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74492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 (III)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24.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A.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原因 B.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C.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 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25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 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26.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明朝推行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借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 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 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27. 联邦法令废止权在美国历史上又被称为“98年原则”。1798年,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议会分别通过决议案,宣布亚当斯政府制定的外侨与煽动叛乱法违宪,在两州范围内无效,且缺乏强制力。此后,直到内战之前,南北各州在自己的权力受到联邦侵害时,均援引“98年原则”予以抵制。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1787年宪法存在严重弊端 B.州权的扩张导致联邦分崩离析C议会制是美国政治的重要基石 D.各州有权捍卫其宪法保留权利28. “(剌史)以六条问亊,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可见刺史的设置A. 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 B. 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C.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D. 严重威胁到了皇权29在西欧,“小麦的价格从十六世纪初到世纪中未有上升,而在世纪末却涨到了四倍于世纪中的价格”。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黑奴买卖致农业劳力减少 B贵金属大量输入冲击市场C机械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 D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的减产30. 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经历了“纺纱一织布一动力”的机器发明和应用的递进阶段。这种“递进”反映出A. 科学理论的突破 B. 思想文化的进步C. 政府措施的激励 D. 工业革命的深化31. 据经济学家们估算,至1894年为止,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俄6749万元;其中官方资产为4751万元,占70%。而在官办企业中,属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该现象反映出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实业救国”已成为一股社会思潮C.晚清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D.列强尚未控制中国的重工业资源32.英国的新贵族自然是获得爵位的人,虽然他们对于国王滥封爵位有所不满,但是至少他们已经获得这一显荣的尊号,自然对国王也怀有感激之情,不愿意废弃国王使自己的尊号受损,使这一美好的制度消失。这从侧面主要说明A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B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必然C资产阶级革命的渐进性 D.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曲折33.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反映安理会 A.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B.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C.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34. 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在不与外国资本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废止租让合同,由政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这说明A. 苏联工业化建设已基本实现 B. 苏俄的经济体制逐步转型C. 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有经济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到推行35. 1782年,英国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下面评论正确的是A.此时国王行政权力仍然很大B.小皮特破坏了民主化的进程C.行政权扩张打破了议会制约 D.是责任内阁制下的正当行为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5世纪之前,中国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这些发明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正如欧洲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所指出的:“印刷术使文学改观,火药使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术改观。可以说,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支宗教派别,没有任何伟人曾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15世纪开始三十多年间,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远征航队中最大的船只长140英尺。从而使国际上一致认可15世纪初,中国科技仍领先于西方。1517世纪初,中西方的科技位置发生倒转。西方人在文艺复兴的大旗下,从思想领域、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各个方面几乎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导致了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生。相反,中国在这两个世纪,却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停滞不前。到17世纪初,原先在应用技术方面领先的地位已丧失殆尽。再过了两个多世纪,中国的天朝大门便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所轰开。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材料二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重新恢复活力。随着战争与商业贸易的兴起,欧州民众开始打破桎梏,商品經济的繁荣催生了手工业工场的兴起,而手工业的兴盛也推动了近代科技的发展。同时,对于市场的需求也促使欧洲的新贵开始了海外扩张的“新航路”运动。更重要的是,商品经济打破了原来地主对财富的垄断,新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是新技术、新科技的最主要推动者,也是最主要的受益者。同时,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基督教的思想禁锢,而罗马救廷忙于与致力于宗教改革的新教徒争斗,自顾不暇,整个社会的思想气氛活跃。这些都催生了工业革命。毛克盾中西方近現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比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并分析1517世纪初中国各方面都停滞不前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出现的历史条件,并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13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6世纪初,西班牙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但是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为了维持欧洲最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却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大量贵金属的流入一方面造成了物价飞涨,民生调敝,另一方面助长了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和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气,而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制造业也没有能够发展起来。