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三)(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75261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三)(含解析)1. 周代的礼制十分复杂,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在众多的礼制中,出生礼、冠礼、婚礼都是由家族成员共同参加的活动;并且,周代的礼制强调“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凸显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意识。材料表明A. 礼乐制度是维护政治等级的工具 B. 周代礼制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C. 周代礼制体现“亲亲”“尊尊”原则 D. 周代礼仪繁杂且涉及面较广【答案】B【解析】A项不选,题干只体现了礼制,没有体现乐制;由“在众多的礼制中,出生礼、冠礼、婚礼都是由家族成员共同参加的活动”可以看出家族成员共同参加可以凝聚宗族力量,故B项正确;C项不选,题干只是提到“凸显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意识”没有体现原则;D项不选,题干只是提到周礼的多没有提及涉及面广。2. 据新唐书记载。唐玄宗“开元中.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这一变化导致A. 三省体制名存实亡 B. 制衡机制出现新发展C. 六部制度开始出现 D. 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答案】A3. 史书记载:宋代的出口商品中铜钱是重要一项,政府屡禁不绝,实为一独特现象。铜钱几乎传遍所有亚洲国家,尤其流入日本甚多,并在当地通行。这反映了宋代A. 货币铸造非常先进 B.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 冗官导致货币流失 D. 对外商品贸易频繁【答案】D【解析】A项不选,铜钱早就有了,不是宋代才出现的货币;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宋代的国力状况;C项不选,冗官主要是国内货币流动,不是流向国外;由“宋代的出口商品中铜钱是重要一项,政府屡禁不绝”“铜钱几乎传遍所有亚洲国家,尤其流入日本甚多,并在当地通行”,结合所学铜钱是用来贸易的货币,大量流动到国外,说明宋代对外商品贸易繁荣,故本题答案选D项。【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宋代的出口商品中铜钱是重要一项,政府屡禁不绝,实为一独特现象”“铜钱几乎传遍所有亚洲国家,尤其流入日本甚多”。4.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北宋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这说明南宋理学A. 与北宋理学存在较大分歧 B. 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C. 有一定的反专制民主色彩 D. 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答案】B【解析】孟子的意思是“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但是北宋时期遭到批判,到南宋时期又得到肯定,可以看出南宋理学是是维护传统的儒学的,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说法错误,南宋理学和北宋理学本质是一样的;C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反专制;D项错误,由题干可知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合理的,而孟子的“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不能体现君臣之间的平等。5. 清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彭太,经商获利几十万银两,数年内其所拥有土地增到六百多倾。一些晋商经营高利贷,形式繁多,有印字钱、驴打滚、典当、放青苗等。晋商的投资方式从侧面说明当时的中国A. 民间信贷发展较快 B. 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C. 传统经济结构十分牢固 D. 农村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答案】C.【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晋商获取的利润主要是购买土地或是经营高利贷,没有进行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投资,这都体现了其利润的封建化,也说明中国的传统封建经济结构十分牢固,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重农抑商的政策;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农村经济发生变化是鸦片战争后。6.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到:“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这种政治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 B. 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C.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答案】A【解析】由“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结合所学知识农民分到土地,大力支持新生政权,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抗美援朝的胜利与土地改革无关;C项错误,新生的政权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性质,不是社会主义性质;D项不选,农业合作化运动是经济领域的不是政治上的成就。【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和限制词“政治上的成就”。7. 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A.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B.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C. 九一八事变标志“二战”远东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D. 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解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而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故A项排除;由材料“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可得出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故B项正确;二战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故C项排除;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故D项排除。点晴:紧扣“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即可8. 史料记载,在1710年至1759年新旧东印度公司合并以后的50年中,英国向东方的出口,计有金银26,833,614镑,货物仅9,248,306镑;美国的对华贸易也以白银为支付手段。这表明A. 英美在对华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B. 殖民掠夺成为英美发展的主要原因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D. 英美大量输出白银以平衡贸易收支【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美国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为了缓解贸易逆差,英美在对华贸易中输出白银,以弥补贸易差额,故D项正确。英美在对华贸易中居于逆差地位,排除A。殖民掠夺与材料的正常贸易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的相关信息,排除C。所以选D9.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列宁的意思是革命即夺权,结合所学知识,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到十月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当时俄国的政权;列宁在四月提纲里明确指出:革命分两个阶段,政权应该由第一阶段临时政府转到第二阶段苏维埃手中,即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B项正确。