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7月摸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7137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7月摸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7月摸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7月摸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7月摸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释放出的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ACH4BNH3CHCHODSO22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B将含有SO2杂质的CO2气体,缓慢通过足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可获得较纯净的CO2气体C某钠盐(含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试样0.168 g,将其灼烧,冷却,并用托盘天平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根据质量是否变化,可确定样品的组成D铝热反应可生成铁,工业上可大量利用该反应来生产铁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产生的蒸气导入饱和碳酸钠溶液:CO32+2H+CO2+H2O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H2+Cl2C向含有0.4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l2充分反应:2Fe2+4Br+3Cl22Fe3+6Cl+2Br2D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族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都可能呈不同的化合价B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C除氢外的短周期元素形成最高价化合物时,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也可能差异很大5有关下列图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可表示对平衡N2+3H22NH3加压、同时移除部分NH3时的速率变化B图中a、b曲线只可表示反应H2(g)十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C图表示室温下将各1 ml pH=2的HA、HB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的情况若2a5,则两酸都为弱酸D图中的y可表示将O.1 mol/l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6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的是()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液时,加入甲基橙或酚酞12 mLB用托盘天平称量4.2gNaCl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NaClC用pH试纸测定90时纯水的pH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7常温下,0.1mol/L氨水溶液中=110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H+)=11011 mol/LB0.1 mol/L氨水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c(H+)=c(Cl)+c(OH)C0.1 mol/L的氨水溶液与0.05 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c(NH3H2O)=2c(SO42)D浓度均为0.1 mol/L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则c(NH4+)c(NH3H2O)c(Cl)c(OH)c(H+)二、实验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8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表:物质甲醇苯甲酸苯甲酸甲酯沸点/65249199.6在圆底烧瓶中加入3mL浓硫酸、12.2g苯甲酸、20mL甲醇(密度约为0.79g/cm3)(1)液体混合时,正确的加入顺序是 (2)为防止圆底烧瓶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3)在该反应中反应物甲醇应过量,其理由是 粗产品的精制(4)现拟用下列流程精制苯甲酸甲酯,请根据流程图填入恰当操作方法的名称:操作1为 ,操作2为 (5)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 (6)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某同学做了如下检验检验项目实验现象及结论检验粗产品中含有水的操作是 检验粗产品中含有硫酸的操作是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浓硫酸、溴化钠(先生成HBr)与乙醇反应来制备溴乙烷(C2H5Br)的装置,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夹持与加热装置,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乙醇溴乙烷溴通常情况下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棕色液体密度/gcm30.791.443.1沸点/78.538.459(1)分别写出A、B两种仪器的名称 、 (2)冷却剂应从 (填“h”或“i”)口进入冷凝管C中,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适当稀释,其目的(或原因)是 (填字母)a水是反应的催化剂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3)加热的目的是 ,使用D进行冷却的原因是 (4)A中液面上有深红棕色气体出现,写出生成它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A中生成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5)将E中产品转入到分液漏斗中,再向漏斗中加入适量Na2SO3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加入Na2SO3溶液的目的是 ,分液时目标产物离开漏斗的方式是 三、推断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10多沙唑嗪盐酸盐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沙唑嗪的合成路线如下:(1)写出D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和 (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水解后的产物才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3)EF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由F制备多沙唑嗪的反应中要加入试剂X(C10H10N3O2Cl),X的结构简式为 (5)苯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料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醛和乙醇为原料合成苯乙酸乙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提示:RBr+NaCNRCN+NaBr;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H2C=CH2 BrH2CCH2Br 