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题目不全.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6672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题目不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题目不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题目不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题目不全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有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术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月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会题目要求。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省侯侯的护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 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2.孟子尽心上中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据此打灯,孟子强调A.性衣善 B.教育的教化功能 C.民贵君轻 D.学以至圣,致良知3.汉武帝时全国分设有13“州”监察区。汉书分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载州之治所;向记述东汉历史的续汉书则将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住所一一注处。这反映出从西汉到东汉A. 郡国并行从未改变 B.史书记事有失严谨 C.地方制度发生更易 D.监察制度日趋完善4.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这一现象新射出当时南北方A.分裂对立势难消除 B.对华夏文化的认可C.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对社会安定的愿望5.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统计如下,这说明A.选拔官员的方式不断更新 B.门阀政治山经彻底消亡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 D.重文轻武局面已经形成6.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源于A.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C.五代十国地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D.宋代统治省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7.历史学家李治安评价某一制度:“它是中央集权模式的演化形态。它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与单纯的地方分权。”这里李治安评价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邵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8.“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9.有学者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可见,两者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是否A.批判封建专制的思想B.反映新生产关系的发展C.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D.对未来社会有制度构想10.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A.强化君主专制制度B.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D.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11.中国古代地方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12.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1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B.华夷观念正在转变C.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D.已具有国际法意识14.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15.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16.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是为其社会之中枢,确是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是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使孔子而生于今日,或更创一新学说以适应今之社会。”这表明李大钊A.要求更化社会思想 B.彻底否定孔子学说C.极力主张托古改制 D.已经接受社会主义17.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18.右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图中题词为:“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与之相应的斗争要求是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19.史载:某年10月底,陈毅、刘伯承的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分向徐州东西前进政府军由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指挥。11月6日,战斗开始南京、上海等处出现抢米风潮,秩序大乱。该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20.“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今后我们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A.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C.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D.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1.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再次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问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战略提出的背景是A.中国与美国建交 B.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C.两极格局的瓦解 D.中国开始改变意识形态外交22.若为下列一组大事记拟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应是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9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1980年,中共中央恢复刘少奇的名誉,党史上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A.拨乱反正 B.改革开放 C.依法治国 D.科教兴国23.1991年台湾当局举行的“国家统一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国家统一纲领”阐明:“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据此可知当时台湾A.认同“九二共识” B.承认“一国两制”C.坚持“一个中国” D.急于回归祖国24.对于雅典民主,柏拉图(和绝大多数的希腊哲学家)认为:“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而智慧又是与统治能力成正比的。”在柏拉图看来A.雅典民主的弱点在于片面强调平等 B.绝对自由影响到法律的权威C.雅典直接民主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雅典民主制是少数人的民主25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不满教会对精世界的控制,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B.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C.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D.以“人性”反对“神性”为周边国家所取法。由于周边国家长期效仿中国法律的系统,加上中国法律自身的特点,中国法律系统效被世界公认为中华法系。摘编自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记进等材料二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争法律关系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而古罗马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了法律,公开审判,追永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观范构成。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中华法系相比,罗马法的不同之处并端合所学分析其原因。(12分)(3)综合上述材斜,谈谈你对人类社会法制文明父展的认识。(5分)34.阅读树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比较两幅地图,提取一项有关新民主文革命时期历史发立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马基雅维利(1467-1527)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著名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他认为性善论的观点在政治活动中极为荒谬,因为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的堕落。因此“要建立任何一种秩序,唯一的方法是建立君主专制的政府”,但也告诫君主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针对意大利内部分裂,外有强敌,马基雅维利猛烈抨击罗马教会,指责教会是造成意大利分裂的总根源。另外,一再鼓励君主们要建立空前的伟业,并特别强调各种统治权术的重要性。从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绝大多数评述仍然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批判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性,“恶魔”、“邪恶的马基雅维利”、“魔鬼”是他的代名词。17世纪,对马基雅维利的评判走向了今一个极端,他成为了“政治科学之父”,培根还称赞从他的身上找到了摧毁教会哲学的方法。摘编自李鹏从历代评价看的历史意义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基雅维利的主要思想。(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基雅维利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7分)答案选择题1-5:AACBC6-10:ADBDC11-15:ABCCB16-20:ADACB 21-25:BACAD26-30:ACCBA31-32:DC非选择题33.(25分)(1)源早,历史悠久;法制体系完备;皇权高于法律;礼法并用,礼刑一体;儒家思想成为法律的基础;为周边国家长期效仿,形成中华法系。(8分)(2)重视民法,重视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权力服从于法律,强调法治;追求正义。(6分)商品经济发达;实行城邦政治,帝国时代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杂;自然法精神。(6分)(3)法律制度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法制文明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法制文明各有其特色;继承与发展、相互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等。(5分)34.(12分)信息: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从南方农村,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北方沦陷区。说明: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选择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实力的壮大,迫使国民党对其展开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促使中共进行长征,实施战略转移,红军主力于1936年在陕北会师,完成了革命重心的转移,保存了有生力量。适逢日军加紧侵略中国,北方大部沦陷。中共在日军沦陷区展开游击斗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革命力量不断成长,并成为抗战后期的主要力量。结论:根据地的转移反映出中国革命(战略)中心的转移。示例2: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示例3: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示例4: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的变化。35.(15分)(1)性恶论;建立君主专制;保护私有财产;抨击罗马教会;主张意大利的统一;强调统治权术的重要。(8分)(2)评价:“具有爱国情怀,积极倡导意大利的统一;强调世俗权力,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抨击教会,为后此反对教会斗争提供思想武器;保护私有财产,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时代要求;过分强调权术,忽视了道德约束。(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