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76113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A. 禅让制 B. 井田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立七十一国”等字眼意在强调周公通过分封制立国,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周公时代已经不是禅让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井田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周公时代尚未出现郡县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他赞扬的是中国古代的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严格“考试”等字眼意在表明是科举制度,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世官制是不需“考试”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察举制也是不需“考试”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而非三省六部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图片,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 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B. 近代中国的制度革新C.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D.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刘永福领导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张自忠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这三位历史人物都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抗争,因此选A.考点:列强的侵略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点评:复习本专题时,应注意渗透社会现实热点。注意近代中华民族独立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内在联系。4.揭露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A. 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的材料 B.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C. 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 D.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属于第一手史料,是最有力的证据,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口述的材料属于第二手史料,不是最有力的证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回忆录属于第二手史料,不是最有力的证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也属于第二手史料,也不是最有力的证据,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5.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与此诗相关会议是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洛川会议 D. 中共七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是生死攸关转折点,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遵义会议而非八七会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洛川会议不是生死攸关转折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共七大是抗战即将胜利时召开的会议,也不是生死攸关转折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与材料相对应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几个党好”意在强调中国要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A. 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B. 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 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新中国不能跪着办外交而要独立自主的办外交,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倒向苏联,材料未体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8.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的一份资料显示,从1990年到xx年,中国已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点是A. 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积极推行新型区域合作C. 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D. 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意在强调新时期我国外交是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不结盟”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新型区域合作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不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9.十二铜表法规定,受伤者在某些情况下有权对肇事者给予同样的伤害。这一规定说明十二铜表法A. 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B. 切实保证了公民的合法权益C. 真诚服务希腊公民D. 有利于贵族曲解法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给予同样的伤害”是以暴制暴、以牙还牙,这是古老而原始的习俗,这是十二铜表法的不足之处,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一规定并不能切实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只能造成更多的伤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而非希腊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十二铜表法是成文法,不利于贵族曲解法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0.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中德国的政体是A. 总统制 B. 君主专制 C. 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保留了皇帝也有议会,属于君主立宪制,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德国不是总统制,美国才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19世纪70年代德国不再是君主专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德国不是共和制,法国是共和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1.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材料中列宁所指的“革命”是A. 二月革命B. 十月革命C. 巴黎公社革命D. 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对资本家的革命”指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而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的而非俄国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是革命的成果而非革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2.有学者曾经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最准确的表述是A.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 单极世界形成C. 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格局 D. 中美两极格局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单极世界未形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多极化成为趋势而非两极格局形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3.“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高一年级某班学生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为探寻其历史发展的渊源,他们首先应着手研究A. 商鞅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康熙帝【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始于商鞅变法,所以首先应着手研究商鞅,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重农抑商”始于商鞅而非秦始皇,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农抑商”始于商鞅而非汉武帝,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农抑商”始于商鞅而非康熙帝,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4.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在甲午战争后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此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 废除科举 B. 农业衰退 C. 实业救国 D. 重利轻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投身于近代工商业反映了实业救国的社会现象,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张謇和废除科举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而非农业衰退,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重利轻义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5.下表反映了新中国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D. 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了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在1952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6.“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历史事件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邓小平南方谈话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是利用市场,均是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历史事件,、均否定市场,均未突破这一思想羁绊,含、均是错误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含,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7.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 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 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 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 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反映了服饰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故选D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8.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 以工代赈,缓解失业问题C. 政府担保,恢复银行信用 D. 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担保,恢复银行信用正是诚信的典型体现,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未体现诚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未体现诚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和诚信也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9.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突出特征是A. 农轻重比例失调 B. 农轻重协调发展 C. 优先发展农业 D.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之下农轻重比例失调,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农轻重比例失调而非协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而非农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大力发展重工业而非第三产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0.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下不可能出现在博览会上的是A. 珍妮纺纱机 B. 水力织布机 C. 蒸汽机车 D. 汽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而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1.康德曾预言:“国际组织发展成为一个有权威的、对所有主权国家都具有约束力的体系。”当今世界哪一区域集团组织越来越接近康德的预言A. 世界贸易组织 B. 