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十四课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193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十四课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十四课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十四课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课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 新课入门须知 知作者1方山子传苏轼见新城道中(其一)相关介绍。2大铁椎传魏禧(16241681),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明亡后隐居翠微峰勺庭。后出游江南,以文会友,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与侯方域、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合称“易堂九子”。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绩,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代表作品有邱维屏传大铁椎传等。知背景1方山子传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仕,任凤翔签判。嘉祐八年(1063年),陈慥之父陈希亮来任府尹。陈希亮素以威严著称,僚属和他见面多不敢仰视,而苏轼年少气盛,常与其争议,甚至形于颜色。这年,苏轼和陈慥初遇,二人一见如故,抒怀言志,颇为投合。自凤翔返京后,苏轼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经乌台诗案的文字之狱,贬往黄州;陈慥也父死无禄,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隐于异乡。元丰三年(1080年),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来往频繁。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他“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详见岐亭五首)。两人情至深,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年)写下了这篇散文。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以诗文遇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2大铁椎传本文是一篇传记,因为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文章写于“庚戌十一月”,即康熙九年(1670年)十一月,作者47岁。大铁椎传原文后面还有一段评论:“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作者是明末遗民,具有民族气节。原来他意图反清复明,由大铁椎联想到秦始皇博浪沙遭刺客椎击的故事,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英雄人物身上,以期有朝一日真正发挥他的作用。因此,本文有所寄托是很显然的。知常识传记:传记也称作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作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方山子传一、通假字1前十有九年 有通又2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3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通倘,或许二、古今异义1然终不遇古义:不被赏识,得不到重用今义:没有遇到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古义:遗留下来的样子今义: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3问余所以至此者古义:的原因今义:连词,表因果4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妻子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5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古义:骑在马背上今义:立刻,立即6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古义:任职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三、一词多义1慕少时慕朱家动词,仰慕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动词,思慕2闻不与世相闻动词,来往今已显闻名词,名声,名望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动词,听说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动词,听到,听见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出名3等与公侯等动词,等同,相类似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相同,同样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助词,类,辈。用在名词之后,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4因因谓之方山子连词,于是,就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副词,趁机因其固然动词,依照于今无会因名词,原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经由,通过蒙故业,因遗策动词,沿袭因利乘便介词,趁着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连词,因而5然然终不遇连词,然而,可是方山子亦矍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吴广以为然形容词,正确6故余告之故名词,原因,缘故故垒西边形容词,旧的,原来的大人故嫌迟副词,仍然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7得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形容词,得意不可得而见动词,得到往往有得名词,心得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庵居蔬食:住草房吃素食(2)名词作状语岁得帛千匹岁:每年(3)名词的意动用法闾里之侠皆宗之宗:以为宗,尊崇2动词的使动用法见方山子从两骑从:使跟从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亦足以富乐富乐:使享乐富足(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余既耸然异之异:以为奇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也”表判断)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也”表判断)自谓一世豪士(“谓”为判断词)2宾语前置何为而在此(“何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为何”)3状语后置晚乃遁于光、黄间(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晚乃(于光、黄间)遁”)鹊起于前(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鹊(于前)起”)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于眉间)犹见”)4省略句欲以此驰骋当世(“驰骋”后省略介词“于”)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余”后省略“于”)亦足以富乐(“以”后省略宾语“之”)徒步往来山中(“山”前省略介词“于”)5被动句然终不遇(“不遇”有“不被提拔重用”的意思)大铁椎传一、通假字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扣通叩,询问二、古今异义1子灿见窗户皆闭古义:窗子和门今义:窗子2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古义:请求客人今义:请人吃饭、看戏等三、一词多义1工工技击动词,擅长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形容词,精巧2许引之长丈许数词,表示约数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地方时人莫之许也动词,赞同3省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动词,探望七省好事者皆来学名词,省份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不冠不袜冠:戴帽 