A项是二月革命后的局势,应排除D与现实不符,应排除。C表述错误,应该为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艰巨性,而不是长期性,应排除。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10. 古代罗马部分法律:这反映了时间法律内容或影响.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无法无天的暴虐行为有所限制公元前449年卡努雷阿法案允许平民和贵族缔结合法的婚姻公元前367年李锡尼一赛克斯法案允许债务人把已支付的利息算成本金还债公元前287年霍腾西阿法案平民大会的决议和公民大会决议一样有效A. 平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B. 贵族的统治地位逐步动摇C. 共和国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D. 自由民逐步获得平等权利【答案】C【解析】罗马法主要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条文,所以不能推断出平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故A项不选;B项错误,罗马法最终还是为了维护贵族的统治的,地位没有发生动摇;由题干表格中的描述可知,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平民的利益,限制了贵族的利益,说明共和国时期的统治基础除贵族为还包括平民,统治范围扩大,故本题答案选C项;D项不选,题干可以看出自由平民权利扩大但不能推断出平等。11. “现在,我国已经建成了强大的技术完善的重工业,并且集体农庄已经大大巩固,因此我们有一切条件在这个基础上使农业急剧发展起来,在今后两三年内迅速增加对我国全体居民的食品供应,同时保证全体集体农民群众有较高的物质福利水平。”该决议的通过体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B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揭开了苏联社会改革的序幕 D引起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题干描述的决议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揭开了苏联社会改革的序幕,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事还没“建成了强大的技术完善的重工业,并且集体农庄已经大大巩固”;B项错误,当时苏联早已实现工业化;D项错误,题干中的决议主要是农业不是工业。12.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苏联,并与苏联签订莫斯科条约。条约申明,双方的目标是维护和平,保证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承认欧洲疆界的不可侵犯性和四国占领柏林的权利。这反映了A. 联邦德国与苏联的关系全面缓和 B.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趋势C. 双方均承认民主德国的合法地位 D. 中间地带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答案】B【解析】A项说法错误在“全面缓和”;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而“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苏联,并与苏联签订莫斯科条约”说明联邦德国想摆脱美国控制和苏联签约,也可以看出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趋势,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双方对民主德国的态度;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试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条件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鸦片战争后,在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清王朝推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1909年清政府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列举了乡镇“自治事务”,包括:学务、卫生、道路工事、农工商事务、善举(救贫事业、育婴等)、公共事业、筹集款项等。这既减轻了朝廷负担,又赢得士绅的支持。然而真正重要的国家赋税、行政、司法、警政等核心权力,仍严格把控在朝廷手中,绝对不允许乡镇自治机构插手。晚清时期,士绅通过参与地方自治活动,涉足工商实业、新式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政治事业,重新设计自我角色,谋求自己的位置。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开始接受民主思想,开始向资产阶级阵营靠拢。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答案】(1)特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或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或维护社会稳定和征发赋税;是官方机构的有益补充);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儒家伦理(理学/心学亦可)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改写、摘抄恰当同等给分,如:乡村自治组织逐步发展;中央政府借助乡村组织稳固统治。)原因: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行政管理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2)变化:传统乡村治理组织趋向解体(或农村社会权力组织趋向解体);纳入国家政治制度体系(被现代乡镇地方自治取代);新的地方治理体系兴起;地方自治事务进一步拓展;乡村治理法制化。原因:列强侵略与农民起义破坏了传统自治组织;清末新政改革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自治组织失去存在的土壤;近代工业的兴起;西方文化的传播(或西学东渐)。影响:促进了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减轻了政府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培植了民主革命的力量。.(2)本题根据材料“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传统乡村治理组织解体、新的地方治理体系兴起、乡村治理法制化等方面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变化。再结合材料“鸦片战争后,在内乱外患的打击”、“清王朝推行新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列强侵略与农民起义、新政改革、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西方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再据材料“涉足工商实业、新式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政治事业”、“开始接受民主思想,开始向资产阶级阵营靠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影响。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梳理了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见图10)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图示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1: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论述略)示例2:不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革命”,更多的是破坏,甚至是反现代化的,从长远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论述略)【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图表反映的改革、改良与中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可以选取任一观点如赞同改革和改良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或者否定二者的作用,或者辩证分析二者在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均可。第二步要用史实论证,注意要结合所学教材史实正确阐述,并且尽可能多角度分析,论证所持观点的正确性。