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垄断特权被国会立法所终止,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令人惊异和美慕。 摘编自吴敬琏大国崛起的五个共同要素阅读材料,指出一个大国崛起的因素,并结合其它相关史实对此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因素,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44.【历史上大改革回眸】(15分)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稳定政局是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梭伦改革践行了这一核心思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到公元前6世纪初,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机已如同雅典土地上的债碑一样一览无余。梭伦在凝目泣视之后,也发现这块“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这种局势表明,那种形成于荷马时代末期发展于城邦初期的以农业为本、氏族贵族掌权的文明体制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张国明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文明转型的意义 材料二 雅典内部的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雅典城邦的最高利益上,或者说,雅典贵族和平民所共有的共同利益上,米尔斯认为:“梭伦渴望把秩序带进他所热爱的混乱的城邦,因为他认为秩序是一个城邦所能拥有的最大的幸事之一。”博兹特和罗宾逊也指出:“梭伦调解对立势力的冲突,使将来的安全和稳定成为可能。” 摘编自邹益试论梭伦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雅典“陷于绝境”的原因及影响。(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稳定”雅典城邦的改革措施。(4分)(3)据上述材料,分析梭伦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6分)4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后,一直遭到主要西方国家的排斥,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会,这不仅有损于苏联的国家利益,而且会严重阻碍世界局势的正常发展。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巴尔都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希望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在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重返国际社会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重返国际社会。(9分)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期考入了船政学堂,接受了自然科学的教育,1879年严复从英国留学回国后,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調饪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为总办(校长)。1895年开始,他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他的著名译著有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他的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1912年担任北大校长之职,从此,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走向成熟,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跋者之提拐以行,如短子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摘编自马勇盗火者:严复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严复复归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5分)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xx级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2428 AABDB 2933 BDCBD 3435 BD40.(25分)(1)影响:从多层面改变了欧洲人的观念;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4分)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不能选拔人才;对外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8分)(2)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推动科技革命;近代科技兴起开始打破了基督教的禁锢;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8分)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2分)政治制度的影响;(1分)社会环境的变化;(1分)政策因素等。(1分)41.(12分)【答案】:因素:地理优势和军事力量;先进的经济思想;民主法治;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政府的主导作用(国家干预)。示例一:因素:民主法治 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颁布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成为崛起的政治基础;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迅速崛起成为大国。(答出日本、美国、中国等均可) 综上,民主法治建设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示例二:因素: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了工业化道路,两次工业革命并行,迅速发展成为大国;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大国。(答出法国、德国、中国等均可) 综上,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工业化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示例三:因素:经济思想 17世纪的荷兰,奉行重商主义,成为“海上马车夫”,迅速崛起;美国率先实行以国家干预经济为核心的经济思想,迅速摆脱经济危机,巩固大国地位。(答出其他国家,言之有理亦可) 综上,先进的经济思想是大国崛起的保证。【解析】:考查论证探讨问题能力。考查世界近代政治史。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很多,本题要求从题干中找出一个因素即可,这可以从题中找出关键词,结合时间和所学知识解释。最后要有认识上的提升。例如,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就是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结合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联系之后英国发展的具体史实就可以证明,英国的强盛因此确立起来了。44. (1)原因:平民与贵族斗争加剧,阶级矛盾尖锐。(2分)影响:社会动荡不安,雅典文明出现危机。(3分)(2)措施: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颁布法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4分)(3)关系:稳定的局势是梭伦改革的前提;社会稳定是梭伦改革的目标;经济改革为长期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改革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证。(任答3点即可给6分)45.(1)表现:首先与美国建交:与西班牙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加入国联。(2)评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暂时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但苏联推行绥靖政策,助长德国法西斯发动二战等。(9分)46.(1)贡献:归国后从事洋务人才培养,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翻译了大量的西学著作,促进了近代的思想解放;积极参加救亡图存运动,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发展;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有利于西学的传播、中西文化的交流;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有利于近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10分)(2)评述:主张复归中国传统文化,担心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丧失,一方面受当时袁世凯尊孔复古思想的影响,表明其思想保守的一面;但客观上有利于引导国人回归传统国学,维护文化的民族性,对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警示。(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