袜:穿袜(2)名词作状语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四面:从四面八方客奋椎左右击左右:从左右两侧(3)名词的意动用法故仇我仇:以为仇敌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则不快吾意快:使感到痛快五、文言句式省略句客不得已,与偕行(“与”后省略“之”)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河南”前省略“于”)吾始闻汝名,以为豪(“以”后省略“汝”)一、了解行文脉络方山子传 异二、把握文章主旨1方山子传本文通过对方山子生平的生动介绍和描写,给读者展示了一位出身富家,少年踌躇满志、威武侠义,中年舍弃豪华、自甘清贫、不慕荣华、崇尚道义、崇尚自然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喜爱之情,流露出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隐约有不平之意,流露出自己因仕途坎坷而郁郁不得志的心情。2大铁椎传本文在纪实的同时增加了一些艺术的想象和虚构,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侠客、大力士的英雄形象,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人才不为世用的感慨。一、阅读方山子传,回答下列问题。1清代王文儒评此文“隐”字、“侠”字是一篇的主脑,下面能够表现出方山子“侠”特点的一组是(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晚乃遁于光、黄间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A BC D解析:选A 表现的是“隐”。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讲,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解析:选D A项,“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于文无据;B项,“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项,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会;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D方山子出身世代功臣门第,他的家原来在洛阳,花园住宅宏伟华丽,在黄河北岸有大片土地,足以让他过豪华舒适的生活。但他不慕荣利,放弃了这些而甘愿隐居在荒山里,说明他是一个追求精神上自得其乐的人。解析:选A “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错误,苏轼和方山子是老朋友,没有想到在黄州相见了。二、阅读大铁椎传,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对大铁椎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C宋将军在一旁看着,竟吓得不敢喘大气儿,两腿哆嗦几乎要跌下来。这一描写更从正面刻画出“大铁椎”的勇猛过人。D描写大铁椎奋椎挥击,人马四面扑地。寥寥几笔,就把他过人的神力、高强的武艺、豪迈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解析:选C 通过宋将军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出“大铁椎”的勇猛过人。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作者善于层层设疑,读来引人入胜。B大铁椎前来拜访宋将军,目的是结交能够干大事的真正英雄。待他细心观察发现宋将军武艺平庸、缺乏胆识后,就果断做出了“皆不足用”的结论,决定告辞,这是他深沉性格的一面。C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突出了决斗的肃杀气氛。写来者之多,武器之盛,步齐环集,声势浩大,越发衬出“大铁椎”的勇敢。D传文主体部分采用传中特定人物的视点,叙写传主的非常相貌、诡秘行动、搏斗场面,活现一位驰骋沙场的豪侠形象。解析:选D 应为“一位隐身民间的豪侠形象”。方山子传1不主故常,起笔新巧作者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姓名、籍贯、世家”,而是从得到“方山子”这样一个特殊称号的缘由写起,将最能吸引人、最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事实告诉读者,别开生面,不同凡响。2一线贯串,不离主旨开头一段就提出了方山子是“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光、黄间隐人”,把主旨指了出来。然后,以这个主旨为“一个连贯体,一根连续不断的链条”逐层写下去。以方山子的“隐”和“异”结构全篇,将一些看似是零零星星的贝壳珠粒,穿缀成了闪光的色彩斑斓的项链。3变化多端,舒卷自如本文的结构有一个特点多变。全篇以内在的思想为结构的主要线索,而又考虑时间和空间顺序的外在情节线索。大铁椎传1运用衬托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如以盗贼人员之众、来势之汹从侧面反衬大铁椎“大呼挥椎”的非凡气概和“奋椎左右击”势不可挡的神威。而威名远播的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的反应也从侧面写出了这场决斗之凶险惨烈、惊心动魄,同时也形象地印证了大铁椎的知人之明与泣天神威。2运用对话揭示人物形象作者通过人物的简洁对话揭示其性格特征,将其光彩照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魄。 素材主题责 任 课内提炼方山子的品性方山子虽然立志济世,但又心高气傲,这与他身上侠的品性是离不开的,侠士拓落不羁,但是却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方山子晚年虽然选择了隐居,但是他身上侠的品性没有完全消融,而是与隐水乳交融。他没有像陶渊明那般不理世事,从之后他与苏轼在黄州交往的事实来看,他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命运始终有着一份责任感,但这并不影响他处在江湖之间,虽然后来苏轼一再劝他出山,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隐居的志向,这一点与苏轼不停述说自己隐居的志向而从未离开过朝廷是不同的。课外延伸1忘不了心中的责任20世纪初的一位美籍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难的努力,积蓄了一笔钱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产了,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时,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感叹道:“我终于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劳和血汗完成了自己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2名言警句(1)我睡着时梦见生活是美人,我醒来时发现生活是责任。胡适(2)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3)一切责任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罗曼罗兰(4)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创造出奇迹来。