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8803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II)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的基本权益 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女性在家庭的地位 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25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与其丞相田蚡有这样一段记载: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皇上说:“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这则记载反映出A从无为到有为转变很有必要 B中外朝制度削弱了君主专制C地方王国问题仍然威胁皇权 D官吏任免权全操于丞相之手26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A秦“焚书坑儒”不足信 B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C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 D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27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据此可知盐引A是政府控制食盐价格的手段 B有利于稳定当时的食盐市场C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 D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2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 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子口税制度A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 B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C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 D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29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人数已非一处。”以上史实说明A革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B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30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 时间 广告量报纸1926.121930.111932.51934.6申报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30294317占总商品广告比例(%)2721.853.822.4商务日报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15151720占总商品广告比例(%)41.746.841.538.5A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 B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C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 D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31“二五”计划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条:要求计划做三本帐,中央做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外公布,第二本则是期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账就是中央的第二本帐,这在地方式必成的,地方的第二本账也是期成的。由此可见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 B中央部分纠正左倾错误C经济非正常发展态势明显 D调整八字方针初见成效32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A具有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的特点 B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C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D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33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卢梭等人编写的百科全书于1751年到1772年共计出版17卷文字和11卷图解。该书编者的信念是人类具有可完善性,通过不断扩充知识能够实现人类的进步。该书的编撰反映了A启蒙运动理性与科学的主张 B法国大革命促进文化的普及C工业革命推进印刷技术发展 D世界市场对文化发展的推动34美国的先贤们,无论是华盛顿,还是亚当斯,总是把美国政府称为“共和政府”或“自由政府”,而不是今天美国政府自我标榜的“民主政府”,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 美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 B美国先贤们缺乏民主意识C 精英政治更有利于美国 D代议制民主降低行政效率35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经15小时的公投,决定英国脱离欧盟,此举震惊了欧盟,欧盟及各成员国对此表示遗憾,但也表示理解与尊重,世界对英国脱欧予以了高度关注。关于英国脱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脱欧反映了英国全体人民的意志B英国脱欧说明欧盟损害了英国利益C英国脱欧体现了欧盟对成员国有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D英国脱欧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缺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我国典籍中流传至今的家训,以明清两代数量最多。明清时期的家训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材料二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他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偏于私德,是为“人人独善其身”;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段燕蓉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传统家训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实践,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1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国际秩序变迁的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学者认为,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国际关系中的“新来者”挑战“现有领导者”从而导致“权力从一群国家向另一群国家转移”。也有学者认为,一系列现代性的变革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技术的变革,导致现代化工业国家组成了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地区,而那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民族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处于服从地位的外围地区。旧式国际关系实际上是强权政治、均势政治实践或者思维的产物,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一视同仁,平等相处,应当以多赢、共赢新理念,替代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摘编自国际秩序的构建:历史、现在和未来等根据材料中关于国际秩序变迁的观点,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论结合。)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并对孝廉进行考试。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吏出身的考文书。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阳嘉新制被后人称为“试文之法”,它的亮点是“以文取人”。这次改革,是察举中出现弄虚作假而引发的。德行和吏能有可能由举主夸饰,考试却是一种先进的文官录用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类似的弊端。所以阳嘉孝廉考试之法,标志着传统选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阳嘉之前,察举主要依赖刺史、郡守的个人举荐;而阳嘉之后,察举呈现出两个环节:一是州郡举荐,一是朝廷考试。仅能得到地方官举荐并不能保证做官,被举荐者还须通过朝廷考试的环节。所以阳嘉之制,可以看成察举科举的过渡形态魏晋以下察举,考试环节越来越重,举荐环节越来越轻,“以文取人”最终主导了察举制,并进化为科举制。整理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1)根据材料,概括阳嘉新制的主要做法与主要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阳嘉新制。(8分)45【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战后至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既受到美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受到二三十年代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孤立主义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发展至顶峰状态。但随着美国国力和国际格局的改变,孤立主义外交已不再适合美国的国情, 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珍珠港,以极小的代价给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了沉重的损失。日本的炸弹不仅炸沉了港口里的军舰,也彻底炸毁了孤立主义的思想堡垒。珍珠港事件第二夭,当罗斯福到国会怒斥日本的袭击,同时请求国会承认美国进入战争状态时,他的要求在一小时内就获得认可。珍珠港的事实证明了,传统的孤立主义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也无法再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美国不可能再置身事外。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几乎摧毁了孤立主义在美国的民众基础,极大动摇了政治基础,国际主义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美国孤立主义阵线被彻底冲破。 摘编自论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7分)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民国时期,乡村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知识分子提出: 只有解决了乡村的衰败,才能挽救国势的衰败。他们深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变革之路,卢作孚1927年出任重庆北碚区峡防团务局局长,开始在当地探索乡村建设,提出“乡村现代化”主张,通过招商引资将众多工厂企业引入北碚,并修路疏河,通邮通电,创办各类各级学校,建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建立农业银行、消费合作社,向农民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并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北碚原本盗匪横行、贫穷闭塞,到30年代末,竞成为“世外桃源”般的西部科研中心,是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区。卢作孚希望通过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民国现代化的参考”,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概括卢作孚践行“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做法。(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广受知识分子关注的原因。(9分)历史部分24-27 B A D D 2831 C A D C 32-35 D A C C40.(25分)(1)特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丰富;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将家风与国家、社会联系起来,具有家国情怀。(5分,1点1分,共5分)原因: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农业、手工业不断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世俗文化发展繁荣;理学成为官方哲学。(8分,1点2分,共8分)(2实践:融合中西方思想;教育子女自主学习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独立人格);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注重道德修养。(4分,1点1分,共4分)历史价值:社会教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8分1点2分,共8分)41(12分)示例:国际力量结构的变化推动国际秩序的变迁。(2分)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成为唯一能跟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战后初期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欧共体成立并迅速发展;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制定与本国国情相符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迅速崛起,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经济上的多极化冲击了两极格局;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这些新兴的力量极大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8分)所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综合实力的此消彼长,是国际秩序变迁的根源。(2分) 评分要求:第一、论题要围绕着国际秩序进行,否则不给分。第二、论证过程最少3个例子加以说明,1个例子3分,2个例子6分,3个例子8分;分析说明要求有史有论,只有史没有论只能给1分。44(15分)(1)主要做法:规定考试内容(或答“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史出身的考文书”也可以给2分);逐层考试(或答“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也可以)。(一点2分,共4分)主要特点:以文取人。(3分)(2)评价: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察举的弊端,维护社会的公平;有利于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巩固统治;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基础;但过分强调考试,背离了举孝廉的本意。(一点2分,共8分)45.(15分)(1)原因:传统上美国孤立主义思想根深蒂固;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了大萧条,美国无暇顾及国际事务;一战破坏巨大,美国民众反战情绪高涨;战前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侵略侧重于非洲和远东等地,没有从根本上危及美国的经济利益。(答出其中4点,得8分) (2)影响:使美国外交思想发生转变,从孤立主义转向国际主义;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最终加入反法西斯战争;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点2分,2点4分,3点7分)46. (15分)(1)经济上,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工业和农村金融业等;文化上,办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等;社会生活上,向农民传授知识技能,改善农村医疗条件。(6分,一点2分,照抄原文减半给分)(2)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农村经济衰败,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中国现代化在城乡间发展不平衡;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新道路;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9分,一点3分,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