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8740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一、单向选择题(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1(1.5分)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2(1.5分)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红将酸奶饮入胃中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洗澡时耳中进水3(1.5分)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中B与、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D细胞中CO2的排出通路是4(1.5分)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毛细血管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B只有C只有D5(1.5分)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6(1.5分)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7(1.5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葡萄糖、氨基酸8(1.5分)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9(1.5分)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B端与感受器相连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10(1.5分)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性激素ABCD11(1.5分)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12(1.5分)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13(1.5分)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ABCD14(1.5分)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15(1.5分)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16(1.5分)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17(1.5分)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增加18(1.5分)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B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19(1.5分)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20(1.5分)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乙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物质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C过程比初次免疫要慢,但免疫效应较强D过程必须经过过程的刺激21(1.5分)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22(1.5分)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23(1.5分)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24(1.5分)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摄取、处理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25(1.5分)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26(1.5分)为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相同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实验一、实验二),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B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当浓度大于10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D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减小浓度梯度继续分组实验27(1.5分)如图是研究生长素相关内容的实验,据此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该实验对生长素的浓度要求不高,只要体现有无即可B为了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图中的单侧光照在甲、乙实验中都出现是很有必要的C甲中胚芽鞘生长的原因之一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也能产生生长素D该实验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28(1.5分)根据图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bcdBcabdCbadcDabcd29(1.5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进行对照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30(1.5分)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中的各种杂草都可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B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控制在D点CB点时对杂草起抑制作用对农作物起促进作用D除草剂作用原理与植物向光性的原理相同31(1.5分)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如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BCD32(1.5分)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33(1.5分)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1.3且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A1.3N0B1.69N0C2.3N0D5.29N034(1.5分)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242.813.672.941.650.03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种群数量呈曲线“J”型增长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35(1.5分)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36(1.5分)如图是某养殖鱼类种群的有关曲线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l、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b、c、f点种群都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a点和e点的增长速率与c点对应Db、d点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二、非选择题(共5个大题,46分)37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其水的来源为、(填字母)(2)图乙中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含有较多的;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的具体内环境是(3)人体红细胞运输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共穿过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内存在着物质38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调节(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的合成(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39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道防线,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填字母)(2)图1中的表示过程,该过程属于免疫(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细胞(填字母)(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填字母)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将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第三步: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40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可选用图中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点(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继而将组结果与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4)科研人员利用某些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列举部分结果如下:(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生长阶段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种子发芽+花芽形成+果实生长+器官脱落+衰老+由表可以看出,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而从本质上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程序性表达的调控4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对其调查研究有利于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的发展以下是三个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问题:(1)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应采用法在调查期间部分标志物脱落,则调查值比真实数值(偏大或偏小)(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份年名种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豚草0.30.61.12.13.3狗尾草10.09.286.85.5曼陀罗3.02.11.10.30.1龙葵3.02.00.400灰绿藜3.22.81.71.30.6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法,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3)第三小组调查某生物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图中曲线符合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后,应使种群数量维持在点,原因是山东省菏泽市郓城一中xx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单向选择题(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1(1.5分)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A正确;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B正确;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错误;D、人体内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作用,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1.5分)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红将酸奶饮入胃中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洗澡时耳中进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据此答题解答:解:A、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B正确;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耳与外界相同,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镜,并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1.5分)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中B与、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D细胞中CO2的排出通路是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血浆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A、神经元属于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神经细胞将神经递质直接分泌到组织液中,因此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中,A正确;B、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C、图中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C错误;D、细胞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二氧化碳从细胞内液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运输到肺泡处,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掌握各体液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体液的名称;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1.5分)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毛细血管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B只有C只有D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毛细血管管壁破损,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正确;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5(1.5分)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以进入淋巴,然后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因此可以确定图中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解答: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基本相同,不同点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正确;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的成分,B错误;C、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C错误;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乙组织液中,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6(1.5分)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血液中pH通常在7.357.45之间,主要是因为血液中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通过呼吸系统把CO2不断排出,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解答:解: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中的HCO3、HPO42等离子,可起到缓冲作用,正确;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