门肯(5)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他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列姆昌德运用点拨方山子虽然选择了隐居,但忘不了对社会的责任;弗兰克历尽艰辛还清了自己的债务,因为他有一份高度的责任感。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不能通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通过了这场考验,戴上了桂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什么也没留下;通过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人们会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时间:40分钟 分值:47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等同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C将军强留之 强:尽力D语类楚声 类:类别解析:选D 类:像。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选B 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递进。C项,介词,在;介词,向。D项,代词,他的;语气词,表揣测。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B但观之,慎弗声C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D余既耸然异之解析:选A B项,“声”,名词作动词,出声;C项,“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D项,“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4下列省略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 于:介词,到(某地)B故尝与(之)过宋将军 之:代词,他,指代大铁椎C吾始闻汝名,以(之)为豪 之:代词,你,指宋将军D客不得已,与(之)偕行 之:代词,他,指宋将军解析:选B 之:代词,他,指陈子灿。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3分)译文: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识重用。(2)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3分)译文:宋将军吓得不敢喘气儿,看着他们厮杀,两条腿直哆嗦。二、阅读鉴赏(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使者”是主语,领起下面的句子,排除C、D两项。“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意思是“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故选A。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解析:选D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不能指其他儿子。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解析:选C 本题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有误,原文中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以偏概全。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5分)译文: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原地区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5分)译文: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原地区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靖康元年,孙傅被征召为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奏折请求恢复祖宗的法律制度,钦宗问他为什么,孙傅说:“祖宗的法律对百姓有好处,熙、丰年间的法律对国家有好处,崇、观年间的法律对奸恶的人有好处。”当时的人称他的话是名言。十一月,被授予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迎着箭雨飞石防御。金兵分四路呼喊着进攻,宋军失败后退,掉到护龙河里,河里填满尸体,城门也急忙关闭。这一天,金兵最终攻进城里。第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天没有回来,孙傅多次写信请求钦宗回来。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原地区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的脑袋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的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愿意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和太子同生共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随太子出城。守门的金兵说:“金人想得到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呢?”孙傅说:“我是宋的大臣,并且是太子傅,应该跟太子一起死。”这天晚上,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带他们离开。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定。 三、语言运用(10分)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_。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答案: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他不仅爱好美食 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意思对即可)11下面是中国维和部队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4分) 答: 答案:本图由“中国维和”四个汉字,一只胸前有“中国”二字、爪子抓着一根橄榄枝、展翅翱翔的白鸽以及白鸽背上的解放军军徽和地球组成。全图寓意着中国维和部队维护世界和平、地球和平的崇高使命。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解析:选C 期:约定。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B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C期山东为三处D宋将军故自负解析:选D 古今义均为“自以为有本事”。A项,古义:辉映;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B项,古义:没有不是;今义:不外乎(多指把事情往小里或轻里说)。C项,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选C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A项,副词,才;B项,介词,替,给;D项,介词,用。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C常岁赋敛百姓D贼二十余骑四面集解析:选A 名词作动词;B、C、D均为名词作状语。5名句默写。