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8106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近来中国文艺界中发生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新体诗怎样作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才能作出好的真的新体诗?我想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就是“形”同“质”。诗的定义可以说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这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就是诗的“形”,那所表写的“意境”,就是诗的“质”。换一句话说:诗的“形”就是诗中的音节和词句的构造;诗的“质”就是诗人的感想情绪。所以要想写出好诗真诗,就不得不在这两方面注意。一方面要注意诗人人格的涵养,养成优美的情绪、高尚的思想、精深的学识;一方面要注意诗的艺术的训练,写出自然优美的音节,协和适当的词句。但是要达到这两种境地即完满诗人人格和完满诗的艺术有什么方法呢?这个问题我本没有做过具体的研究,不过昨天同康君谈话当中偶然得了些感想,自己觉得还有趣味,所以就写出来,请诸君看可用不可用?现在先谈诗的形式的问题:诗的形式的凭借是文字,而文字能具有两种作用:(1)音乐的作用,文字中可以听出音乐式的节奏与协和;(2)绘画的作用,文字中可以表现出空间的形相与彩色。所以优美的诗中都含有音乐,含有图画。他是借着极简单的物质材料纸上的字迹表现出空间、时间中极复杂繁富的“美”。那么,我们要想在诗的形式方面有高等技艺,就不可不学习点音乐与图画(以及一切造型艺术,如雕刻、建筑),使诗中的词句能适合天然优美的音节,使诗中的文字能表现天然画图的境界,况且图画本是空间中静的美,音乐是时间中动的美,而诗恰是用空间中闲静的形式文字的排列表现时间中变动的情绪思想。所以我们对于诗,要使诗的“形”能得有图画的形式的美,使诗的“质”(情绪思想)能成音乐式的情调。以上是我偶然间想的训练诗艺的途径,不知道对不对。以下再谈点诗人人格养成的方法。康白情君主张多读书,这话不错。我所说的诗多与哲理接近也有这个意思。不过我以为除读书穷理而外,还有两种活动是养成诗人人格所不可少的:(一)在自然中活动。直接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歌的乐谱。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都是诗意、诗境的范本。所以在自然中的活动是养成诗人人格的前提。因“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这种直觉灵感是一切高等艺术产生的源泉,是一切真诗、好诗的(天才的)条件。(二)在社会中活动。诗人最大的职责就是表写人性与自然,而人性最真切的表示,莫过于在社会中活动.人性的真相只能在行为中表示.所以诗人要想描写人类人性的真相,最好是自己加入社会活动,直接的内省与外观,以窥看人性纯真的表现。以上三种哲理研究、自然中活动、社会中活动,我觉得是养成健全诗人人格必由的途径。诸君以为如何? 总上所谈,撮要如下:“诗”有形质的两面,“诗人”有人艺的两方。新诗的创造,是用自然的形式,自然的音节,表写天真的诗意与天真的诗境。新诗人的养成,是由“新诗人人格”的创造,新艺术的练习,写出健全的、活波的。代表人性、人民性的新诗。 (有删改)1.下列关于“诗”和“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用具有音律美和绘画美的文字,来表现意境、表达人的情绪的一种文体。”B.诗凭借文字表达 ,所以文字很重要,从中既要听出音乐式的节奏与协和,又要表现出空间的形相与彩色。C.诗不外乎由两部分组成,即“形”和“质”:“形”指诗中的音节和词句的构造:“质”指诗人的感想、情绪。D.新诗有别于传统诗歌,它是用自然的形式、自然的音节,来表达抒写天真的诗意与天真的诗境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要想写出好诗,必须在两方面加以努力:一是诗的文字,一是诗的意境。简言之,就是诗的“形”和“质”。B.诗的“质”,源于诗人人格的涵养。所以做一个优秀诗人, 首先要养成优美的情绪、高尚的思想、精深的学识。C.只要学点音乐与图画以及一切造型艺术,就能使诗歌语言适合天然优美的音节,表现天然画图的境界。D.诗的“形”,自然离不开作诗的艺术训练。只有写出自然优美的音节,协和适当的词句,才能达到完满诗的艺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能让诗的“形”有图画的形式的美,使诗的“质(情绪思想)能成音乐式的情调,就具备了诗的形式方面的高等技艺。B.表现人性与自然是诗人最大的职责,所以诗人要描写人类人性的真相,必须加入社会活动,才能直接窥看到人性纯真的表现。C.“诗的意境”是诗人的心灵,是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因此养成诗人人格离不开在自然中的活动。D.健全诗人人格的养成离不开读书穷理、自然中活动和社会中活动;新诗人的养成离不开“新诗人人格”的创造和新艺术的练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医 心 明晓东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痛疼,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4. 下列对这则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突然倒地身亡,白忠孝不语是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B. 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 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C. 小说大量地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D. 小说设置伏笔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如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的颤抖,救治伤员时“嗫嚅”“心惊胆战”,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5. 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6. 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 的理解。(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徐志摩的另一面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一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荑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摘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相关链接】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谢冕云游)7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B 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C 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D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8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B 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的高度评价。C 胡适和徐志摩,一为新月社的领袖,一为新月社的灵魂,对于新月社而言,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D 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9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洲。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李翱杨烈妇传)【注】(1)发布命令 (2)爨:cun 烧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B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C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D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左传之“左”意指左丘明,春秋时期楚国史官,传说为姜子牙的后裔。B左传是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上承春秋下启史记,与同体例的国语成书时间相当,思想倾向基本一致。C.纪传体是由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二十四史绝大多数都属这一类。D.左传之“传”为“解释”“阐发”之意,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 三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同属儒家经典“十三经”。