11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和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以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已知: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D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2)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的结构简式为 ,D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设计出以为原料制备G()的合成路线: 四、综合题:共14分12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甲醇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CCCHHHCOCOHO键能/kJmol13484134363581072463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则工业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CO和 2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250C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压强/MPa12.610.89.58.78.48.4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若升高温度则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2v(H2)正=v(CH3OH)逆 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CO 的同时生成 2n molH213回答下列问题:(1)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Ka(HX) Ka(CH3COOH)(填、或=)(2)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molL1(填精确值)xx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7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释放出的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ACH4BNH3CHCHODSO2【考点】JC:甲醛【分析】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而变性,一些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甲醛气体,而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解答】解:A、甲烷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化石燃料之一,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不含有该气体,故A错误;B、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但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不含有该气体,故B错误;C、有些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中添加的甲醛的不同程度地挥发,而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故C正确;D、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引起酸雨的形成,但装饰材料、胶合板、涂料等不含有该气体,故D错误故选C2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B将含有SO2杂质的CO2气体,缓慢通过足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可获得较纯净的CO2气体C某钠盐(含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试样0.168 g,将其灼烧,冷却,并用托盘天平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根据质量是否变化,可确定样品的组成D铝热反应可生成铁,工业上可大量利用该反应来生产铁【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生成的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C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应该用分析天平称量残留固体;D铝热反应可以制取铁,但用铝大量生产铁不经济【解答】解:AAgN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也有此现象,故A错误;BSO2具有还原性,能被KMnO4溶液吸收,浓硫酸可干燥CO2,故B正确;C托盘天平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达不到称取样品质量的精确度,根据样品质量数值,应用精确度高的天平(如分析天平)来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故C错误;D铝热反应是可以用来冶炼高熔点金属,如金属铁,但是大量金属铁的冶炼是采用还原法,故D错误;故选B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产生的蒸气导入饱和碳酸钠溶液:CO32+2H+CO2+H2O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H2+Cl2C向含有0.4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l2充分反应:2Fe2+4Br+3Cl22Fe3+6Cl+2Br2D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考点】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醋酸为弱酸,应保留化学式;B水为弱电解质,应保留化学式;C由电子守恒可知,0.4mol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0.2mol溴离子被氧化;D碳酸氢钠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解答】解:A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二氧化碳、水,离子方程式:CO32+2HAc=2Ac+CO2+H2O,故A错误;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离子方程式:2Cl+2H2OH2+Cl2+2OH,故B错误;C由电子守恒可知,0.4mol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0.2mol溴离子被氧化,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Fe2+2Br+3Cl2=4Fe3+6Cl+Br2,故C错误;D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离子方程式:Ca2+OH+HCO3CaCO3+H2O,故D正确;故选:D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族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都可能呈不同的化合价B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C除氢外的短周期元素形成最高价化合物时,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也可能差异很大【考点】7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A有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只呈现1种化合价,如Na、K、F等元素;B