例如,如果选取改革和改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点,可以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等方面阐述。最后进行概括总结,再次表明观点。点睛:开放性观点论述类试题的回答,首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对相应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出这类命题的意图是考查考生独立的思维能力与开放思维的意识。解答开放型题,选取所要阐述的观点对答好开放题特别重要。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论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以看一下哪一种观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得更多的资料支持。另外,有些问题除了需要材料论述外,还需要一定的理论说明,论点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也是选取观点的重要依据。请考生在第44、45、4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右侧方框图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新生活运动”十年(1934-1943)中公开禁止与提倡的主要事件材料二1932年7月1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近日甚思提倡复兴运动,与民族德性,而以劳力为主,以礼仪廉耻为体,以艰苦忍耐为用,以树立纪律,整齐秩序为目标。欲救中国,如不从救人心入手,则缘木而求鱼也。欲救人心,如不从注重德性入手,则亦不能见效。”1934年2月19日,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中,蒋介石说到:“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现在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是什么?简单的讲,就是使全国国民的生活能够彻底军事化!能够养成勇敢迅速,刻苦耐劳,尤其共同一致的习性和本能,能随时为国牺牲!”以上材料选自该不该嘲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生活运动”的核心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展“新生活运动”的积极影响。【答案】(1)核心内容:革除传统陋习;提倡近代生活方式;培养守纪爱国的国民道德。(2)积极影响:优化了社会环境;提高了国民健康、文明素质;有利于支持抗战等。【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审题和作答的时候,要注意分别把握材料一、材料二信息,主要根据相关信息,诸如“公开禁止与提倡的主要事件图表里的细节信息”、“以礼仪廉耻为体”、“注重德性”等,得出“核心内容”。重点要注意把握住“除陋习、倡新生活方式、重德性”等维度。第(2)问,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的“主要原因”,其实与(1)问的“内容”有衔接和相通之处,围绕相关史实展开认识,言之有理即可。第二小问的“积极影响”,比较简单,题干已经明确,即把握积极意义。围绕此维度展开,言之有理即可,如: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进一步开启民智、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壮大(以利于抵抗日本侵略)等。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斗争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及其认识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武汉会战后,日军成功进占武汉,但此时日军已处于过度延伸状态,其多数常备与A级后备师团,均已投入前线,犹未能摧毁我军主力,且虽然精华区业已损失大半,重庆当局仍不准备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日本人发现他们陷入了他们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日军认为进攻宜昌,可给第五战区以沉重打击。而且,宜昌距中国战时军事、政治领导中枢重庆只有480公里,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攻克宜昌,可给重庆及西南大后方以巨大威胁,有利于推进政治谋略938年宜昌大撤退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军进攻宜昌的背景。(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进行宜昌大撤退的目的。【答案】(1)背景:武汉会战结束,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招降政策和扶植傀儡政府的政策都无法瓦解国民政府;宜昌是进入四川的门户,距重庆较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攻克宜昌,可以威胁重庆及西南大后方。(2)目的:国民政府在抗战相持阶段保存有生军事力量、拉长日军战线;组织企业内迁以保证抗战的工业经济基础。(2)本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进入持久战国民政府要保存有生军事力量、拉长日军战线和组织企业内迁两个方面回答。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明后期,利玛窦到中国传教。初期,利玛窦借鉴佛教的衣着、术语等,试图借此打开中国的大门。后顺应明朝批判佛教的思想潮流,他对佛教进行了公开批判,以确立天主教的形象。利玛窦通过穿儒服,说汉语,诵读儒家经典等方式,积极靠拢儒家士人,广泛结交士人阶层,确立西儒形象。在肇庆知府王泮支持下,1584年,利玛窦主持的“仙花寺”在肇庆落成,此为中国内地首座天主教教堂。他力求援儒入耶,淡化双方文化差异,借此将天主教义传入中国。尽管保守人士严守“华夷之防”,提出“夷技不足尚”,利玛窦与我国科学家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还编写了汉学字典和中国文法册子,引进西方科学仪器和科学方法,促进中国科技知识结构和学术思想的变革,突破了传统的格物穷理之学,为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积极努力下,中国的哲学、科技、艺术等也开始大量传入西方,改变了西方对中国模糊的认知。张宗鑫明后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利玛窦为中心的考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不利因素和成功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在华行为的积极意义。【答案】(1)不利因素:中西文化的差异;保守人士的反对;理学僵化;佛教盛行。成功之处:积极顺应中国文化潮流,随机应变;入乡随俗,主动结交中国士人阶层(获得官方支持);援儒入耶,淡化双方文化差异。(2)意义:修建中国首座天主教堂,传播天主教;西学东渐,引进西方科学仪器和知识,促进中国科技变革,为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奠定了基础;沟通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解析】由“明后期,利玛窦到中国传教。初期,利玛窦借鉴佛教的衣着、术语等,试图借此打开中国的大门。”“他力求援儒入耶,淡化双方文化差异”“尽管保守人士严守“华夷之防”结合所学明朝时期理学僵化,佛教盛行,加之中西文化差异和保守人士反对都是不利因素。由“利玛窦借鉴佛教的衣着、术语等,试图借此打开中国的大门。后顺应明朝批判佛教的思想潮流,他对佛教进行了公开批判,以确立天主教的形象。利玛窦通过穿儒服,说汉语,诵读儒家经典等方式,积极靠拢儒家士人,广泛结交士人阶层,确立西儒形象。在肇庆知府王泮支持下,1584年,利玛窦主持的“仙花寺”在肇庆落成,此为中国内地首座天主教教堂。他力求援儒入耶,淡化双方文化差异,借此将天主教义传入中国。”可以从他顺应中国文化、入乡随俗、结交世人、援儒入耶,淡化双方文化差异角度概括。由“在肇庆知府王泮支持下,1584年,利玛窦主持的“仙花寺”在肇庆落成,此为中国内地首座天主教教堂。”可以分析出修建中国首座天主教堂,传播天主教;由“利玛窦与我国科学家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还编写了汉学字典和中国文法册子,引进西方科学仪器和科学方法,促进中国科技知识结构和学术思想的变革,突破了传统的格物穷理之学,为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奠定了基础。”可以分析出西学东渐,引进西方科学仪器和知识,促进中国科技变革,为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奠定了基础;由“同时,在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积极努力下,中国的哲学、科技、艺术等也开始大量传入西方,改变了西方对中国模糊的认知。”可以分析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国文化在国外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