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13课时 中国古代史考点三教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06609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13课时 中国古代史考点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13课时 中国古代史考点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13课时 中国古代史考点三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繁荣开放的社会课题繁荣开放的社会主备主核初三备课组使用者课型新授使用日期 课时 第13课时教学目标: 1、贞观之治 2、科举制度 3、交子、瓦子教学难点: 1、贞观之治 2、科举制度教学过程使用补充一“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以贞观为年号。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政治上: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民族政策上: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恩威并施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二、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朝)背景 : A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B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隋文帝“分科举人”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2.科举制度的发展(唐朝)唐朝科举制度基本特征:分科考试 择优录取分类:常科和制举 常科又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唐朝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记一记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2、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的是() 3、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 、唐朝选拔官员最重要的方式是() 、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 、科举分类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了解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以及科举制度的影响识记基础知识并默写思考讨论:科举制对后世有何影响呢?科举制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出现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一、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时期?哪个地区?它被称为什么?有什么影响?北宋时期 ; 四川地区;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二、什么是瓦子?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瓦子:两宋都城内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里面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勾栏”意义: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练习巩固:练习。1、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 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2、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古代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交子出现,反映北宋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繁荣学生上黑板默写基础知识做练习巩固基础知识4、“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这也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以下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5、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6、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诞生到唐朝完善、清朝灭亡,历时l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 收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 B. C. D. 6、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图2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美元B交子 C人民 D欧元 做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教后记本节课的内容在中考中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通过学生的分析,合作探究,检查背诵等多种方法,反复检查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复习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