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通常表现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C锂离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D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相似性,但有的元素化学性质差别很大,如碱金属元素中H与Na、K之间【解答】解:A主族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能呈不同的化合价,但是有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1种化合价,如钠、钾、氟等,故A错误;B同一元素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如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通常表现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故B错误;C除氢外的短周期元素形成最高价化合物时,最外层不一定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如锂离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故C错误;D同一主族的元素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有的元素化学性质也可能差异很大,如碱金属元素中H为非金属元素,而其它为金属,故D正确;故选D5有关下列图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可表示对平衡N2+3H22NH3加压、同时移除部分NH3时的速率变化B图中a、b曲线只可表示反应H2(g)十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C图表示室温下将各1 ml pH=2的HA、HB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的情况若2a5,则两酸都为弱酸D图中的y可表示将O.1 mol/l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考点】D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C4:催化剂的作用;CO: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分析】A、对平衡N2+3H22NH3加压、同时移除部分NH3时,v正先增大后减小,v逆先减小后增大;B、反应H2(g)十I2(g)2HI(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减小容器体积与加入催化剂效果相同;C、强酸溶液的体积每增大10n倍,酸溶液pH增大n;D、O.1 mol/l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解答】解:A、对平衡N2+3H22NH3加压、同时移除部分NH3时,平衡正向移动,v正先增大后减小,v逆先减小后增大,与图象符合,故A正确;B、图中a、b曲线除可表示反应H2(g)十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还可以表示压强不同时建立平衡的过程,故B错误;C、HA、HB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103倍,其pH变化小于3,说明两酸都为弱酸,故C正确;D、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故D正确故选B6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的是()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液时,加入甲基橙或酚酞12 mLB用托盘天平称量4.2gNaCl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NaClC用pH试纸测定90时纯水的pH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考点】R3:中和滴定;N4: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R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A、指示剂的量过多,会影响滴定结果;B、应该是“左物右码”,砝码和氯化钠放反了;C、水是弱电解质,90和室温下电解度不同,电力出的氢离子浓度不同,pH值当然也不同;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干燥【解答】解:A、因为酸碱指示剂是弱酸,所以过多的酸碱指示剂会中和一部分碱使得结果偏小,故A错误;B、砝码和待称量物品放反了,称出的氯化钠会偏小,故B错误;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故C错误;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干燥,对结果没有影响,故D正确;故选D7常温下,0.1mol/L氨水溶液中=110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H+)=11011 mol/LB0.1 mol/L氨水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c(H+)=c(Cl)+c(OH)C0.1 mol/L的氨水溶液与0.05 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c(NH3H2O)=2c(SO42)D浓度均为0.1 mol/L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则c(NH4+)c(NH3H2O)c(Cl)c(OH)c(H+)【考点】D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根据溶液中c(H+)与c(OH)的比值结合溶液的离子积常数Kw计算出溶液的c(H+)和c(OH),结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分析【解答】解:A常温下,0.1mol/L氨水溶液中=1108,Kw=c(H+)c(OH)=11014,则溶液的c(H+)=11011mol/L,故A正确;B0.1 mol/L氨水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为氯化铵,由电荷守恒可知,c(NH4+)+c(H+)=c(Cl)+c(OH),故B正确;C0.1 mol/L的氨水溶液与0.05 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为(NH4)2SO4,由物料守恒可知c(NH4+)+c(NH3H2O)=2c(SO42),故C正确;D浓度均为0.1 mol/L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氨水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c(NH3H2O)c(Cl),所以c(NH4+)c(Cl)c(NH3H2O)c(OH)c(H+),故D错误;故选:D二、实验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8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表:物质甲醇苯甲酸苯甲酸甲酯沸点/65249199.6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在圆底烧瓶中加入3mL浓硫酸、12.2g苯甲酸、20mL甲醇(密度约为0.79g/cm3)(1)液体混合时,正确的加入顺序是先加入12.2g苯甲酸和20mL甲醇,再小心加入3mL浓硫酸(2)为防止圆底烧瓶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入沸石或碎瓷片(3)在该反应中反应物甲醇应过量,其理由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甲醇比苯甲酸价廉,且甲醇沸点低,易损失,故可增加甲醇的量,以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粗产品的精制(4)现拟用下列流程精制苯甲酸甲酯,请根据流程图填入恰当操作方法的名称:操作1为分液,操作2为蒸馏(5)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65%(6)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某同学做了如下检验检验项目实验现象及结论检验粗产品中含有水的操作是 