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793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情景导入先思考 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思考探究:为了提高平遥的游客接待能力,扩大环境承载量,能否建一批豪华宾馆和大型停车场?为什么?提示:不能。如果建一批豪华宾馆和大型停车场,势必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这样做既浪费资金又影响了旅游环境,所以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基础知识要记牢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内容表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对生物的危害;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对视觉效果的破坏对社会环境的破坏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好 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1自然环境问题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 环境污染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破坏旅游环境,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的健康对生物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设计不周密,论证不全面的旅游开发建设破坏旅游景观的和谐和旅游区的整体风貌对视觉效果的破坏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2社会环境问题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对文物古迹的破坏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造成对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城市问题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拓展提升旅游者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造成对旅游吸引物的磨损和破坏。除了少数旅游者题刻、触摸、践踏等对旅游吸引物产生了直接的磨损和破坏外,旅游者的呼吸、汗水、拍照等,也会使旅游吸引物受到破坏。 应用体验不可少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但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旅游也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此回答12题。1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 A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C为修黄山索道,仅建白鹅岭站房就毁山7 750 m2,砍林48 450 m2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2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建设活动的是()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的星级宾馆B拆掉北京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D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解析:1.C2.D 第1题,强调是由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如为修建黄山索道砍林毁山。第2题,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的星级宾馆,拆掉北京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都会破坏原有的旅游景观。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武陵源风景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的现象较多,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材料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74 m,宽81 m,是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然而,在200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12 000人以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扫兴。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宣传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1)材料一、二中的旅游资源属于哪一类型?具有什么价值?(2)材料一武陵源风景区受到“黄牌”警告,材料二中黄果树瀑布让“游客大为扫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两个景区在旅游开发中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解析:第(1)题,武陵源风景区和黄果树瀑布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第(2)题,读材料即可得知答案。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2)武陵源风景区:人为建设过多,破坏了景区的自然风貌(或视觉污染)。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降水量减少,水源枯竭所致。(3)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系统破坏;扰乱当地社会秩序;损毁自然景观。P58思考提示1.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不属于工业(第二产业)。另外,旅游活动不仅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而且还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如动植物遭到破坏,乃至物种灭绝等。2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造成负面影响的有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游客等。例如,文物古迹遭受破坏、过多的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过度的旅游地建设等。 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保护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7年10月5日光乐山大佛景区当天就接待旅客37 875人次,局面一度拥堵到不行。很多旅客表示,好不容易趁国庆假期出门旅游一次,结果列队3小时看佛10分钟,买了票连栈道都没能下,忧郁得不行。思考探究:为避免类似上述事件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提示:严格控制景区游客的实际容纳量;优化游览线路;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以及景区限流、分流的措施;国家出台带薪休假制度,让国人出游时间有更多选择性。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旅游环境容量1概念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常用游客流量来表示。2意义(1)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2)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3分类类型具体内容旅游环境状态旅游极限容量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饱和旅游合理容量又称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证游客满意程度高最佳二、旅游环境保护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2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3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5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的旅游六要素。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以颐和园为例探究旅游环境容量与管理问题表现措施游客流量大旅游旺季流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在饱和区设置限流设施,一旦游客流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则停止游客进入游客空间分布不均古建筑区是颐和园中的拥挤区,游客流量经常达到饱和,非建筑景区和水域的游客少在饱和区收取门票之外的附加费,随客流量而上下浮动游客时间分布不均从全年看,季节性强;从一天看,古建筑区除上午68时外,游客经常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将游客流量达到饱和的景点的时间错开,将古建筑区游客引向非建筑景区和水域拓展提升 解决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加以考虑。“开源”即新辟旅游地点或旅游活动,进行地点或时间的分流。“节流”是指控制游客流量,如在饱和景点实行分批放客和限时游览。二、旅游环境保护措施旅游环境保护策略具体措施实施主体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立法机关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工程建设建设排污处理设施政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专家、政府禁止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旅游项目评价评定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旅游研究者旅游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专家 应用体验不可少 1据了解,去法国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等地旅游,一般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门票,这说明了()A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景点管理者运用心理学方法促销门票C使平日很少的游客能集中安排,提高交通效率D景点售票能力有限解析:选A提前几个月预订门票,是为了限制游客的流量,从而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2有关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的正确说法是()A法律、法规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B环境评价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C加强生态建设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D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解析:选D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科技进步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加强环境监测和旅游环境评价,科学地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区。3游憩区是一种很重要的功能区,是作为人们休息娱乐、减轻旅游疲劳的场所。下图为沿海某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若在图中四处选择一处建设游憩区,请选择最佳一地并说明理由。(2)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该地区适宜开展的旅游休闲活动,并指出该地区发展旅游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解析:第(1)题,选择游憩区时,可从地理位置(景区中间)、交通(便利)、占地等方面来考虑。第(2)题,分析开展旅游活动要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来确定。图中大面积的鸟类栖息地和湿地可开展观赏鸟和观赏湿地的活动。发展旅游要保护环境不受破坏,使旅游规模与旅游区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答案:(1)地。位于主要旅游景区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荒滩,不占农田;交通便利。(2)活动:赏鸟;观赏湿地;海水浴;骑马等。问题:旅游规模与旅游区环境承载力要相适应;保护旅游景区的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P59思考提示1.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颐和园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对游客流量的控制来实现的。颐和园的旅游吸引物有许多是珍贵的文物,游客的触摸、践踏等都会使文物遭受损耗,控制客流量就控制了这些损耗。游客过多,废弃物也过多,超过颐和园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污染,控制客流量可以使废弃物控制在处理能力范围内。控制游客容量,可避免游客过多造成旅游氛围和景观的破坏,可避免发生各种矛盾和不文明行为乃至犯罪行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为颐和园的管理、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基本依据,有助于管理部门因时因地做好管理、监督、疏导工作,有助于制订颐和园旅游发展规划,还有助于采取颐和园客流的时空分流措施。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