(6分)(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3)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二、阅读鉴赏(5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9分)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船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自古以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6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解析:选D 文中无此信息,属无中生有。7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3分)(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解析:选C A、B、D三项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项没有。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解析:选B 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秦相穰侯车骑从西来。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即别去。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雎下车走。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后二岁,拔邢丘。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魏使须贾于秦。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须贾归,以告魏齐。魏齐恐,亡走赵。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戹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赵孝成王卒取魏齐头予秦。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平。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任郑安平,使击赵。郑安平为赵所围,以兵二万人降赵。应侯席槀请罪。后二岁,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而应侯日益以不怿。(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 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大弟,凭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独揽大权,后来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邓州市),号为“穰侯”。莝(cu):铡碎的草。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阴事:隐秘的事情,机密B雎详死 详死:感觉(自己)快要死了C范雎大供具 供具:摆设酒食D与诸侯通,坐法诛 坐法:犯法判罪解析:选B 详死:装死。详,通“佯”,假装。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解析:选D 应为“纪传体”。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雎忍辱负重,坚韧顽强。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丧,能够激励意志以奋发。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并不因此而气馁,入秦之后命运有了转机。B范雎机智过人,行事谨慎。须贾告发,魏齐严刑拷打,他假死逃过一劫;去秦国的路上,秦相穰侯有所怀疑,他藏起来,后来又下车步行,又逃过一劫。C范雎能言善辩,谋深虑远。因此信威于强秦,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集权,在国外拓疆开土,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有一定功绩。D范雎睚眦必报,任人唯亲。先后逐穰侯,辱须贾,迫魏齐;在白起因与秦王有隔阂而被杀的情况下,荐郑安平任大将,后又荐王稽任河东守,造成恶果。解析:选D 白起不是因与秦王有隔阂而被杀的,而是因与范雎有隔阂,范雎向秦王进言而被杀。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5分)译文:一会儿,穰侯果然来到,慰问王稽,又对王稽说:“您该不会和诸侯的说客一起来的吧?这些人没有用处,只会扰乱(别人的)国家罢了!”(2)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5分)译文:把诸侯国的使臣全都请来,与他们坐在堂上,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掺拌的饲料,又命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让他像马一样来吃。参考译文:范雎,是魏国人,侍奉魏国的中大夫须贾。须贾替魏昭王出使齐国,范雎跟从前去。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言善辩,就派人给范雎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须贾大怒,以为范雎把魏国的机密出卖给齐国,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魏相国魏齐。魏齐叫门人鞭打范雎,打断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齿,范雎装死,门人就用草席包住他,丢在厕所里。当时,魏齐正在宴客,宾客们喝醉了酒,轮番在他身上撒尿,故意侮辱他。范雎最后得以逃出来。后来魏齐后悔了,又派人要把他找回来。魏国人郑安平得知此消息,就带了范雎一起逃走,躲藏起来,把他的姓名改为张禄。秦昭王派遣使者王稽到魏国。郑安平就在夜里带着张禄来拜见王稽。王稽知道范雎是位贤才,载着范雎进入秦国。秦国之相穰侯的车马从西边驶来。范雎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讨厌接纳诸侯的说客,我不如暂时躲在车子里。”一会儿,穰侯果然来到,慰问王稽,又对王稽说:“您该不会和诸侯的说客一起来的吧?这些人没有用处,只会扰乱(别人的)国家罢了!”随即告别离开。范雎说:“我听说穰侯是个智谋之士,他看出您有所迟疑,刚才怀疑车中有人,却忘记了搜查一下。”于是范雎就跳下车来奔走。走了十多里,穰侯果然派骑兵回来搜查车子,没发现有说客,才作罢。王稽于是与范雎进了咸阳。昭王任命范雎为客卿,谋划军事。最后听从了范雎的谋略,派五大夫绾带兵攻打魏国,拿下了怀邑。两年后,又夺取了邢丘。范雎一天比一天更加被昭王亲近,于是趁昭王在闲暇方便之时进言说:“我在山东时,听说秦国有穰侯,没听说秦国有秦王。既然这样那么大权怎能不倾覆,政令怎能由大王发出呢?我暗自替您担忧,您去世以后,拥有秦国的怕不是您的子孙了。”昭王听了这番话,大感惊惧,于是把穰侯驱逐出关外,任命范雎为相国。秦昭王把应城封给范雎,封号称应侯。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须贾去向范雎辞行,范雎便大摆宴席,把诸侯国的使臣全都请来,与他们坐在堂上,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掺拌的饲料,又命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让他像马一样来吃。范雎责令他道:“给我告诉魏王,赶快把魏齐的脑袋送来!不然的话,我就要血洗大梁(魏都城)。”须贾回到魏国,把情况告诉了魏齐,魏齐十分害怕,逃到了赵国。范雎做了秦相国之后,进宫告诉昭王说:“如果没有王稽的忠诚,就不能把我带进函谷关来。现在我的官位已至相国,但是王稽的官位还只是个谒者,这不是他带我来秦国的本意啊。”于是昭王召见王稽,封他做河东太守。范雎又举荐郑安平,昭王便任命郑安平为将军。范雎于是散发家里的财物,用来报答所有那些曾经帮助过他而处境困苦的人。凡是给过他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也必定报答,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报复的。秦昭王一定要替范雎报此仇,赵王最终取下魏齐的头颅送到秦国。五年后,昭王采取应侯的策略,在长平城大败赵军。不久,范雎和武安君白起有了隔阂,就在昭王面前进谗言,杀了白起,又保荐郑安平,让他率领军队攻打赵国。郑安平被赵军包围,他带领两万人投降了赵国。对此应侯跪在草垫上请求惩处治罪。两年后,王稽做河东太守,却与诸侯勾结,犯法被处死。为此,应侯一天比一天不愉快。