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规范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修改.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70122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规范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修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院前急救规范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修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院前急救规范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修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规范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监利县皮肤病医院马国华 案例 某地相距不到一公里路段同一时间段发生了AB两起车祸 120 指挥中心先后派出甲乙两院救护车 甲院对应A车祸 乙院对应B车祸 因交通原因 甲院救护车先抵达B车祸现场 看到事故患者 接回该患者回院 乙院救护车稍后抵达现场 现场围观群众称刚才已经有救护车接走了患者 乙院救护车向指挥中心复命后返回 此后 A车祸现场再度电话敦促 120 派车 120 指挥中心核准后派出已经折返的甲院救护车 到现场时患者已经死亡 事后死者家属投诉 120 救护不力 请问 该事故中 责任界限是如何划分的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 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 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急救机构 医院 急救站 急救中心转诊 巡回医疗 下乡扶贫 急救中心急救站医院三者关系如何协调运转 责任如何厘清 调度的原则 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符合患者意愿利于患者的抢救 充分告知 我国院前急救的相关法律 1980年卫生部 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 1983年卫生部 城市医院急救科 室 建设方案 1985年卫生部确定 120 为急救电话 1986年和1987年卫生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急诊抢救工作的补充规定 及 关于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的通知 对建立健全急救医疗机构网 提高急诊抢救和应急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1994年国务院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规定急救中心 站 基本标准 全国范围内三级医疗机构内普遍建立急诊科 室 部分大 中城市建立急救中心 急救医疗渐渐步入法治轨道 1995年卫生部 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 1996年广州市人大常委 广州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 我国关于社会急救医疗管理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 2011年修正 2003年国务院转发发改委 卫生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 2004年卫生部 原信息产业部 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 120 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 2006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卫生部组织编制的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 2008年 急救中心建设标准 卫办规财发 2008 122号 颁布 规定了急救中心 独立建制的急救分中心和独立建制急救站的建设标准 2009年卫生部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明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建设管理规范标准 2011年7月北京市卫生局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相关标准及规范 涉及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 信息报告制度 设施建设标准 医护人员工作规范 车辆管理配置规范 收费规定等13个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10年7月1日施行 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第三章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第五章产品责任第六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 54 64条 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第九章高度危险责任第十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第十一章物件损害责任第十二章附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 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第三章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第四章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第五章医疗事故的赔偿第六章罚则第七章附则 执业医师法 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9年5月1日起实施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考试和注册第三章执业规则第四章考核和培训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 6章48条 医患关系是一项特殊的合约关系 所有的政策法规流程看似都是保护医患双方的 但事实上对于患者的保护更多 而对医务人员 医疗行业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关注的不多 法律法规是规定了我们医务人员正常执业的权力 却更多的要求我们更严格约束自己的执业行为 我们医生执业的时候应该依法依规依流程外 还需要合情合理 我国急救中心的类型1 独立型2 依托型3 依附型4 指挥型 一是独立型模式 是指急救中心的管理和运行完全单独且具有法人资质的机构 财务独立核算 从受理急救电话到病人送达医院均由急救中心负责 如武汉市急救中心独立法人 全部责任 二是依托型模式 从管理体制上讲 急救中心属于一个独立机构 但设在医院内 部分急救人员 救护车 急救设备和经费支出靠医院解决 由政府和医院共同投入解决中心的运行成本 例如重庆 重庆市急救中心就是一综合性医院 分设在城区许多急救站 统一调度 优点 医院内更好协调 但随着城区扩大 明显力不从心 以一个医院承担全市的任务 责任权重过大 三是依附型模式 不作为一个独立机构 不但设在医院内 而且急救人员 救护车 急救设备和经费支出全部靠医院解决 属于医院的一个部门 县级医院中部分是依附型模式 如监利县 松滋市急救中心除负责调度 业务指导任务外 还需承担所负责区域内的院前急救任务 四是指挥型模式 急救中心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的机构 但承担的职能仅仅是受理急救电话 调度指挥其他医院的救护车和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 例如荆州市 公安县等等仅负责调度方面 业务指导方面及区块划定方面责任 具体医疗任务由各急救站点 医院 负责 监利县急救中心的现况 中心依附在监利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在县卫计局的指导下 负责全县急救网络的调度 业务指导和考核 同时也负责自己辖区范围内的院前急救工作 急救中心责任 调度和业务指导 考核人民医院急诊科责任 负责急诊科及辖区内的院前急救工作 政府指派的任务 各急救站 医院 责任 除完成医院的各项工作之外 接受急救中心的调度与指导 辖区内 的院前急救任务及其它抢险救灾工作 其它任务必须报备急救中心 观看视频 各急救站急救流程 24小时待命接到电话3分钟内出车出发后汇报急救中心与呼救者联系指导现场进行急救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急救转运至医院进行初步处理留院继续治疗 谈话后签字后转院 谈话签字 与目的医院联系交代基本病情 案例 某地相距不到一公里路段同一时间段发生了AB两起车祸 120 指挥中心先后派出甲乙两院救护车 甲院对应A车祸 乙院对应B车祸 因交通原因 甲院救护车先抵达B车祸现场 看到事故患者 接回该患者回院 乙院救护车稍后抵达现场 现场围观群众称刚才已经有救护车接走了患者 乙院救护车向指挥中心复命后返回 此后 A车祸现场再度电话敦促 120 派车 120 指挥中心核准后派出已经折返的甲院救护车 到现场时患者已经死亡 事后死者家属投诉 120 救护不力 请问 该事故中 责任界限是如何划分的 请问 该事故中 责任界限是如何划分的 甲 乙 急救中心 甲 没有落实查对制度乙 也没有核对患者信息 院前急救中你最担心遇到 死亡病人 多个病人 三无病人 纠纷病人 危重病人 三无病人 无身份 无支付能力 无亲友饥寒交迫型外伤型濒危型 接到病人核定为三无病人报指挥中心报110病情轻微现场或转医院处理 病情复杂 危重 报120转上级医院 报请医院业务院长进行处理 110到场签字 一定要做好登记 甚至留下影像资料 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 1 衔接 出诊前与120的衔接出诊时与现场及120甚至110 119的衔接出诊过程及到医院后与医院联系初步处理后与120及上级医院联系到上级医院后与急诊科进行衔接 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 2 证据留存 记得与120及110联系 保存录音及时告知并签字院内与院前要交接并签字转上级医院要签字遇三无病人可以采用同事录像或者110的执法记录仪录像 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 3 关于出诊过程中的死亡 原则上对于心跳停止的患者需要现场抢救30分钟以上 才能宣布宣布死亡必须走正常程序即抢救后再评估 心电 神志 瞳孔及大动脉搏动 无主病人应该向家属及执法部门宣布死亡 必要时还需要其签字在车上死亡的病人建议人性化处理 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 4 隐私保护及财物交接 在不影响抢救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护患者隐私钱财物就地封存并随着人走 环节交接 留下证据 急救是一个网络 需要团结与协调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