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81、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这些青年平均每人每期劳动9个月,月工资中的绝大部分成为赡家费。罗斯福政府推行这一举措的主要效果在于(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合格兵源B.成为解决失业民众就业的核心途径C.是美国环境明显好于他国的根本原因D.扩大了救济面,增加了社会购买力2、“新政”时期,罗斯福曾多次提到,要让美国人有“体面的生活”“体面的工资”和“体面的工作”,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谋生问题,还涉及人的尊严和价值,而“救济”损害了受助者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感觉并不“体面”。因此,罗斯福政府()整顿银行和放弃金本位制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推行“以工代赈”的制度为减耕减产农民提供补贴A. B. C. D. 3、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A. 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 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C. 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 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4、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认为“新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它的基础是计算机革命和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开始推动并波及整个世界。为迎合此种经济发展趋势,当时的美国政府( )A.加强政府干预的力度B.加大对新技术的投资C.继续奉行赤字政策D.完全放任经济发展5、二战期间,法国损失达1万4000多亿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而从战争废墟中走出的第四共和国,其历届政府却把对外政策放在首要位置,在短短的12年间,总共更换了22个政府。这表明二战后法国( )A.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B.防范法西斯式集权统治C.陷入殖民战争的泥潭D.亟须解决国内经济问题6、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7、列宁在1921年4月21日发表的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中,反复论证了俄国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列宁的这一论述( )A.成为苏俄改变农业政策的理论依据B.加速了苏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C.明确了加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D.指出了苏俄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8、1959年在著名的“厨房辩论”上,尼克松对赫鲁晓夫说道:“我们希望展示我们的多样性,以及做出选择的权利。我们并不希望所有一切都由一名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决定,而恰恰是这个人让所有的房子都盖得一模一样。”这反映出( )A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迹象 B苏联经济发展落后于美国C苏联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 D美国自由主义经济的盛行9、据史料统计,二战结束后至1989年,苏联共向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49个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约1490亿美元贷款,这个规模大致相当于苏联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总量的8%左右,远远超过美、英、法等国对外援助与国力的对比。下面解读合理的是()A. 苏联和这些受援国经济一体化程度高B. 对外援助为苏联商品打开广阔的国际市场C. 被援助国家与苏联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D. 被援助国家与苏联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10、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减免、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 博弈。在美国支持下,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苏联同时承认了美国在 战后国际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这表明( )A.苏联有意加人市场经济国家行列B.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离不开苏联的配合C.美苏都不能无视对方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D.美苏在政治、经济上一直处于对抗状态11、美国学者理查德里维斯指出,英国退欧公投中,选民不顾政府继续留在欧盟的努力,毅然选择了退欧,是因为不再信奉繁荣来自于自由市场和贸易的共识。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英国民众不再信任政府的政策B.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与挑战C.经济全球化使选择的空间增多D.英国民主政治转为直接民主12、下图为2009-2017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出台的贸易自由化措施与保护主义措施数量统计图(单位:项)。基于此进行的推断,表述准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导致各国加大贸易保护的力度C.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促进自由贸易方面更为主动 D.急需建立世界性经济组织以规范协调国际贸易1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38年,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1921年的(1)5 %增长到了1939年的10%;识字率从1897年的28. 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273下降到32;政府还为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疾病和残疾津贴、产假、带薪休假和儿童补助等。五年计划成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但五年计划也结束了布尔什维克与农民之间的联盟。农民们不再与政府合作,从而形成了他们在自己小块土地上的高生产率与在集体农庄土地上的低生产率的鲜明对照。农业上的低生产率反过来又损害了苏联工业的情况。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一位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西欧中世纪末叶肇始的海外市场的开拓促进了母国生产结构的专业化和商品化,促成了开放的经济体系和市场体系,并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与西欧海洋商业型和单一经济型的民族国情不同,古代中国,其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本质性变革不得不主要依靠国内市市场。然而,鉴于国内各地区的巨大差异,就海外贸易对国内市场影响而言,明清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外向型转化,但还是发生一些显著变化,如欧洲商旅、殖民者用白银交换中国的生丝、绸缎等产品。明代外贸中心已由宋代的广州转移到邻近江南发达地区的福建,且走私商港、岛屿也多在闵、浙近海岛屿。这些都表明,东南沿海特剥是江南产品适应了输出的要求,海外市场的拓殖刺激了江南商品性生产和经济货币化。到1 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占据出超优势,但结果更多的是生产商品化的扩大、市场化的深化,难以见到生产力质的突破和生产关系结构性的革新。似乎一切都发生在内陆国家农耕社会经济的藩篱内,地方社会的动机和要求匍匐在国家意志下。 摘编白孙竞昊明清地方与国家视域中的海洋 材料二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改革开放初期,在我们力量不强、经验不足的时候,不少同志也曾满怀疑问,面对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国家,我们能不能做到既利用对外开放机遇而又不被腐蚀或吃掉?当年,我们推动复关谈判、入世谈判,都承受着很大压力。今天看来,我们大胆开放、走向世界,无疑是选择了正确方向。2 0年前甚至1 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反而是我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积极主动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作斗争。这说明,只要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但能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台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末叶肇始的海外市场对中、欧产生影响的异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显著进步之处并说明其重大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D2.C3.A4.B5.D6.C7.A8.C9.C10.C11.B12.C13.(1)特点:发展速度快,社会效益显著;集中管理,计划生产;工业发展快(尤其重工业),农业相对滞后;人们生产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下(公私矛盾突出)。(2)积极影响:促进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高苏联社会发展水平;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也为资本主义国家缓解经济危机提供了借鉴。14.(1)同: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异:对欧洲,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对中国,没能促进中国社会转型,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原因:欧洲海洋商业型和单一经济型的民族国情;统治者采取重商主义和殖民扩张政策;中国以农立国和大一统专制集权的国情,人多地广各地差异大;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政策。(2)进步之处: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影响: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