欧洲联盟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盟是一个有权威的、对所有主权国家都具有约束力的体系,并且还是区域集团组织,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区域集团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不是对所有主权国家都具有约束力的体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上海合作组织也不是对所有主权国家都具有约束力的体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2.某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这样一副对联:“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与此下联思想吻合的是A. 非攻,尚贤B. 存天理,灭人欲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民贵君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下联思想是民本思想,选D也是民本思想,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不是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也不是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3.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实质上反对A. 君主专制 B. 儒家思想 C. 封建等级 D. 开明君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猛烈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材料也是反映对君主专制的反对,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黄宗羲也属于儒家思想的代表,不反对儒家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封建等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开明君主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4.这是一部以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故,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而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的作品。该作品是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是一部以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而走向败落,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三国演义不是以爱情悲剧为主线的作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不是以爱情悲剧为主线的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不是以爱情悲剧为主线的作品,也未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而走向败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5.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山,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材料中康有为主张“变政”是指变革A. 教育制度 B. 经济制度 C. 政治制度 D. 思想文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变法,主张改变政治制度,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康有为主张“变政”是指变革政治制度而非教育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康有为主张“变政”不涉及经济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康有为主张“变政”也不涉及思想文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6.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为此,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探索是A. 参加中共一大 B. 领导秋收起义C.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秘密在农村”是强调革命要从农村开始即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参加中共一大不属于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探索,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领导秋收起义是在城市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探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7.这是xx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位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与此人相关的成就是A. 籼型杂交水稻 B. 原子弹试爆成功C.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农夫”等字眼体现的是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原子弹试爆成功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8.“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B. “人是万物的尺度”C. “存天理,灭人欲” D.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人文精神,“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典型的人文精神,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人文精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也不是人文精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不是人文精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9.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他被称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是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的大门,是原子和宇宙的开启者,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牛顿和原子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达尔文和原子也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爱迪生也不是原子和宇宙的开启者,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30.下图是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富有激情,鼓舞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这体现的创作风格是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批判现实主义 D. 印象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引导人民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作品,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而非古典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而非批判现实主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而非印象主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非选择题(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于合众国国会行玫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材料二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干涉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有何特点?体现了哪一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2)很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在近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有何重要地位?(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关系。【答案】(1)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孟德斯鸠。(2)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责任制内阁。(任答两点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都体现了三权分立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美为师”,迈出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一步。【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所以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的特点就是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张。(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模仿美国的宪法,所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等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二者均体现了三权分立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的产物之类的答案均可。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材料二: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10月15日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条件和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xx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带领本国人民推进经济现代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邓小平高度认可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改革模式”的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21世纪我国如何抓住战略机遇,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答案】(1)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作用:解放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3)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改革开放。(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斯大林的措施是斯大林模式或者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罗斯福的措施是罗斯福新政或者干预经济。(2)材料二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邓小平高度认可的“改革模式”就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模式”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之类的答案均可。(3)本问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入世贸组织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主要抓住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这一要求。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创作了许多关于圣母的画像,下面这幅画通过母亲的柔美、圣子的可爱,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材料二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一种互相结合的行动,也是人民自由协议的结果。在有契约结成的国家里,人民当然拥有国家的主权。倘若国家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侵害了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这个国家。卢梭(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拉斐尔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次思想潮流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相同作用。【答案】(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根源:资本主义萌芽。(2)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3)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思想;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拉斐尔是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所以拉斐尔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其产生的根源要从经济方面考虑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材料二是卢梭的一段话,而卢梭是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的,而材料还涉及自由平等的观点,所以综合起来就能回答完整了。(3)本问是一道开放性问题,首先一定要明确两次思想潮流分别是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两次思想潮流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相同作用主要体现在二者均是思想解放运动、二者均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等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