从而减少内环境中的酸性气体,正确;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体外,正确;CO2能刺激人体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所以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正确;内环境的酸碱缓冲物质在血浆中,而不是在食物中,所以不是通过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来调节血液的pH,错误所以正确的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1.5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葡萄糖、氨基酸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解答:解: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过氧化氢酶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Na+、葡萄糖、氨基酸都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成分和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8(1.5分)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只要考生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1.5分)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B端与感受器相连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分析:图为反射弧的结构图,首先要根据C处的突触的结构判断兴奋传导的方向,再确定感受器和效应器,然后再逐项解答解答:解:A、图中C处为突触的突触间隙,C处的上端表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膜,C处的下端表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一般指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而突触上兴奋的传导是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因此可以确定a端与感受器相连,b端与效应器相连,故A错误;B、C处为两个神经元细胞的间隙,里面充满了组织液,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故B正确;C、该实验只能说明d点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导到e点,但是由于缺少对照实验,不能证明e点的兴奋不能传递给d点,因此不足以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故C错误;D、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刺激e点,e点的兴奋不能传至d点,因此也不能证明该药物的阻断作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10(1.5分)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性激素ABCD考点:动物激素的应用分析:激素的化学本质有的是小分子物质,有的是大分子物质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大分子物质的激素如果通过“饲喂法”进行人为补充,则会被消化而失去功效生长激素属于多肽物质、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所以它们都不可以用“饲喂法”补充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属于脂质,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解答:解: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胰岛素是蛋白质,性激素是脂质,蛋白质类的如果被饲喂会经过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只有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是小分子物质,用“饲喂法”补充不会经过消化道被分解因此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激素化学本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11(1.5分)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由于膜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测出的是静息电位,A错误;B、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B正确;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先传导到电流表右侧,后传导到电流表左侧,所以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因此,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1.5分)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解答:解:A、激素是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信息分子,且都是有机物,A正确;B、激素只能调节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但不能直接参与代谢活动,B错误;C、激素能运输到全身,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正确;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神经细胞能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激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及激素的作用特点,对选择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激素不能参与新陈代谢,只能对新陈代谢活动进行调节13(1.5分)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ABCD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是膜外电位为正、膜内电位为负;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膜外的钠离子内流,使得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成了负电位、膜内的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解答:解:A、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故A错误B、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钾离子外流,膜外电位为正、膜内电位为负;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膜外的钠离子内流,使得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成了负电位、膜内的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则突触后膜由兴奋状态变成了静息状态,膜外由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膜内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故B正确C、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则突触后膜由兴奋状态变成了静息状态,膜外由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膜内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方向是单向性故C错误D、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a2+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则突触后膜由兴奋状态变成了静息状态,膜外有负电位变成了正电位,膜内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1.5分)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在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解答:解:A、由图示可以看出,钙离子可以促进过程,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B、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C错误;D、过程表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以后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取,避免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兴奋的产生以及传导等知识点,较为综合,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难度适中15(1.5分)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因此,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A错误;B、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所以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B正确;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以胞吐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C正确;D、图甲中以电信号传递,图乙中以化学信号传递,所以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6(1.5分)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解答:解:A、据图2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B、由图1知,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C、以上分析可知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作用机理不同,C错误;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即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兴奋在突触间传递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7(1.5分)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增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图中所示过程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由图可知,内分泌腺受和两个过程控制解答:解:A、由过程可知,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A正确;B、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由图可知,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正确;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传递,所以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C正确;D、若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通过反馈作用引起和的减少,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8(1.5分)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B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由图可知,甲患者体中T3和T4低于正常值,TSH高于正常值,即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乙患者体中T3和T4高于正常值,TSH低于正常值,即甲状腺激素水平高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解答:解:A、甲亢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高,而甲患者体中T3和T4低于正常值;甲状腺肿大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而乙患者T3和T4高于正常值,A错误;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所以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高,B错误;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TSH,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于垂体影响其分泌TSH,C正确;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9(1.5分)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若人体组织细胞膜上缺乏胰岛素受体,则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导致细胞摄取血糖的速度减缓,血糖含量过高解答:解: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进行氧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根据题干信息“细胞缺乏了胰岛素作用的受体”,这样会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会使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度减缓,从而使血糖处于较高的水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的作用20(1.5分)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乙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物质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C过程比初次免疫要慢,但免疫效应较强D过程必须经过过程的刺激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据图示过程的可知,细胞甲乙丙分别为B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为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处理呈递过程,为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为二次某中抗原刺激记忆细胞的过程,为抗体和抗原结合的过程解答:解:A、细胞乙为记忆B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为效应T细胞,A错误;B、物质丁为抗体,不包括淋巴因子,B错误;C、过程为二次免疫过程,比初次免疫要快,免疫效应更强,C错误;D、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也必须经过抗原过程的刺激,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体液免疫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21(1.5分)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在体液免疫中,绝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呈递给B细胞;在细胞免疫中,靠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死亡因此割除胸腺的幼鼠没有细胞免疫,只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细胞的组成及免疫细胞的分化过程,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尤其是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22(1.5分)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从图中获得信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具体表现在:将细菌吞入细胞内,溶酶体和内的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并将细菌的抗原暴露在吞噬细胞的表面解答:解:A、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选择,A错误;B、图中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