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 )(3分)力不足,死焉,职也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A B C D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14.将下面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2)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释:迷津: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论语 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1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16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3).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A.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D.张老师一生默默地 耕耘在幼儿园, 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地名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情感的寄托,切忌不可因长官意志或眼前经济利益而“任性”修改。B.冯小刚在电影行业颇有影响,从几年前的非诚勿扰到而今的芳华,票房令业内人士羡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C.会议指出,要全力推动地籍管理和不动产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发新停旧”。D.“全国向上好青年”推选活动旨在寻找、发现、推选身边的好青年,引领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2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21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我很高兴地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当面感谢。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些烟酒,请笑纳。_改为_ _改为_改为_ _改为_改为_22下面是某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框架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请以“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xx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B(以偏概全。原文说“优美的诗中都含有音乐,含有图画”,不是所有的诗,2.C(强加条件关系。)3.B(必须加人社会活动”说法绝对。原文是“最好”.)4. A A项,“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的表述曲解文意,应该是白忠孝因为自己曾经帮过日本人办事不光彩,担心游击队知道。5. 医术高超:救治伤员,王仁甫运用银针为其片刻止血,又很快将其伤骨复位;就连宫本一郎也久闻王仁甫神针大名。沉着冷静:从容镇静地完成了对游击队伤员的救治;宫本初到医心堂时,王仁甫赏看银针,对侵略者的淫威毫不畏惧。大智大勇:王仁甫设计除掉宫本一郎,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正义爱国。王仁甫不顾身家性命救治游击队伤员,保护民族医学而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包容大度。不计前嫌,教授师弟神针绝技。 6. “医心”有两层含义:医者之心。医者既要有仁爱之心,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王仁甫不顾个人安危,救治抗日游击队伤员;他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设计除掉日军指挥官,体现了守正爱国的情怀。医治人心。王仁甫用针灸之法,拯救了误入歧途的白忠孝,帮助他回归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7D(“就创作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8C(C“二者的地位与作用同等重要”错)9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主编新月杂志,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上4点答出一点1分,答出2点3分 答出三点给5分)10.B11.D 解析A“楚国”应为“鲁国”;B国语与左传体例不同。C.二十四史全部是纪传体12、C (和(6)不能表现“深明大义”。)13、D(“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误。)14.(1)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1分)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1分)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1分)如果不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1分) 句意完整1分。 (2)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1分)虽然如此,(1分)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1分)不像吏人百姓那样。(1分) 句意完整1分。【参考译文】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于是杨氏宣布命令:“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均匀,杨氏让李侃对敌人通话:“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不怕牺牲,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失利,没有什么好处。”判贼都笑了。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固守阵地!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比死在家里有意义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判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15. C(“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错,此处应是诗人想象家人们也在思念自己,因而遥望着天际的孤帆,期盼着自己的归去。)16.首联选取了“落叶”“鸿雁”“长江”的典型意象,点明季节,描绘了一幅凄凉寒冷的深秋景象。(2分)一个“寒”字,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早寒”,又渲染了秋天的寒意,还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失意悲凉。(2分)首联采用起兴(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奠定全诗悲凉迷茫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思乡与或出世或归隐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情作铺垫,结构上也与诗歌的最后一句相呼应。(2分)17(1) 失其所与 不知(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8.A 19.D(A否定失当,去掉“不可”;B中途易辙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前加上“影片”;C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发新停旧”后加上“任务”) 20.C 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左传21、莅临改为到 寒舍改为府上或贵府 家父改为令尊 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 惠赠改为送22.【参考答案】“三气”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培养志气、涵养大气、滋润灵气三个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革命英雄立志报国”校本课程、“大气学习大气人生”主题班会、“唐诗宋词赏析”选修课程等形式实现的。(6分)23.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