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 理.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8617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 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 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 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4月份段考试题 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国经济史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西周 B春秋战国C唐代 D宋代2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因主持修筑某项重大水利工程造福一方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该工程应该是A郑国渠 B井渠 C都江堰 D灵渠3xx是中国传统的鸡年。早在先秦时期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与我国传统生肖文化形成相关的是A西方海洋文明的影响 B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C古代文学艺术的推动 D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4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 B 翻车 C筒车 D 风力水车5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市分布在城中。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6在现代社会里,市长是一个城市行政机关的首脑,在唐朝,长安“市长”的主要职责是A行政管理 B负责军事 C监察百官 D掌管市场7隋唐时期出现了柜房(现代银行的雏形)和飞钱(类似现代的汇票),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其主要原因是A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发达 B唐宋时期国家政治统一、交通便利C唐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D唐宋时期城市经济和商业经济发达8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9“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这一局面出现于A中唐以后 B南宋时期 C元代 D明朝时期10明代御瓷的烧造,即以全部官搭民烧计,也只占民窑生产能力的0.8%;在丝织业中,民间机户至少是官局工匠的3倍;在冶铸业中,即使朝廷铸币,也仰仗民铜。该材料体现了A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地位 B海禁政策造成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改变 D私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11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种情况说明了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1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13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中认为“江南是明清时期中国原始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与此论断最相符的是江南地区的工场A出现了雇佣的生产关系B分工极为细密C雇主拥有雄厚的资金 D原料特别充足14清顺治年间颁布“迁海令“,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而到了雍正时期“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以下关于这两种记载说法正确的是A清政府允许民间对外贸易 B清政府一度开放海禁但控制严格C清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 D清政府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1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A技术水平不高B生产成本低C供皇室使用D面向市场16鸦片战争前,“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从实质上反映清政府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限制外国人人身自由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尽力避免海难的发生17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创办福州船政局18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其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19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B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D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20如图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21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扰,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C洋务派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阻碍民族企业的发展22假如你是一位近代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甲午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厂,发展较快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富日本全面侵华期间,企业内迁解放战争期间,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ABCD23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地圆说。15、16世纪时,地圆说被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所证实。下列能够证明地圆说的是A迪亚士船队B哥伦布船队C达伽马船队D麦哲伦船队24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 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D黄金是哥伦布踏上美洲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25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A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B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发动对法国的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26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欧洲国家确立了“非洲服务于美洲”的总政策。材料中所说的“总政策”体现为A向美洲倾销廉价商品B引进非洲农作物品种C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D向美洲提供生产设备27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他的工厂事业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28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B瓦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29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圈地运动的进行B蒸汽动力的应用C石油工业的发达D电器的广泛使用30英国的农村人口从1851年的990万下降到1891年的920万;18761914年,法国农村人口从2490万下降到2210万。导致上述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内局势的动荡B工业革命的影响C城市化进程加快D工人的地位提升31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于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蒸汽时代 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公路交通比铁路交通投资少321912年4月,“秦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使用电灯照明 豪华客舱配备电视用互联网与外界沟通 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BCD33英国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平均仅增长1.039%,大城市人口增长比其余地区快近1倍。导致英国大城市人口增长更快的主要原因是A黑奴贸易带来了大量劳动 B纺织业等制造业快速发展C世界市场形成,外来锋民涌入 D英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上升341890年,美国国会在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中规定:“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或勾结,以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当时如此规定,是因为“垄断”A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干预了国家的政治生活C阻碍了科技发明和进步D违背了自由竞争的原则35据估计,400年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途中而损失和死亡的。这从侧面反映了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 B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C非洲人具有体力劳动的先天优势 D黑奴贸易使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第II卷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2分,第37题18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白银从700万千克增加到2140万千克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哪一历史现象?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6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材料二 (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中外历史知识述要(中州古籍出版社)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其内容和根本目的是什么?(8分)(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