 无限为虚 蛙声十里出山泉 踏花归去马蹄香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 载不动许多愁 化虚为实 以实写虚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 二句实写景 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 冰雪消融 牧马的季节到了 傍晚 战士赶着马群归来 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 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 那是熟悉的 梅花落 曲调啊 三 四句写虚 将 梅花落 拆用 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 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 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 因为胡地没有梅花 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 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虚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 诗中的 野草 夕阳 燕 等是实景 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 美人之多 珍宝之富 可如今野草遍地 荒凉无比 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的感慨 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 步骤二 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表现了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步骤四 结论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 1 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 如借景抒情 白描 工笔细描 拟人 动静结合等 给1分 2 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 要求 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给1分 3 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 充满情趣 自然和谐等 2分 4 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如闲适 愉悦 乐观 郁闷 烦恼 凄苦等 2分 注 答出两种手法以上 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 要点完整 可得满分 但错别字较多 有明显语病的 扣1分 一 试题传真 08年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按要求答题 6分 绝句漫兴九首 其三 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来打人 注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1 这首诗景中含情 1分 诗人从燕子落笔 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 点污琴书 的活动 1分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 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 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2分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给人自然 亲切之感 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2分 参考答案2 这首诗借景抒情 1分 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 1分 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 2分 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2分 四 典型答例分析 1 作者用了白描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由远及近 先写茅斋矮小 江上燕子频频飞来筑巢 又写了燕子衔来的泥点弄赃了琴书 以及小飞虫到处能碰到人身上等细节 突出了草堂的简陋与条件的艰苦 抒发了作者在简陋条件下仍不忘修养自身 安贫乐道的思想与淡淡的寂寞无奈之情 2 作者用了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 通过描写江上燕子频繁到自己低矮的茅斋中作客的活泼可爱的景况 抒发了自己悠然闲适地生活 1 2皆为满分卷 3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打是人才有的动作 此处用在飞虫身上 显然是用了拟人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 故来频 点污琴书时情趣盎然的情景 突出了作者怜爱愉悦的心情 4 诗人作了白描手法 三言两语既写出了草堂的生活 在诗中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就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 这样写诗句通俗易懂 清新自然 将生活环境场景重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并且轻松的心情 3为满分卷 4为五分卷 5 本诗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江上的燕子因为茅斋很低就飞来停在上面 琴和书内都有了泥点则引来飞虫 6 采用了联想 寓情于景的手法 描写了低矮茅 燕子 泥点 飞虫 好比世间污浊的人和事 影响着独居草堂的诗人 起到了耐人寻味 意境深远的作用 7 作者住在草堂时 看到燕子经常飞来 并衔着泥污 表达了作者看到官场的贪污而远离 抒发作者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5为两分卷 6为一分卷 7游离题目之外盲目作答 为零分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