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72332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即时检测1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激荡的形势更加复杂。当前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A2山东省某县教育部门要求辖区各中小学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文明礼仪、倡导文明新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A.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B.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C.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D.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答案D解析在当代,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故答案选D项。3许多优秀的民族精神都蕴含于“国学”之中,如何将“国学”中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转化为推动国富民强的动力,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探索方向。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A.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B.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C.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必须利用大众传媒不断宣传答案B4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七夕节。有人称这个节日为“中国情人节”“中国爱情节”,并呼吁要用七夕节来抵御西方情人节的“入侵”。对此,民俗专家表示,这两个节日不应“水火不容”,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角度来看,民俗专家的观点启示我们必须()A.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B.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答案A5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四季常开的奇葩“竹文化”。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与美谈。宋代文豪苏东坡曾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也有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有人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忍顽强的竹子已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当怎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答案(1)赞同。竹子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等生命特征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相吻合。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把竹子人格化为中华民族精神。(2)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分清精华与糟粕。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做到与时俱进,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解析第(1)问,把竹的生命象征意义与我国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即可分析出答案。第(2)问,应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