检验粗产品中含有硫酸的操作是 【考点】U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1)溶液混合时,将密度大的液体倒入密度小的液体中;(2)蒸馏时沸石或碎瓷片起防暴沸的作用;(3)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能增大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苯甲酸甲酯中含有苯甲酸和甲醇,苯甲酸和甲醇易溶于水,苯甲酸甲酯不易溶于水,饱和碳酸钠能吸收甲醇且能和苯甲酸分液生成可溶性的苯甲酸钠,苯甲酸甲酯不反应,然后分液得到水层和有机层,有机层中含有苯甲酸甲酯和甲醇,然后利用蒸馏方法得到苯甲酸甲酯、甲醇和水;(4)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采用蒸馏方法;(5)n(甲醇)=0.49mol,n(苯甲酸)=0.1mol0.49mol,则甲醇过量,根据苯甲酸与苯甲酸甲酯关系式知,理论上生成0.1mol苯甲酸甲酯,其质量=0.1mol136g/mol=13.6g,其产率=100%;(6)水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所以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钡沉淀,可以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解答】解:(1)溶液混合时,将密度大的液体倒入密度小的液体中,苯甲酸和甲醇密度都小于浓硫酸,所以混合溶液先后顺序是先加入12.2 g苯甲酸和20 mL甲醇,再小心加入3 mL浓硫酸,故答案为:先加入12.2 g苯甲酸和20 mL甲醇,再小心加入3 mL浓硫酸;(2)蒸馏时沸石或碎瓷片起防暴沸的作用,为防止溶液暴沸,所以在加热前需要加入沸石或碎瓷片,故答案为: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3)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能增大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所以甲醇的量较多时能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且甲醇沸点低易损伤,甲醇比苯甲酸廉价,故答案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甲醇比苯甲酸价廉,且甲醇沸点低,易损失,故可增加甲醇的量,以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苯甲酸甲酯中含有苯甲酸和甲醇,苯甲酸和甲醇易溶于水,苯甲酸甲酯不易溶于水,饱和碳酸钠能吸收甲醇且能和苯甲酸分液生成可溶性的苯甲酸钠,苯甲酸甲酯不反应,然后分液得到水层和有机层,有机层中含有苯甲酸甲酯和甲醇,然后利用蒸馏方法得到苯甲酸甲酯、甲醇和水;(4)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采用蒸馏方法,所以操作是分液、操作是蒸馏,故答案为:分液;蒸馏;(5)n(甲醇)=0.49mol,n(苯甲酸)=0.1mol0.49mol,则甲醇过量,根据苯甲酸与苯甲酸甲酯关系式知,理论上生成0.1mol苯甲酸甲酯,其质量=0.1mol136g/mol=13.6g,其产率=100%=100%=65%,故答案为:65%;(6)水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所以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其检验方法是:取适量产品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铜,如果固体变蓝色,则说明产品中含有水,否则不含水;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钡沉淀,可以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其检验方法是:取适量产品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产品中含有硫酸,否则不含硫酸,故答案为:检验项目实验现象及结论检验粗产品中含有水的操作是:取适量产品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铜,如果固体变蓝色,则说明产品中含有水,否则不含水检验粗产品中含有硫酸的操作是:取适量产品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产品中含有硫酸,否则不含硫酸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浓硫酸、溴化钠(先生成HBr)与乙醇反应来制备溴乙烷(C2H5Br)的装置,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夹持与加热装置,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乙醇溴乙烷溴通常情况下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棕色液体密度/gcm30.791.443.1沸点/78.538.459(1)分别写出A、B两种仪器的名称三颈瓶、滴液漏斗(2)冷却剂应从h(填“h”或“i”)口进入冷凝管C中,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适当稀释,其目的(或原因)是b(填字母)a水是反应的催化剂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3)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且使溴乙烷汽化,使用D进行冷却的原因是使溴乙烷液化便于收集(4)A中液面上有深红棕色气体出现,写出生成它的化学方程式2HBr+H2SO4(浓)Br2+2H2O+SO2,写出A中生成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HBr+CH3CH2OHCH3CH2Br+H2O(5)将E中产品转入到分液漏斗中,再向漏斗中加入适量Na2SO3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加入Na2S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单质溴等杂质,分液时目标产物离开漏斗的方式是从下面的导管排出来【考点】U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浓硫酸和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溴,溴和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A装置用于制取溴乙烷,C装置回流冷却,D装置制取溴乙烷;(1)A、B仪器分别是三颈瓶、滴液漏斗;(2)冷凝管中冷却剂采用逆流方法;加入水可以降低浓硫酸浓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减少溴的挥发;减少溴化氢的挥发等;(3)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且蒸出溴乙烷;冷却时能使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而易于收集;(4)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HBr反应生成溴;在加热条件下HBr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5)蒸出的溴乙烷中含有溴单质,溴单质能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NaBr;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解答】解:浓硫酸和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溴,溴和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A装置用于制取溴乙烷,C装置回流冷却,D装置制取溴乙烷;(1)A、B仪器分别是三颈瓶、滴液漏斗,故答案为:三颈瓶;滴液漏斗;(2)冷凝管中冷却剂采用逆流方法,所以h是进口、i是出口;加入水可以降低浓硫酸浓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