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66922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I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2.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 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C.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D郡县的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不得世袭3.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4.“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反映的选官任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丞相被废除后,协助明朝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主要机构是( ) A枢密院 B.殿阁大学士 C.内阁 D.军机处6.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打破了世袭特权C.激化了社会矛盾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7.雅典把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不得动其财产。其中渗透出的基本原则与古罗马法律原则相符的是( )A.不告不理的原则 B.民主集中的原则C.人人平等的原则 D.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8.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初的雅典公民,要想提高自己的等级位次,其最直接的途径是( )A.提高军事才能 B.迅速积累财产C.锻炼演讲水平 D.培养参政意识9.列宁指出“在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平等民主制B.除奴隶外其余雅典居民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10.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某人挨着他人的土地筑短墙,他不得越界;他如果建围墙,则必须留出空地一尺;如果是建住所,则留出两尺;如果是挖坑道或沟,则留出的尺度应与挖掘的深度同。该规定( ) A.旨在维护平民利益 B.有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C.利于调节社会矛盾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11.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古罗马法律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下列有关古希腊民主制和古罗马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雅典所有男子都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B. 雅典妇女也可以参加公民大会C. 古罗马奴隶享有与自由民一样的法律保障D. 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12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13“无论是为了罗马人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为此,罗马人( )A颁布成文法 B完善公民法 C实施万民法 D提出习惯法14“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 )A轮番而治 B主权在民 C权力制约 D法律至上15古代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促进国家体制形成的最主要措施是( )A 颁布“解负令” B 按地域关系划分选区C 设立“陶片放逐法” D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16“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英国议会的聪明之处在于:只要权力在议会,保留个国王未尝不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国()A首相由选民选举产生 B. 国王是国家的象征C内阁成员对国王负责 D议会只限制首相17沃尔特白哲特说,英国内阁是“立法机构的一个委员会,它被选举出来成为行政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内阁是立法机构 B内阁由普选产生C内阁掌握行政权 D议会对内阁负责18xx2月9日,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暂停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禁止全球难民入境的行政令。特朗普表示将上诉到最高法院,因此,入境限制令能否推行可能最终取决于最高法院的裁决。由此可见,美国(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C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 D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19. 有美国学者认为:“我国宪法创立了一种在形式和设计上史无前例的政治体制。它建立了两套政府机构,两者都同创造、维持它们并受它们统治的人民各自发生直接的关联,各自相互知悉并保持默契,各自产生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一政治体制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民主制20.美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都是实行共和政体的国家,两国总统的共同点是()A.由议会选举产生 B.掌握行政权力C.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D.实际上对议会负责21.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国家大权,具有制定法规、缔结条约等权力,不受议会制约。该宪法主要借鉴于()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22.下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B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C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23. 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后期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临时约法C.资政新篇 D.国共合作宣言2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雷海宗说:“这个战国诸子所预想,秦始皇所创立,西汉所完成,曾经维系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以及三四千年曾笼罩中国的天子理想,一股结束。”其中的“制度”和“理想”“一股结束”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26.“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一政治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 )A. 兴中会成立大会 B. 同盟会成立大会C. 湖北军政府成立大会 D. 中华民国成立大会2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A. 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 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28.“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为此,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将革命进行到底”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公理战胜强权”29. 1925至1927年,南方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 北京国民政府 B. 广州国民政府C. 武汉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30.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制造的侵华罪行有( )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验A. B. C. D.二、非选择题(40分) 31.(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材料二:1789年,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努力,美国宪法增加了十条修正案(政府不得立法等)-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材料三: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孩:管美国人(民)。克:(略微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1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2分)(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宪法、选民、议会、总统、政府之间相互关系如何?(3分)(3)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什么?(1分)(4)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4分)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材料二:“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材料三:“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马克思中国纪事 1862年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 (写出战争名称和时间,以及签订的条约)(3分)(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2分)材料二、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2分)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33.(16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一组老照片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为计,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与哪次侵略战争有关?给中国带来的根本影响是什么?(4分)(2)材料一中图二所涉及的战争,因为毛泽东与蒋介石“欢笑言和”而取得了胜利。“欢笑言和”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 6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的变化。(1分)有何进步意义?(1分)(4)材料一中图三所示人物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1分)指出这条道路的中心问题及其依据。(2分)一、选择题(共60分)1-5 DDBDC 6-10 BDBDC 11-15 DDCAB 16-20 BCDBB 21-25 DCCCD 26-30 BCAC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 . 答案: (11分)(1)政体:君主立宪政体,(1分)突出特点: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但也起着维系国家纽带的作用(2分)(2)关系:选民选举产生议会和总统;议会制定宪法;总统组织政府并遵循宪法。(3分)(3)政体:共和政体(1分)(4)最大区别: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民主共和政体的元首是选举产生的。(4分)32. 答案:(13分)(1)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3分)(2)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变化:从赞扬到否定。(4分)(3)特点:反帝爱国性和盲目排外性。(2分)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或农民阶级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4分)33.答案:(16分)(1)八国联军侵华。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2)国共第二次合作原因: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民族革命取得局部胜利;收回一系列国家主权;国际地位得到提高。(7分)(3)变化: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2分)进步意义: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4)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亦可)中心问题:土地问题; 依据是:民主革命的性质与任务(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