(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大 龙 湫 记(元)李孝光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馀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生谓南山公也。(选自五峰集)【注】 谽谺(hn xi):山深貌。这里指山高险。矼:桥。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 始:起初B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 更:改变C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 鼓:击鼓D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 壮:壮观解析:选A 始:才。14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B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C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D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解析:选A 原句为: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15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游记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记叙了两次游历,通过不同季节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大龙湫的风姿,二美合璧,美不胜收。B文章在结构上通篇用对比手法:第一段写水大时大龙湫的雄奇喧腾;第二段写水小时大龙湫“乍小乍大”的奇观以及周围的秀丽景色。C第一段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对奇异的山石进行了精彩传神的描写。人俯、相倚、大楹、屏风、蟹螯等,巧妙地表现出了山石的千姿百态。D第二段,作者写猿猴“窥人而啼”这一场面,着力渲染的是山中的静谧。猿猴啾啾而啼,更打破了山中的岑寂。这是承袭前人以声写静的手法。解析:选C 应该是运用了“比喻”手法。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5分)译文:东山脚下有诺讵那庵,相距五六步远,山风横吹过来,瀑水就飞溅到人的身上。(2)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5分)译文:这时太阳已经落山,青苍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往前走时,人们迷失找不到路径,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参考译文: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我曾经跟随老先生来观赏大龙湫瀑布,正逢阴雨连绵,日夜不停。这一天,大风从西北刮起,才见到太阳出来。大龙湫的水势正大,进入山谷,还不到五里多路,就听到巨大的声响从谷中曲折传出,跟随者都胆战心惊。望见西北方屹立的一座山峰,作出人俯伏的姿势,又很像堂前的柱子。走过二百步,于是见到此峰变得好像是两腿互相支撑站立。再前行几百多步,此峰就又像是树立着的大屏风了。它的顶峰裂开而又深陷,仿佛螃蟹的两只螯足,不时地摇动,游人心神紧张而不敢再往里走。于是转身沿着南山脚,向偏北方向走去,回头再看那山峰就像是树立的玉圭了。又转弯进入东山,抬头就看见大水从天上直落到地上,一点水也不沾挂四边石壁,有时瀑水在半空中回旋久久不落,刹那间又迸落如雷霆万钧。东山脚下有诺讵那庵,相距五六步远,山风横吹过来,瀑水就飞溅到人的身上。走进庵堂躲避,瀑水的余沫仍然会飞溅入屋,好像暴雨来了一样。瀑水向下冲击大水潭,轰然震响如同万人击鼓。游人互相拉手说话,只看见嘴巴张开,却听不见话音,于是相视大笑。老先生说:“壮观啊!我走遍天下,没有见过如同这样的瀑布。”从此以后,我每年有时来一次,来时,常在九月,因为在十月,瀑水就减少,不能像以前所见到的那样了。今年冬天又是大旱,我自外而来,到诺讵那庵外的石桥上,渐渐有水流声可以听到。于是顺着石桥下去,走出乱石丛,才看见瀑布垂挂着,水气喷溢升腾有如青色的云烟,忽大忽小,而水声也渐渐宏壮急迫起来。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上,石面被瀑水猛烈地冲击,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红光。石间没有丝毫的泥土气息,生长于此的树木本该瘦瘠,却反而像翡翠鸟和野鸭的羽毛那样碧绿光滑。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鱼,听到石头被水冲激转动的声音,就舒缓地摇尾游向远处,悠闲徘徊,就像避世的隐士那样。家僮此时在石旁放置了大瓶,想盛接由上而来的瀑水,瀑水忽然飞舞着向人们扑来,势头加大了一倍,家僮们不能再取回瓶子。于是他们解衣脱帽,把它们放在石上,互相牵拉着,想努力取回瓶子,并因此而大声呼叫笑闹。西南方的石壁上,有几十只黄猿,听到笑闹全都惊惶不安,攀缘着山崖顶端横卧的树木鱼贯而下,窥视着游人而啼叫。我们放眼观赏很久,才走到瑞鹿院前,瑞鹿院就是现在的瑞鹿寺。这时太阳已经落山,青苍的树林里堆满了落叶,往前走时,人们迷失找不到路径,只见明月当空依依多情仿佛老朋友。老先生就是南山公。(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11分)寄 远杜 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7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答: 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烘托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意对即可)18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这两句写正当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情景时一下子联想起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回家,于是思家之情更浓重了。(意对即可)三、语言运用(14分)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散文毕竟不是诗,仅就散文的抒情而言,_,否则,这感情为何不用诗来抒发呢?它们之间的不同,从整体上看,_,而更在于情感形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诗更倾向于一种想象世界中的“独白”式的抒情,因而_,而散文抒情常以客观的景和事为依托。答案:并不能完全与诗等同(关键点:不能与诗等同) 还不完全是形式和手法的不同(关键点:不完全、形式、手法) 诗的抒情具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关键点:诗的抒情、主观色彩)20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退休金双轨制”下定义。注意是单句形式,不是进行诠释。(4分)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退休养老金,另一种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这就是所谓的退休金双轨制。答: 答案:退休金双轨制是指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执行的、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的不同退休养老金制度。21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不得出现数字)。(4分) 晚间10点档最受欢迎的五类电视节目数据统计表影视科普体育新闻综艺播出比重19.5%14.6%13.7%15.5%9.7%收视比重21.5%8.5%15.1%19.7%23.4%(1)比较五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和收视比重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不超过25字)(2分)答: (2)对此结论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不超过50字)(2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