溴和HBr易挥发而污染空气,浓硫酸浓度低时能减少溴的挥发、减少溴化氢的挥发等,故答案为:h;b;(3)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且蒸出溴乙烷,所以加热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且使溴乙烷汽化逸出;冷却时能使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而易于收集,所以D装置目的是使溴乙烷液化便于收集,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且使溴乙烷汽化;使溴乙烷液化便于收集;(4)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HBr反应生成溴;在加热条件下HBr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HBr+H2SO4(浓)Br2+2H2O+SO2、HBr+CH3CH2OHCH3CH2Br+H2O,故答案为:2HBr+H2SO4(浓)Br2+2H2O+SO2;HBr+CH3CH2OHCH3CH2Br+H2O;(5)蒸出的溴乙烷中含有溴单质,溴单质能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NaBr而防止溴污染空气;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溴乙烷在下层而从下面的导管排出来,故答案为:除去单质溴等杂质;从下面的导管排出来三、推断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10多沙唑嗪盐酸盐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沙唑嗪的合成路线如下:(1)写出D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羧基 和醚键(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水解后的产物才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3)EF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4)由F制备多沙唑嗪的反应中要加入试剂X(C10H10N3O2Cl),X的结构简式为(5)苯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料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醛和乙醇为原料合成苯乙酸乙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提示:RBr+NaCNRCN+NaBr;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H2C=CH2 BrH2CCH2Br【考点】HC:有机物的合成;H5: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I4: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1)根据有机物结构判断含有的官能团;(2)满足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应有如下结构特点: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位于对位;含有COOH,含有COO(酯基)、且苯环直接与O原子相连,由此可任写一种;(3)审题认真,看看反应实质是什么,结合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判断,结合信息,可以判断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如果控制不好达到2:1,就会出现副产物;(4)结合反应物与产物及题目提供的X(C10H10N3O2Cl),不难得出答案;(5)关注官能团种类的改变,搞清反应机理,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由产物逆推前一步的物质结构,二是由已知条件寻找合成的方法【解答】解:(1)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有COOH和O,分别为羧基和醚键,故答案为:羧基、醚键;(2)满足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应有如下结构特点: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位于对位;含有COOH,水解后的产物才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COO(酯基)、且苯环直接与O原子相连,由此可写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为,故答案为:;(3)反应EF中,NH键中H被取代,而中有2个NH键,不难想到,副产物为2个NH键中的H均发生反应生成,故答案为:;(4)对比多沙唑嗪与F的结构,即可写出试剂X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5)对于有机合成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由产物逆推前一步的物质结构,二是由已知条件寻找合成的方法由产物逆推可得前一步的物质为和CH3CH2OH,而比原料多一个C原子,在此要从题给信息中寻找增长碳链的方法,并注意逆推与正推的结合结合多沙唑嗪的合成与本小题的信息,逆推如下:,则反应流程应为,故答案为:11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和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以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已知: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D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HCl,该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2)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2O(3)D的结构简式为,D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H3)2OH+H2O+2Ag+3NH3(4)设计出以为原料制备G()的合成路线: 【考点】HC:有机物的合成【分析】由A的分子式为C7H8,最终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可知,A为甲苯,甲苯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苯环甲基对位上的H原子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为,结合信息可知,D中含有醛基,B在光照条件下,甲基上的H原子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为,C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甲基上的氯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结合信息可知,D为,D在催化剂条件下醛基被氧化生成E,E为,E在碱性高温高压条件下,结合信息可知,苯环上的Cl原子被取代生成F,同时发生酯化反应,F为,F酸化生成对羟基苯甲酸G(),(4)对甲基苯酚和碘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和H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羟基苯甲酸,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A的分子式为C7H8,最终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可知,A为甲苯,甲苯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苯环甲基对位上的H原子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为,结合信息可知,D中含有醛基,B在光照条件下,甲基上的H原子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为,C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甲基上的氯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结合信息可知,D为,D在催化剂条件下醛基被氧化生成E,E为,E在碱性高温高压条件下,结合信息可知,苯环上的Cl原子被取代生成F,同时发生酯化反应,F为,F酸化生成对羟基苯甲酸G(),(1)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HCl,该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 +2Cl2+2HCl;取代反应;(2)G为,G的同分异构体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和醛基,两个酚羟基位于邻位时有2种结构;两个酚羟基位于对位时,有1种结构,两个酚羟基位于间位时3种结构;如果含有一个酚羟基和一个HCOO,有邻间对3种结构,所以符合条件的有9种;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2O,故答案为:9; +nH2O;(3)D的结构简式为,D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H3)2OH+H2O+2Ag+3NH3,故答案为:; +2Ag(NH3)2OH+H2O+2Ag+3NH3;(4)对甲基苯酚和碘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和H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羟基苯甲酸,所以其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四、综合题:共14分12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甲醇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CCCHHHCOCOHO键能/kJmol13484134363581072463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则工业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 (g)H=116 kJmol1;(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CO和 2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250C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压强/MPa12.610.89.58.78.48.4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0125mol/(Lmin),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4(mol/L)2,若升高温度则K值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BC;A2v(H2)正=v(CH3OH)逆 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CO 的同时生成 2n molH2【考点】BE:热化学方程式;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CG: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CP: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1)依据化学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通过(1)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当减小到2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依据反应速率概念V=计算速率,平衡常数是利用平衡状态下生成物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得到;对于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会减小;(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1)CO(g)+2H2(g)CH3OH (g),反应的焓变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总键能和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得到,焓变=反应物总键能之和生成物总键能之和,依据图表提供的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得到,)H11072KJ/mol+2436KJ/mol(3413KJ/mol+358KJ/mol+463KJ/mol)=116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 (g)H=116 kJmol1,故答案为:CO(g)+2H2(g)CH3OH (g)H=116 kJmol1;(2)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设CO的浓度变化量是x, CO(g)+2H2(g)CH3OH(g)初始浓度:0.5 1 0变化浓度:x 2x x平衡浓度:0.5x 12x x根据反应前后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解得x=0.25mol/L,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0.0125mol/(Lmin),平衡常数K=4(mol/L)2,对于该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会减小;故答案为:0.0125mol/(Lmin);4(mol/L)2;减小;(3)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则A、v(H2)正=2v(CH3OH)逆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故A错误;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总质量除以总物质的量,质量是守恒的保持不变,但是n变化,当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了,证明达到平衡,故B正确;C、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证明达到了平衡,故C正确;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2nmolH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平衡,故D错误故选BC13回答下列问题:(1)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Ka(HX) Ka(CH3COOH)(填、或=)(2)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9.9107molL1(填精确值)【考点】D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1)pH相等的酸中,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大的为强酸,小的为弱酸;(2)根据混合液中的电荷守恒计算【解答】解:(1)pH相等的酸中,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电离,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大的为强酸,小的为弱酸,所以HX的酸性大于醋酸,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醋酸,故答案为:;(2)pH=6,则c(H+)=106molL1、c(OH)=108molL1,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c(OH)=c(H+)+c(Na+),则:c(CH3COO)c(Na+)=c(H+)c(OH)=106molL1108molL1=9.9107molL1,故答案为:9.9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